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純芬(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走進興大校園沿著黑森林的方向直走到底,將會發現與黑森林不同風貌的景色。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刻有「文學院」的石碑,再進一步靠近則會發現弘道樓及萬年樓,奇妙的是,這兩棟樓的教學單位皆不是文學院,那麼文學院在何處呢?本文將從興大文學院的遷移,證明建築物是歷史的最佳記憶。
圓弧式的建築猶如溫暖的臂膀
中興大學雖然以農學起家,但是文學院仍於1969年奉准成立。之後的18年間,文學院的發展皆在弘道樓。弘道樓雖然不像高樓大廈那麼突出,但是其圓弧式的面貌就像是母親的臂膀,溫暖每個莘莘學子,更培育出許多人才。
文學院顧名思義是培育人文素養之處,理當充滿人文氣息,弘道樓正極具此意象。除了以凹彎式的建築物為主體之外,弘道樓的前庭更有一片綠意盎然的大樹。
弘道樓距今至少有39年的歷史,30餘年在這充滿人文氣息的環境之下,想必也為更多人增加人文素養。大學教育中培養人文素質的環境亦顯得相當重要,弘道樓以象徵性的圓弧設計,加上前庭蔥鬱樹木的林立,使得文學院在以農起家的中興大學更引人注目。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景象亦可見於弘道樓前。在秋意十足的上午,居住在興大附近的住民正在此聚集、運動與談天,形成一幅悠哉、和諧的畫面。
站在弘道樓前庭,可以感受那風與樹之間的親密,也可以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也許這種詩意只有文學院才能散發出來的氣息。不過,或許是因為文學院規模逐漸擴大,因此才從樸實的弘道樓遷移到綜合教學大樓。目前弘道樓內人文相關的科系較少,而是以商管類別居多。
「進善亭」不停進善
從弘道樓走向綜合教學大樓途中,可以看見一層樓高的鐵皮屋建築,這就是文學院師生經常走踏的進善亭。進善亭有一副極具意義的對聯:「中興史必使中興,進善亭不停進善」。藉著這句話,就可以瞭解進善亭與文學院的關係深厚,除了勉勵每個文學院的學生要做善事之外,更期許文學院能為中興的歷史增加學術人文涵養。
根據進善亭老闆娘曾鈺庭表示,進善亭已經有12年的歷史了,最初是由當時的文學院長積極向學校爭取,目的是希望能照料文學院的莘莘學子。文學院的學生平時上課之餘,也能夠在進善亭休憩一會兒。進善亭有三個主要單位,第一是快餐,第二為麵食類,第三則是曾鈺庭親自經營的便利商店。中午時刻,多數的學生皆以進善亭為第一考量,原因是它的便利性,價錢也很合理。學生吃完中餐之後,也能休息片刻,等待下午第一堂課來臨。
進善亭的便利商店更是採取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曾鈺庭認為自己是以回饋的心態來經營的,就像是做善事一樣。其實,在不知不覺當中,進善亭所要傳達的意義已經漸漸停留在曾鈺庭的心,甚至也在每個學子心中。
堆砌人文學術的殿堂
文學院誕生於弘道樓,但在18年後,由於迅速茁壯,因此遷至綜合教學大樓,成為目前所見的文學院面貌。從綜合教學大樓這棟高聳的建築就可以得知,文學院在中興的發展已經不容小覷。
目前文學院以綜合教學大樓的面貌展現,與弘道樓相比,的確可以瞭解文學院已經走上軌道。但是,在外觀上除了有13層樓高之外,並未有任何庭園式的造景,更沒有花草、樹木來陪襯。弘道樓雖然僅四層樓高,但在建築的設計上卻極具意義,庭院的造景也相對的迷人,更可以讓附近的居民活動,這些都是目前綜合教學大樓所沒有的優點。
文學院之所以是文學院,確實更應該強調人文內在的培養。或許中興大學學術發展的走向並非以文為主,但是不可否認人文素養還是任何學科的根本。
未來文學院的展望
在今年6月21日文學院舉行畢業茶會的場合中,文學院院長林富士表示,目前已經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改建弘道樓為新的「人文大樓」,再度讓它成為文學院,也希望能夠進一步綠化,使它更充滿人文氣息。
若林院長的願景可以實現的話,那麼可以看到文學院再度回到弘道樓,遷移的意義更有別於以往。不過,也許從綜合教學大樓的建築看不到人文的氣質,但身為文學院的一份子還是有責任讓文學院更具人文魅力。當然,這些工作更不只是行政長官所能決定的,最重要的還是在每個文學院的學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