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藝術基因改造》──創作樂趣

文|蔡如璧(中興大學進修部外文系二年級)

創造力是人類的本能,塗鴉是無中生有的滿足,畫畫則是一種遊戲。從小時將手裡把玩的玩具排列成各種形狀與組合,把媽媽放化粧品的抽屜弄得亂七八糟或擺得整整齊齊,那都是創造力、好奇心與實踐以獲得再造的統合。

《藝術基因改造》作者林千鈴為位於臺北天母的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同時也是蘇荷藝術教育聯盟藝術總監。書中藉由小朋友的精采作品,一一介紹美育與美術的觀念、解讀、指導與表現。

初翻開目錄頁,腦袋裡念頭立即浮現:「好吸引人的標題!」看完書後再看標題,念頭又浮現:「這些標題下得真好!」例如大標題,觀念篇是「藝術是人的天賦」,其中小標題還有「藝術是自然的再創造」、「讓每一次學習都是成功經驗」、「擺脫黑色輪廓線」、「繪畫是成長的經驗記錄」。

《中國時報》編輯部家庭組組長鄧美玲寫的序,標題是「這是一種對自由的嚮往」;中華新時代協會理事長王季慶寫的序,標題是「感動與讚美」。不論是序或是內文標題,每翻一頁、每讀一句,都教人心頭顫動。

林千鈴寫的序說道:「印度諺語說:『最好的畫家,最終丟掉他的畫筆,最好的音樂家丟掉他的七弦琴。』只有放下教育的有形框架,真正的教育才能實現。」

《藝術基因改造》四大主題與延伸

觀念篇

「美術教育的形與色」篇幅提到:「幼兒的視覺如果不經觀察開發,對周遭人事物都是糊塗、不經心,對成長後視覺的敏銳度影響很大。」原來人類與生俱有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養成觀察、聯想、分析、表達的習性在在可透過繪畫的過程獲得。

觀察一直是生活經驗累積裡的重要的一環,若不藉由觀察,學習大大打折。從成人的角度來看,例如看繪畫展覽,有的人喜歡以批判的角度,仔仔細細的從用色與顏色組合,徹底分析畫中隱含的情緒、諷刺與意義;有的人喜歡回以抽象的形容詞,例如「感覺很好、很舒服」、「有可愛的感覺」、「覺得很棒、很好」;有的人吸收了作畫者經營在畫裡的,帶著自己心靈產生的複合氛圍,回家畫畫。

觀察他人的觀察也是一門非常有趣、非常值得學習的功課。比如說甲生喜歡自己的某幅畫,但大多人喜愛的是甲生另一幅畫;甲生喜愛乙生的某幅畫,但大多數人喜愛的是乙生的另一幅畫。專注點不一樣,看到的也就不一樣。

個人專注點現象的有趣也發生在攝影上。在攝影裡也不乏常有人討論「什麼是好照片」,事實上拍攝者自己喜愛滿意就好,它對拍攝者或觀者有意義,即已足夠成為一張好照片的條件。因此,拍攝者拿起數位相機,拍下了多幅照片並進行刪修時,他們刪掉了對他們而言沒那麼具吸引力的,留下了更吸引自己的。所以事實上,攝影者極有可能常常拍攝到影像整體氛圍看似非常接近的照片,因個人喜好的不同,於是保留下來的照片,人人差異明顯。

「創造力的教與學」篇幅提到了很重要的觀念:「在整個美術課程中我們只努力做一件事,就是讓小孩子相信自己有天分,但卻花更大的力氣,去說服家長相信他的孩子有天分。『教』反而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可以教,也沒有這個東西可以學,就像愛迪生之前沒有人能教電燈,萊特兄弟之前沒有人能教飛機一樣。」

「盧梭說:『教育不要想賺取時間,要多花時間。替孩子畫或讓他臨摹雖然省時省事,但也省掉了孩子珍貴的天賦。』」

解讀篇

「藝術大師也向兒童學畫」篇幅提到:「天才不是因為他畫得逼真、寫實,天才令專家亮眼的是因為那個敢於不像的非凡能力。」20世紀以後,繪畫與戲劇分家,繪畫自此專注在色彩、質材、線條形式的課題。從畢卡索(Pablo Picasso)開始,幾何圖形佔滿了畫紙,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則選用幾何造型,簡化物像成為抽象符號。

「繪畫是成長的經驗記錄」提到:「小小孩生活經驗很少,即使經驗過,也不見得留下印象,但在三、四歲以後,會在塗鴉裡不經意地洩漏他們成長的軌跡。譬如過完農曆年後,不管什麼題目,老是在畫面上畫滿了紅色方塊,原來,四歲的孩子第一次清楚認識『紅包』,所以沒有任何邏輯的,即使在畫小貓或汽車,也會風馬牛不相干的,把近期印象深刻的紅包,反覆畫在圖畫中。」

與鹿鳴電子報甚有緣的國立中興大學校友、詩詞畫精工創作者吳佳穎,保留了自小時開始習畫、創作的作品。10月份,她的房間因通風良好而有點涼,但真正感受到心裡的還是一股暖意,那是來自房間各處,從小到現在所留下每一道令人驚喜的軌跡。

有的人喜歡將過往事物隨著每個階段的完成,一一銷毀。其實偶爾能回味自己小時候的天真與可愛,與每個階段的青春爛漫,也是很棒的一種休閒娛樂。然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過往的成長經驗證明,不論是認識與探索自己,面對下一代,也能更了解如何與下一代相處,並從他們身上再次得到印證。

上個月底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展出《懷鄉-趙素芳油畫雕塑展》,每幅展出的作品,十足傳達女性溫柔特質的氛圍。再看各大網路新聞,原來趙素芳作畫的目的也是在於呈現祥和、幸福的氛圍,難怪許多觀者接收到「可愛」的訊息解讀。

指導篇

「繪畫蒙太奇」裡提到:「面對九歲以後高領悟、低想像,有些教育家喻為危機期的中、高年級群,我們必須警覺孩子已經面臨創意思考能力的分水嶺。一個人能不能擁有活躍的藝術創造力,能不能突破瓶頸期,就看這時的引導和啟示。例如繪畫蒙太奇(Montage)手法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蒙太奇是電影的剪接手法,現今傳播業與傳播科系當紅,連許多國小學生都曉得蒙太奇。繪畫蒙太奇是照片與畫重新編輯表現,將原本不直接相干的素材,重新取樣、修改,再整合在一起,得出一件新作品,過程富刺激又有挑戰性,再造的成就感自是無法言喻。

「多元時代多樣性表現法」篇幅中,提到了從20世紀開始,最愛作怪的達達主義(Dadaism)藝術家,偏愛應用現成的報紙、雜誌、廢棄的物件來拼貼出想要的圖像,甚至還有畫家喊出了「畫布上的繪畫已經畫完了」的口號,把畫畫得好或完整已經不再是創作者所極力渴求的。

表現篇

上個月開始在圖書館廣場、門廳及各樓層閱覽區展出的鄭炳和作品,怎麼看也看不膩,他的作品同樣有一種可愛。例如作品《不滿族樂團》裡有指揮家、茂伯鐵寶、喇叭手、二胡演奏家……等等,作品本身即已是不限媒材與手法的獨創品,連命名也加入複合意味的巧思。

吳佳穎的創作裡,也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不受限於媒材的自由揮灑與創作。

就如「多元時代多元媒材的應用」篇幅裡說:「不管怎麼變,藝術一定是反映當代人的思潮與生活,絕對與時代關係密切。」未來真正留給後代子孫的藝術狀況是什麼呢?希望他們會在過去的藝術作品裡發現驚喜。

校內藝術推展

闔上書本,觀看國立中興大學藝術推展概況,民國77年成立的藝術中心,位於圖書館7樓,二十幾年來辛勤耕耘、不遺餘力,為學校增添不少藝術氛圍,也邀請有藝術傑出表現的校友林榮森、洪健豪、洪嘉勇、莊靈、張豐吉、陳佑端、陳志聲、陳星平、陳欽忠、董敏等人來展出。

藝術中心頻繁的藝術活動如參觀、教學等等,每每給予中興學子獲得不同於主修學科上的體驗。另外,近2、3年大一國文課,任課老師每學期必定帶學生到藝術中心參觀,並請學生分組交流、討論,以及報告。

別以為農學院起家的中興大學,熱愛藝術學生很少,藝術中心助理莫然生說:「陸陸續續有好幾位同學,主動申請要當藝術中心志工。」果然校園裡一直有很多藝術愛好者。

另外,還有一個印證,本月24日於校內舉辦首映的校慶電影《筆記本》、《啤酒肚》,拍攝的過程從前製到後製,幾乎都由大一到研究所的同學自行包辦,一一面對問題與難關、克服與達成,這對中興大學的學子而言,真的是一個極好的示範。

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自前年開辦鹿鳴電子報、去年開辦鹿鳴電影工坊,明年又即將成軍鹿鳴電視臺,相信這股關乎藝術的熱潮,在學校苦心地開墾下,匯集一批強有力的藝術愛好者在校團隊,這一天的到來將會是多麼令人期待。

參考資料
[1] 林千鈴《藝術基因改造》.(臺北市:青林,2003.1)
[2] http://www.artart.com.tw/ 蘇荷兒童美術館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