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劇展──作為一種活文學

文|張家慈(中興大學中文系一年級)

劇展,是中興大學文學院的一大特色。別開對於文學應該是「死讀」的舊觀念,劇展,將文學從文本拉到檯面上,進行活體演繹。從活動的籌劃、紙本的編輯、演員的選定、演出前的排練等,一直到真正面對觀眾,一系列的動作都使文學從平面的符號,變成立體的行動。

從文學聯繫到一個較活潑多元的活動──劇展,不再是死讀書,藉由現在學習到的知識,累積為在未來能夠用到的利器,文學院的真正精髓或在於此。

中文、外文,及歷史這三個學系,以各自對劇展的訴求,發展出極具系內風格色彩的演出。

中文系

中文劇展至2009年的今天已歷23屆,其演出模式是以日、夜間中文系一、二年級各班,由同學自己執行編寫劇本、導演、排練等來作比賽式的演出。並邀請校內外的專業老師來擔任評審。

演出的傳統,是以系學會擬定的主題為思考方向,對於系學會在訂定劇展主題這方面,今年籌辦劇展的系學會會長,日中三邱杰維說:「演出的主題範圍有大有小,通常我們會先開會討論主題,決定後再發佈下去。」歷屆劇展的主題如:21屆《童話二分之一》、22屆的《頁頁經典》,及今年23屆的《追火車》等。

劇展是一個能夠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活動。藉由這個機會,不僅能增進同學間的認識,中文劇展良性競爭的比賽形式,也使班級有了共同的意識積極準備,使班級同學從散亂分離的陌生狀態,凝為向心力足夠的圓。

至於對劇展這個活動有什麼深刻的體會呢?中文系一年級的沈若塵同學這樣說:「我覺得劇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尤其對身為中文系的我們而言。中文系未來的發展其實很多元,而劇展對我們來說,是文學與戲劇融合的練習,是一個很不同的體驗。」

外文系

外文系劇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獨幕劇展」,定於每學年的上半學期開辦,活動形式類似於中文劇展,由外文系一到三年級,各組戲碼,以比賽方式演出。外文系另外一種劇展方式,就是集合一到三年級共同演出的大型公演,即是「外文劇展」。

據外文系徐冬琳老師說,外文劇展(指大型公演)早期會分別在校內的惠蓀堂及位於中市雙十路上的文英館進行公演。當時由於學生比較沒有戲劇方面的認識,因此導演皆為老師擔任;聲光音效方面的人才也很缺少或根本沒有,因此演出上不像今日那麼的專業。戲劇的舞臺、服裝上,跟今天相較也都較為簡單。「我們很難用現在人們對劇場的標準,來衡量以前的。」

「以前的獨幕劇展,是日、夜外文一起辦,當時在(舊)語中一樓進行表演,由於是晚上開場,常常到晚上11點多才結束,後來就分開進行了。」從徐老師這段話,我訪問到87屆畢業的夜外文系余昌燁學長,他剛好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前經歷過這段在舊語言中心演出劇展的歲月。4年的大學生活,時而演出,時而幕後,「劇展就是要玩的精采,它會成為很棒的回憶。」

今日的外文劇展與幾十年前已經不同,不僅隨著時代而有了更好的舞臺、道具、燈光音效,更由於學生們對戲劇有比從前更多的瞭解,因此幕後工作層層分工,每年的演出都獲得相當的評價,如2006年演出《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2007《The Children’s Hour》、2008《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等。至於今年的外文劇展,由於人力、經費等相關問題,而停辦一次;而夜外文方面也由於近年來學生來源多為有工作者,因此停辦了將近五年,最後一次公演為《莎樂美》一劇之演出。

由於大型公演要集合的人手多,實行的過程必定會有許多阻礙。訪問2008年外文劇展導演歐千璟:「由於導演是直接面對演員的的第一線,因此常常陷於難做人的處境。在導演過程中,跟演員之間的溝通是很大的難題。我的想法是這樣,但演員的想法卻是那樣,意見相左,常常難以達成一致。在排演過程中,必須統合大家的時間、達成共識,彼此都要互相體諒配合,這是一件很難克服的事。」

歐千璟認為導演這個位置她受之有愧,對於劇展她並沒有做得很理想,但她從劇展中也學到了很多,主要是體認到:「在團體裡做好自己,不是那麼簡單」。

外文系劇展有別於中文系及歷史系劇展的最大特徵,在於臺詞全是英文發音,既符合外文系的形象,透過劇展學生對於口說都變得較為自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套一句徐冬琳說的話:「劇展是很有內涵活動。」

歷史系

歷史系劇展為一、二年級組合成的大型公演,較不同於外文系大型公演的部分,在於人員的配置上。歷史系以大一新生為主要演員,大二生則為幕後主要幹部,包括導演、編劇,以及如舞臺設計、美宣等,各個幹部則統領一年級的工作人員。

歷史劇展既以歷史命題,其劇本之選材創作皆較富歷史感,如2005年《天安門》、2006《高砂館》、2007《櫻桃園》、2008《西出陽關》,以及今年2009年《給我一顆星星》。歷史劇展因歷史感韻味深厚,為其歐千璟與中文、外文劇展相互區別的特色。

劇展,既凝聚了人們的意識,又在時間遞變中傳承不變的精神。雖然體制法度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制,但基本的內涵是不變的。

參考鹿鳴電子報第四期《他們的舞臺,我們的世界》,白詩瑜學姐提到,由於三系所開的戲劇課程不多,透過學生自我摸索,雖然尚能走到一條高遠的路上,但仍是有非專業的缺陷存在。

課程理論的認識深淺,是決定外在表演的重要因素。沒有內涵的話,就形成缺陷。文學院看似枯燥,但枯燥的背後,卻是往後豐富含蘊的作品之來源,而劇展就是累積多時的知識的體現。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