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另一個家──穎廬與興大一、二、三村

文|陳盈妃(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行經興大路與國光路交叉路口,位於轉角處,有一片較矮小的舊式建築,整齊、秩序地排排並列,自成小村落。或許你曾猜想這裡住著什麼人?什麼時候興建?充滿對它的好奇與想像。此處早期為中興大學教師及家眷的宿舍,除了此處,在興大周圍還有幾個區域曾是教職員宿舍……

興大教師來自各地,在物資貧乏、交通不便的年代裡,為提供教師及其眷屬一個安全、方便、完整的家,便有了教職員宿舍的誕生。除了此處,興大還提供其他六處,共命名為興大一至七村。另外,也有部分小規模的零星住戶,無另外命名。在時代的推移與學校需求的考量之下,有些地方也曾改建為學生宿舍或民宅,原貌已不復存在,樣貌也一再更迭。因應不同時期的校地規劃,這些地方自有其時代風貌。而位於黑森林內的穎廬,以及興大一、二、三村各自成立於何時?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森林裡的小屋──穎廬

由於黑森林高大的針葉樹遮蔽,難以看到鄰近西北側門的穎廬,即便由此門進出的人,若非特別注意也很難發現它的存在。走近一看,潔白、簡約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而外觀良好的穎廬其實已有30多年的屋齡了。

穎廬於1975年在中興大學前校長羅雲平的規劃下建成,起初預備作為校長官邸,之後因未使用而改成招待所,曾住過教育部官員、外賓、兼任教師、演講教師、臺北分校教師等。2008年因校地重新規劃與調整,拆除原位於興大二村的校長官邸,穎廬便被選定為新的校長官邸。

穎廬被選定於黑森林內建造,或許是因為離校近的關係,多年後蓊鬱參天的針葉林,為其平添另一番風情及清爽之氣。內部有基本居家生活空間如房間、廚房、客廳,另有會議室、會客室以供開會、討論。

單就白色處理外部牆面,加以大大的窗、簡單的現條,穎廬呈現出簡約的現代建築風格。而週遭高大樹木與其融為一景,經過時,不禁令人萌發森林小屋的浪漫想像。

舊式眷舍風貌──興大一村

在舉目所見皆為水泥高樓的市區中,興大一村的建築所顯現的矮小、老舊,與週遭環境相較,自然地突出。

從60年代開始,學校組織擴大,教職員宿舍便成為迫切需求之一。為了因應增多的教職員住宿需求,學校在興大二、三村完成之後,又於學校正門北面購置土地著手興建教職員宿舍,位於興大路與國光路交叉路口,於1963至1967年間先後在農委會協助與建教合作之下完成,總戶數74戶,命名為興大一村。

興大一村內皆為兩層樓鋼筋建築,是學校最大眷舍區。當時主要住戶為教師及其家眷,每戶面積約19坪,樓下有一廳一廚房,樓上則有兩間房。以此規模而言,因總面積不大而隔間略小也略少,空間較為狹窄。不過據中興大學前人事室主任洪作賓表示,教師宿舍對於當時的老師非常需要,因其時薪資微薄,宿舍的提供確實免去一筆不算少的支出。

實地走訪興大一村,馬上映入眼簾的即是一排排整齊的屋舍,似乎所有東西都變得迷你些,小小的門窗,扁窄的前庭,連屋子的高度都比一般房子矮些,而狹窄的巷子僅有自行車和機車可以通行。這樣的空間令人不禁猜想,一戶能夠容納多少人?

不過只要在此多駐足一會兒,便可發現此處住戶們互動熱絡的情景,以及緊密的情感。如果有事告知,只要在大門前大聲一呼,立即有人從屋內回應。若手邊有事走不開,也剛好鄰近大門,乾脆直接對話,省去等待的時間。或許就是這樣的小空間,讓此處居民感情如此親近,更有人情味。

百廢待舉的興大二村

位在學校東側門、國光路上的興大二村,於1958年購入土地,在農委會協助和建教合作下陸續興建而成。

據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退休教授莊作權回憶,當時的興大二村住戶大致有教師及其家眷、歸國學人等,以整體環境而言,此區算是所有眷舍中較為優良的,雖然面積大小不一,基本上空間都算足夠,該有的設備一樣都不缺。

隨著時間的流逝,住在興村二村裡的教師有些搬走,或者年老過世,漸漸的宿舍空了下來,學校為了不浪費資源,近幾年將校地重新規劃和調整,以便有效運用。因此,將原興大二村的住戶遷至興大四村,而興大二村的眷舍全數拆除,原位於此區內的校長官邸是在1961年3月落成,亦於2008年拆除,重新選定穎廬為校長官舍。興大四村目前仍有部分住戶是由興大二村遷移至此的教師和家眷。

即將改建的興大二村,目前的規劃藍圖是大樓型建築,預計增建男生宿舍以供年年增加的學生住宿需求量,另外也會規劃出許多空間提供新教師、外賓、研究生、學人等居住。

市井小民的生活圖像──興大三村

每日下午五點左右,鄰近學校的忠孝夜市便活絡起來,不同於白天時的沉寂,從下午5點到晚上12點多,忠孝夜市裡總是人聲鼎沸、熱鬧不已。

由忠孝路走進123巷,在入口處抬頭便赫見興大三村的立牌,原來此區曾是學校的眷舍興大三村,若不仔細看,可能一晃眼便忽略掉。不僅如此,此區住宅的外觀,早已不是眷舍的樣貌。

從1945年之後,除了使用接收日據時期的日式木造建築作為宿舍之用外,有一段時間是租用民房以供部分教職員居住。為解決仍舊不足的教職員宿舍問題,於1953年起在忠孝路與國光路交叉路口興建29戶集體眷舍,分為四排,共費時九個工程期完成,初期名為「農院新村」,後來稱為興大三村,此處為學校最早眷舍區。

在1978年間為配合公教住福會就地改建政策,將民意街、雙十路、和平街、民權路225巷等之舊日本式木造宿舍及興大三村辦理就地改建,先後於1979年至1980年間落成,並分別配售予教職員或當地居民,對於需要房屋的教職員受惠不少,目前總戶數約150戶左右。

目前除了褪色的興大三村立牌昭告著早期眷舍曾經存在,現在住戶多為民眾,一排排整齊的現代建築雖然是一般的街道樣貌,但所見皆為市井小民的生活或營生景象,充滿生命力。在如此熱鬧的地方,若非立牌大概很難想到此處曾有早期眷舍。

據莊作權回憶,在這些校外眷舍區之前,其實在校園內也有部分教職員宿舍。50年代末期,莊作權任學校助教,住在校內教職員宿舍,為木造平房建築,當時衛浴設備建於宿舍外,洗澡的時候還得到外面使用。

在徵收農地方面,中興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湯雄飛表示,真的非常艱辛,在學校規劃與農民的考量和堅持之間拉扯,需努力協調取得平衡點。

因政策的改變,目前僅有官舍制度而無教職員宿舍制度,除了早期教職員,後來的教職員需住宿者皆需付少許費用,大部分皆於學校附近租屋,宿舍則多數為外賓使用。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