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佩萱(中興大學中文系一年級)
還記得高三段考模擬考交錯輪轉又每天小考不斷的生活嗎?進入大學後,不再有老師每天排小考進度敦促學生唸書,期中考、期末考不只是對學習成果的驗收,更是與惰性及被動一決勝負的時刻。
有別於國小是非題、國中選擇題和高中多選題,大學的考試多要求以申論方式作答,或以交報告代替。題型的改變,就像我們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現世界並非僅止於是非選擇,而是有更大的討論空間及更多可能性。不管是申論或報告,其實都在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組織和表達能力;就算書讀得不夠透徹,選擇題還是能用碰運氣或消去法作答,但申論題不再給學生閃躲的機會,拿得出多少東西才有多少分數。
說到考試,1943年(臺灣總督府臺中高等農林學校時期)校址由臺北帝國大學遷至臺中獨立設校,小禮堂是當時少數的建築物之一,最初的用途是當作集會、會考、演講等活動的場所。1968年惠蓀堂落成啟用,接手小禮堂的任務,小禮堂於是轉型為學生辦活動或社團活動的地點。其中的會考,就是將學生集中在一起,做法較類似聯考,而不像現在在原本上課的教室考試就好了。
畢業於中興大學的中文系副教授李建福,就學期間正好碰上在惠蓀堂考試及隨班考試的轉折。當時共同科目(如國文、英文)會將全校同一年級的學生集中在惠蓀堂統一考試;但中文系學生不和大家一起考國文,外文系學生考英文時也與一般學生分開考試。至於其他科目,由學校行政單位在期中、期末考週排定各科系各課程的考試時間,再由班代轉告同學。原本空曠的惠蓀堂在考試週會排滿桌椅,並有簡單的分區讓不同科系的學生座位交錯著考試。並不硬性規定對號入座,但由於人數太多,若監考人員懷疑有作弊嫌疑會要求查看學生證,以確定是否為考生本人應試。監考人員則由行政單位的同仁擔任。
李建福說,現在的隨班考試,老師可以在考前一週再出題,但統一考試則必須提前作業;行政單位也會非常忙碌,又要排桌椅又要監考,收發試卷也由他們負責,負擔頗大;在考試那一週,各行政單位通常只留二三人,其他人則前往惠蓀堂支援,若有緊急事務要辦也十分不方便。
惠蓀堂翻修後,原本進行統一考試的場地沒了,便臨時改為隨班考的方式,由各科目老師收發考卷及監考。或許是發現在人力方面減輕了許多,也或許是翻修後的惠蓀堂為階梯式座位,不再適合作為考試的場地,隨班考就這麼持續到現在。
想要得到好成績並非難事,最重要的便是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唸書方式。剛進大學時或許還不習慣新的考試模式,如果對重點毫無頭緒、不知該從何準備,可以參考考古題。考古題的功用在於能夠大概了解該科的重點和出題方向,並且知道自己該如何作答。不過根據個人準備考試的經驗,與其一開始就將考古題奉為圭臬,甚至當作經典背誦,不如在準備考試時就一邊訓練自己考前猜題的能力──也就是掌握重點的能力──拿到考卷時自然就知道自己是否掌握要領了。
假如成績不盡理想又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回顧自己準備考試的方式,在行事曆上寫下讀書進度會更有助於事後的檢討;花很長的時間唸書並不能保證取得高分,讀書效率和品質是很重要的。其次,可以向表現優異的同學請益,他們可能已經掌握要領了,向他們借閱試題本也能更直接明白自己該改進的部分。坊間亦有許多指導大學生如何學習的書籍可供參考,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看這種書很功利,其實這是避免走冤枉路,又能事半功倍的好方法。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身體力行了,相信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後,就能在考場上如魚得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