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家國離散的民族: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讀後感

文|楊傑銘(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生)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的告訴我:

戰爭,有「勝利者」嗎?

我,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2009年的華文市場,因為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掀起全球華人對60年前國共兩黨戰亂所帶來顛沛流離的苦痛有重新的認識,及其後的相關報導、紀錄片,甚至是有關1949的偶像劇,都引發許多人的關注與討論。而這樣的討論所代表的意義,是人們開始重新思索「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定位問題,透過書中對經歷過大時代變動人們的口述訪談紀錄,重新建構一個異於過去歷史詮釋角度的新思維象度。之所以會將其稱作「新思維象度」,是因為作為隨國民黨撤退來臺的中國作家、歷史學家中,龍應台是第一位公開地承認我族是「失敗者」的人,並相當感性的寫下:在臺出生的第二代中國人作為「失敗者」後代的驕傲。

若把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閱讀熱潮看作是一場華人的尋根的過程、對過去歷史的再認識。我想歷經了一甲子的歲月,仍能喚起華人對這大動亂時代的好奇與興趣,重新去理解當今海峽兩岸局勢變化、臺灣從族群問題所衍伸的藍綠統獨問題。雖經過了60年的時間,但還不算太晚。

龍應台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經由總統府、國防部、國史館等重要行政機關提供相關文獻資料,一共耗時400天才得以完成重建歷史的工作。雖然她在書中一再強調,自己無法了解當時代歷史的全貌,所重建的歷史場景也是「以偏概全」的歷史印象,屬於非常個人的感受紀錄。但是她親自的採訪每一位受訪者,走過每一場中國人民逃亡的路線,紀錄每一段點點滴滴的故事,透過拼湊許許多多個人的記憶,重現20世紀初至20世紀中這幾十年來中國的動盪、戰亂史。

過去的歷史教科書,或是一般坊間討論八年抗戰、國共內戰的歷史書籍,往往以蔣中正、毛澤東等歷史領袖人物作為主軸,敘述他們是如何英勇抗敵的作戰,打敗對方數十萬的大軍。但,這樣的書寫卻不曾告訴我們,不論是戰勝方或是戰敗方,最前線的士兵是過著怎樣的生活,當地的中國人民是如何在顛沛流離的戰亂中求生存。所謂「一將功臣萬骨枯」,那一些在戰場上奉獻生命的英勇戰士,卻往往不會在歷史留名。他或許只是戰爭中的一顆棋子,但同時他也是一條活生生的性命。而龍應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所要告訴我們的,是這些棋子的故事,不為人知的小人物的歷史。

目前在臺灣已享有盛名的詩人管管,19歲時在青島田家村附近被游擊隊俘虜成為游擊隊的挑夫,在1949年隨國軍撤退來臺後從此與家人天人永隔。長春城的人民在國共對峙的兩年裡,人口從30,000到最後只剩下3,000人,消失的27,000並非在砲火中犧牲,而是在共軍的圍城作戰之下活活的被餓死,餓死在種不出希望的土地上。住在臺東卑南鄉的陳清山、吳阿吉,被國軍徵召到中國對抗共產黨,無奈竟被共軍俘虜,被迫換上共軍的制服後成了共產黨,替共軍反過頭來殺國軍。這是時代的荒謬,為了活下來,拿了槍所要面對的只有一種人──敵人。

時間是無情的巨輪,轟然帶走無以回復的青春,動盪一代的人們如今已年華不再,即將轉身默默離我們而去,而我們是否能在他們回首為我們訴說自己的生命史時,給予他們傾聽歷史的溫度。

路還不算走得太遠,偶爾也再回望那大江、大海吧!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