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國美館玫瑰人生影展 聆聽女性生命故事

文|曾建翔(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四年級)

生理性別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生理特徵,兩性由於生理上有所不同,因此得到相應的期許,女性擁有乳房、子宮負責生子哺育後代,雄性激素使男性肌肉發達更適合勞動。在過去崇尚力量的時代,使男性的地位永遠比女性高,同時也漸漸形成性別的刻板印象,聖經上也說夏娃是由亞當的肋骨變成的,然而事實是男性是以女性為雛形變化而來的,男性身上毫無用處的乳頭,便是證據之一。
現今女權意識高漲,男尊女卑的觀念漸漸式微,這都有賴於過去婦女爭取同工同酬及選舉權等方面的努力。為紀念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在3月8日這天設立國際婦女節。臺中市政府為喚起大眾對於女性議題的重視,特別在三八婦女節這周在國美館舉辦「臺中市女性影展──玫瑰人生」活動,精選《姊妹》、《當愛來的時候》、《春之櫻:吟子和他弟弟》及《簡愛(2011)》4部影片,讓市民對於女性的處境有更多元而深刻的理解及思考面向。

《姊妹》

改編自凱瑟琳.史托基特同名小說,時空背景設定於1962年美國的密西西比州,結合種族與女性議題。種族歧視一直是美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密西西比更是美國內戰之前最著名的蓄奴州之一,作者即是出生在此州的居民,如何處理黑白種族議題確實頗有難度。
60年代是美國民權運動高漲的時期,除了黑人民權外,婦女權益也同樣受到重視。在男性至上的年代裡,婦女在職場上得不到公平的待遇,無法取得經濟獨立的情況下,多數僅能在家扶養小孩。然而實際在照顧白人小孩的卻是被歧視的黑傭,孩童與黑傭間的情感隨著長時間相處,漸漸超越親子之情,與社會歧視黑傭的氛圍相互牴觸,孩童生長在這樣矛盾的環境不免感到困惑。
女孩史基特是由黑傭帶大的白人小孩,與黑傭的情感相當深厚,使他成為種族主義的反對者,對於社會的歧視風潮,驅使他更想探究黑傭們生活的真實面貌,片中刻劃人們之間的情感流動相當細膩,主人對黑傭的歧視包上關心為糖衣,黑傭對主人的隱忍及報復與對孩童真心的關切,帶給我們平實而真切的感動。
哈沃.雷恩斯曾說:「對一個出身南方的作家來說,最為微妙棘手的題材,莫過於描寫在一個隔離的不公世界裡,黑人與白人之間的情感。那樣一個社會之所奠基的虛假不義,讓所有情感必要遭人質疑,也讓所有人無從得知,流動在兩人之間的究竟是真情真意,抑或只是同情或實用主義。」影片中白人婦女及女孩史基特與黑傭間的情感交流是真是假,觀眾以第三者角度觀看,一目了然。
全片以女性觀點表述,片中角色互相扶持成長,體現女性對抗社會不公的堅毅與姊妹之情,貫串全片的宗旨「做自己」不斷提醒黑傭們別再默默承受,必須勇敢為自己奮戰,也提醒婦女別屈就社會的期待,勇敢追求所愛。

《當愛來的時候》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包括父母、子女和朋友等,這些身分之間的關係稱之為「倫」,「倫理」即是這些關係之間互動的示範,並且社會期待我們都能依照示範運行彼此之間的關係,若不按照示範運行,破壞了原來的秩序,則稱為「亂倫」,但若新的秩序能被接受,則能成為新的「倫理」,再次期待我們依規則行事,直到被顛覆,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
主角來春是個渴望被愛卻不懂愛的女孩,在找尋愛的過程中,嘗試以肉體性交的方式填補渴望被愛的心靈,未料竟未婚懷孕,顛覆了她父親認定的倫理,開啟了一連串的衝突,社會上部分人認為未婚懷孕是因為女方不檢點,沒有節操和婦德觀念,似乎暗指女方勾引男方,錯在女方並一味要求女方負責,但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是否都只看見「未婚懷孕」的結果就妄下判斷,就像解決小孩吵架時,只聽一方的片面之詞,就判斷對錯一般的荒謬。
來春的父親黑面是藉由入贅進入大媽家的,對於一個傳統思維的男性而言,必定感到有失顏面,而家中大小事也都由大媽做決定,更讓黑面毫無地位可言,然而在得知黑面罹患癌症即將過世的期間,大媽一改以往強悍的風範,變的消沉且失神,可見黑面對她而言是多麼重要的精神支柱,並且因為愛他而願意犧牲自己,接納二媽進門,解決生育的問題,未料二媽在大媽消沉之後,一肩扛起家庭的重擔,重振大媽的雄風,並使家庭回歸正軌,過程中他們的角色不斷變化,並持續建立新秩序以維持穩定。
影片以分娩為開頭,並以同樣的情節收尾,使故事首尾相接,形成循環,同時分娩是新生命誕生的時刻,卻也伴隨著無法想像的疼痛,意味破壞與新生是一體的兩面,生命即是不斷循環又生滅共存,生活也是如此!

《簡愛(2011)》

本片改編自世界文學名著夏綠蒂勃朗黛的同名小說,背景設定在19世紀的英國,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女性受到男性種種壓抑,然而簡愛卻能有強烈的自覺,無畏他人眼光,勇敢做自己,建立了脫俗而突出的女性形象。
簡愛的童年相當悲慘,身為孤女被寄養在舅母家,舅母卻虐待她甚至將他送進羅伍德孤兒院,不料院長是個慘忍而自私的人,幾經哲麼的簡愛,靠著堅強的意志完成學業,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畢業後受聘於桑費爾德莊園,並逐漸與莊園主人羅徹斯特培養出情愫,然而簡愛在財富和地位上都遠遠不如羅徹斯特,在門第制度的觀念下,許多女性選擇放棄所愛也不願違背社會禮教,然而簡愛是個直率真誠的女子,不願壓抑自己的情感,不畏眾人批評,決定與羅徹斯特結為夫妻。
然而羅徹斯特已是有婦之夫,在結婚當天這個事實被揭露,並發現羅徹斯特的妻子受過創傷後變成精神病患者,以現今的法律是能輕易解除婚約的,然而在當時卻無法,使得羅徹斯特無法結束上一段婚姻同時也無法開啟下一段,讓他無法得到真正的愛。
得知羅徹斯特的祕密後,簡愛傷心地離開了他,當簡愛再度回到莊園時,莊園已被大火燒成廢墟,羅徹斯特也因火災失去妻子和雙眼,卻也讓他終於能夠與簡愛共結連理,度過下半生,何嘗不是塞翁失馬呢?
簡愛的自主與勇敢在當時可說是劃時代的進步,如同編劇莫依娜說的:「《簡愛》被認為是一個非常激進的小說。簡愛,一個女孩,沒有錢,沒有地位,卻感覺到她與羅徹斯特公爵的平等。她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她用哭喊所追求的平等正是現在這個世界所認定的價值。就像是為下一個世紀吹響的號角。難怪我們喜歡這本書,它使我們知道我們的價值與想像的自由。」

《春之櫻:吟子和他弟弟》

吟子的弟弟鐵郎是個沒有穩定工作的中年男子,由於心直口快和糊塗的個性,令他時常將場面搞砸,而吟子總是扮演替他道歉和收拾善後的角色,鐵郎的哥哥則棄之不顧,對於他的一事無成更是感到生氣甚至替他羞愧,親戚也漸漸與他疏離,然而鐵郎仍以同樣的方式過生活,甚至讓一直關照他的吟子也狠心與他斷絕聯絡,然而在鐵郎罹癌機將辭世的期間,仍然陪他走過人生最後一段,如此真摯的姊弟之情是多麼地令人動容,完美的展現女性守護的特質。
然而女性並非天生就有這樣的特質,而是由於社會對於男性和女性的養成方式不同,女性以「根」的概念培養,較注重穩定固著和守護家庭,事業與家庭是必須綜合考量的因素,男性則以「翅」的概念教育,著重發展拚搏事業,力求一展鴻圖大志,家庭和事業是獨立不相交的平行線,能分開考量。
不管對於夫家或是娘家而言,吟子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由於不可或缺而使吟子背負著沉重的負擔,就如吳晟所言這是甜蜜的負荷,但仍是種壓力,卻多由女性承擔,家庭不是由男女雙方共同組成的嗎?
俗話說:「 要想拴住男人的心,首先得拴住男人的胃。」許多女人都將這句話奉為金玉良言,而不斷的精進廚藝,能燒一桌好菜固然是件好事,但單單做好這件事就足夠了嗎?過於執著這件事,在拴住男人之前是否已經先拴住了自己?不同於以往,現今女性多能夠擁有經濟上的獨立,不必一定得依靠男人,如同梅莉史翠普所說:「這代女孩不必再裝可愛。」現代男性更加擁有同理心,而能漸漸做出調整,改變根深蒂固的偏見,漸漸達成男女平等的目標,而女性也必須做出調整,別老是將自己擺在被動等待的位置‧

結語
婦女節已有百年歷史, 1908年,為了爭取更好的工作待遇及投票權,當時以麵包與玫瑰為口號,麵包代表更好的工作待遇,玫瑰則是尊嚴以及更有品質的生活,主辦單位將影展名稱設為玫瑰人生,以紀念過去婦女的努力,另外,參與活動的東海大學講師范情表示,玫瑰是有刺的,除代表尊嚴外也代表女性爭取權益,需要經過奮鬥。
電影是平易近人且力量強大的媒體,影展的活動形式成為主辦單位向市民傳達女性議題最佳的方式,活動當天雖下著毛毛細雨,但民眾反應仍相當熱烈,可惜影廳座位有限,造成不少民眾向隅,也因參與人數超過預期,使現場排隊動線與秩序險些失控,映後座談中觀眾提問踴躍並給予不少肯定,顯示活動的成功!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