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永續經營的森林教育──李文昭教授專訪

文|王佩馨(中興大學中文所一年級)

從民國64年至今,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李文昭已經在此度過34個年頭,從學生、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說李文昭是最了解森林系的人之一,可是一點也不為過。在茶香裊裊的辦公室內,李文昭娓娓道來教材教法的變革。

興大森林系的歷史要從日治時期的1919年說起,當年臺灣總督府為了培養農林人才,在台北創辦「農林專門學校」,設有農業科與林業科。1968年森林系分為林學、林產兩組,李文昭就是林產組的高材生,他說林學組的教學重心是植物生理,而林產組則著重木材加工。雖說興大森林系的歸屬經過好幾番變革,但兩組分立的體制一直沿用至今,林產組在2002年改名為木材科學組。

實習的變與不變
從以前到現在,森林系的學生都得通過實習這一關,共要實習三次方能畢業,其中兩次在暑假,一次在寒假。森林系的實習園區位於台中縣霧峰鄉,內含林產加工廠、造紙工廠、溫室、苗圃,以及實習教室與宿舍等。興大有惠蓀、新化、東勢及文山四座林場,供師生教學、實習與研究之用,當然也備有宿舍供實習生居住。

問及現在的學生和以前比起來,實習的內容方式可有不同? 李文昭說,以前的設備較為缺乏,所以即使是同樣的課程,實習的內容會有不同,而且以前的設備不如現在,所以以前的學生實習的內容可能會比較簡單,但時間較長。

關於實習的內容,第一是育林。李文昭說,因為校內的樹不夠多,所以學生要到林場學習認識植物種類,接著才能學習如何育林及造林,現在惠蓀堂的所在地以前是森林系的苗圃,學生每個禮拜都要到此學習種樹。實習的另一重點則是森林經營學,學生要訓練出精準的測量功夫,李文昭笑言,在平地中量和山上量是不一樣的,「山上的地有坡度、凹凹凸凸,你可能會量不準。」

課程今昔大不同

論起以往和現在森林系課程架構的差異點,李文昭說,以前重砍伐,現在重保育,這要從台灣林業的變革談起。民國81年政府實行森林法,除了規定原始林、水土涵養區等地區不得伐木,連砍伐的面積都有嚴格規定。李文昭說,當時人工林長得也還不夠高大,而台灣的伐木業的發展就此停滯,在興大早期的畢業紀念冊還保存實習生伐木的照片,而這也在森林法實施後成為絕響。

李文昭說,「後來台灣經濟好了,就開始注重森林遊樂這一塊」,森林遊樂現在已是很重要的一門課程。另一個今昔大不同的例子則是精油,他說,以前的人只知道森林有芬多精,吸了對身體好,在課堂上只是帶過而已,但現在精油的研究十分多,所以雖然精油不一定會成為獨立課程,但卻一定會加入教材。

另一個以前並不被重視的科目是植物生理學,李文昭說,這是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而被重視,植物生理學的研究改變了「把木頭切一切就可以用」的觀念,讓人能藉由深入了解植物的結構,達到更好的利用,例如木頭不再是「被直接拿來燒」,而是轉換成類似天然氣的生質能源。

除了加入以往沒有或只是簡略帶過的課程外,當然也有課程的重要性因時代的變遷而降低。李文昭舉例說,三夾板加工在他求學時期是很重要的一門課,但現在因為三夾板的產業已經沒落,所以已和其他木材加工的課程合併。

從手抄到眼看

大學生在開學時要花很多錢買教科書,森林系的專業書籍由於市場較小,售價比其他科系的書還要再貴上好幾成,比如說《普通化學》、《普通物理》一本要一千元,但是森林系的書可能要三五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書。為了減輕森林系學生的負擔,李文昭說,老師們並不會強迫學生購買指定書目,反而是鼓勵學生去圖書館借閱,以前學生在校內借不到的書,就要求助館際互借,現在的學生可以查閱電子期刊,比以前方便多了。

李文昭在民國64年進入興大森林系大學部就讀,當時除了使用老師的著作或講義外,最主流的教學方式就是寫黑板。他笑言,當時的學生比較老實,每個人都是乖乖的抄筆記。問及當時學生可有共同筆記的制度嗎?李文昭說,因為每個人都會做筆記,所以沒有專門推派一人做筆記的情況,只是大家還是會跟筆記做得比較完整的同學借來參考。

由於森林系的教科書實在太貴,森林系老師用自編講義授課是行之有年的傳統。李文昭說,在個人電腦還不普及的時代,很多老師都是辛苦地編輯講義後,再把底本送至學校的出版組開版再印刷,或是乾脆用手寫講義再拿去影印,前後要耗費很長時間。

到了民國70幾年時,個人電腦開始普及,老師們開始用電腦編寫講義,當然在那個還是DOS作業系統的時代,並無像Word這種高效能的文書處理軟體。李文昭說,打字的時間是差不多但要花很多時間編排,當時他所使用的軟體是「彗星」,僅具備簡單的功能,不只圖片很難放進去,連建立表格都要費上一番功夫。

相信不少學生都曾把某些老師使用的「萬年講義」,拿來當八卦話題,其實這麼說對老師未必公平。李文昭說,像文學類的東西可能變化不大,可是像森林系這種和科學有關的科系,講義內容就幾乎年要年年更新。至於編講義要濃縮課程的精華,是否會很辛苦?李文昭倒不這麼認為,他笑著說,當老師平時就要累積工夫,基本上一堂課上了幾年後就很熟了,要更新講義也不會太難。

不管是森林系還是其他科系,現在使用PowerPoint來授課已經是共同趨勢,而多媒體教學的緣起當然要從投影機談起。李文昭說,早期使用的投影機和現在的液晶投影機不同,使用起來並不方便,老師必須用手寫字在透明塑膠片,如果內容有所更動就必須重寫一次,而且沒有辦法用圖片,後來影印機發展出可在塑膠片上印圖片的功能,才可投影圖片;接著進入幻燈片的時代,雖然可以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去引起學生興趣,但保存麻煩和不易更新是其缺點。

李文昭笑言多媒體教學是「有好有壞」。對老師的好處是容易更新補充資料,又能使用圖片讓教學的內容更豐富,但另一方面,以前寫黑板不可能寫很多,又要留時間給學生抄筆記,所以壞處就是「老師要準備很多」,只是這對學生卻是福音,因為跟以前比起來,學習內容變得更多了。只是學生不需要抄筆記,要是覺得無聊就會睡著,所以李文昭強調,使用多媒體教學,師生的互動變得更為重要。

不只是教材教法的進步讓學生獲益良多,興大森林系的學生還享有一流的設備。森林系共有972件儀器設備,總值近1.2億元,其中單價在50萬元以上者就有32件,而生質能源研究室、 森林遊樂暨生態旅遊研究室的設立,也反映了時代的脈動。如果說台灣林業的變化是由砍伐到保育,那興大森林系的變化或許可說是朝科學化、科技化邁進吧。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