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葉舒憲──學問的探索者

文|王雯慧(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一年級)

上課前,他圖書館走得比學生還勤;講臺上,他聚精會神的演說;下課後,他和學生熱切的討論。6月13日,他和學生前往臺北的中央研究院參訪博物館,他一邊按下快門、一邊說:「這些都是寶啊!」對追求學問有無比的熱情,走過許多國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葉舒憲,這一站來到臺灣……

學術生涯

目前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葉舒憲教授,出版過20多本書,到過美國耶魯、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客座、訪問,今年2月來中興大學中文系客座。這一趟臺灣之旅,他除了在中興大學教授文學人類學及神話考古學兩門課之外,也受邀到政大、臺大、東海、佛光、東華等大學演講。

葉舒憲研究的領域是比較文學、文學人類學、神話。為何會走向這方面的研究?葉舒憲說:「教什麼書很重要!」。

葉舒憲1982年從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當時他並沒有想到要做比較文學研究。但因為外國文學的課缺老師,他便開始教授東方文學,包括希伯來、日本、古埃及等文學。

為了教學而作的準備,成了後來研究領域的一扇門。葉舒憲說:「要教,就得看,看了就回不來了!」因為接觸了很多舊約、神話、民俗、人類學的知識,後來就朝這個領域發展。

臺灣之旅

到過很多國家講習的葉舒憲,這次是第三次來到臺灣。說也很巧,三次都以神話為緣由。第一次是1995年到臺北的漢學研究中心出席神話學會議。第二次是到中興大學參加神話學會議。這一次到中興大學客座,停留最久。

被問到對臺灣的看法,葉舒憲說,因為在中興講授兩門課,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圖書館、研究室準備上課材料,所以觀感的東西少了一些,大部分都是走馬看花,談不上深入。

不過研究人類學的葉舒憲,注意到了臺灣社會的一個現象,就是宗教信仰很興盛、很有特殊性,傳統非常深厚。他甚至在課堂上說:「臺灣是人類學家的天堂!」

問到為何臺灣有這種特殊的宗教現象?葉舒憲說是「文化特性所決定」,他並且認為如果不是長期在臺灣生活,像來臺灣觀光旅遊、做生意、短期教書的人,都難以進到臺灣社會的精神核心。

臺灣的文化特性,牽涉到臺灣的歷史。葉舒憲說,臺灣宗教信仰在幾百年中的政權更迭下,來源多而且層次複雜,因此信仰的型態也非常多樣性;雖然社會已經現代化了,但在人心不安的時候,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肯定要訴諸神力。

兩岸學問

關於兩岸學生差異,有教授兩岸學生經驗的葉舒憲提到,目前在大陸或在臺灣,學生基本上都差不多,大陸也和臺灣相似,高中生進大學讀書越來越容易,但大部分都是因為學歷而讀書,真正做研究的很少。葉舒憲說,學生的用功程度和老師的教學有關,「學生知識結構的養成和老師的引導關係密切」,這點不管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都是相同的。

關於兩岸的學術,葉舒憲說:「肯定有差別!但差別正在漸漸減少。」葉舒憲覺得現在臺灣的中文系很少接觸外國文學,他提到14年前剛來臺灣時,臺灣正是蓬勃接受外國思想的時代,那時候的臺灣在觀念上、理論上、方法上都是豐富而多樣,而當時大陸對外界瞭解較少,所以也向臺灣學界學習新知。

14年後,葉舒憲說:「這樣的差距,基本上沒有了。」大陸現在反而對外國學問的吸收很積極。葉舒憲觀察,在比較文學、西洋文學的方面,臺灣都是以外文系為主,中文系欠缺了這一部分,這樣對未來的學術發展可能不利。

葉舒憲認為做學問應該多多吸收各國的知識,但是西方的東西多而雜,如何在研究的過程中找到自身所需?葉舒憲說:「主動的、自覺的思考,在模仿和套用西方理論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超越這個『套』。」

針對兩岸的學術交流,葉舒憲覺得「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交流能夠減少隔膜和障礙,總是好事。」

見習世界

葉舒憲足跡遍佈多國,1990年到澳洲訪學,1996年到過美國、加拿大,2000年在美國耶魯大學客座,2001年到英國劍橋、牛津訪問,2003年在荷蘭當客座研究員。問到對於到各國教學訪問的印象,葉舒憲說,其實歐美國家都差不多,和華人社會最大的不同是西方學生自主性比較強,在研究生課堂上,多是由學生先發言,和華人社會老師滔滔不絕、學生猛抄筆記有很大的不同。

葉舒憲提到出國交流的經驗對他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他說,一個人若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所見的景物所接觸的人都相同,對於思維、感覺就會有所侷限;到世界不同地方體驗生活,有利於培育對「文化認同」問題的敏銳思考,和對本土文化的反觀。

葉舒憲以寬廣的心接納不同的學術和文化,並且對學問保持百分百的熱情。他此次在臺灣的客座,即將在7月中結束,然而對上過他的課或聽過他演講的學生來說,他帶來的教益和啟發不會隨著遠去,而是成為一種追求新知識的傳承。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