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出走,我從徬徨至堅定──中文系留學生撒傑玉

文|黃湘玲(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緬甸在國際上並非泱泱大國,一般臺灣人對於這國家的認知也並不多。不過對於來自緬甸的中文系四年級留學生撒傑玉來說,她對臺灣的了解是從小就耳濡目染。

已經在臺灣生活五年的撒傑玉,由於外婆和阿姨原本就住在臺灣,小時候常常收到她們自臺灣寄去的禮物及相片,而且也聽母親提及過臺灣的種種,因此對臺灣的印象並不完全陌生。

雲南話教學時間

緬甸小檔案
國名(英文)
Union of Myanmar
國慶日
1月4日
語言
緬甸語、英語
首都
奈比多(Nay Pai Taw)
面積及地理位置
676,500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北與中國大陸毗鄰 ,西北與印度、孟加拉相接,東南與寮國、泰國交界。西南臨孟加拉灣及安達曼海。
宗教
佛教(89%)
人口
5650萬人
政治制度
軍事執政,緬甸為軍事獨裁國家,國內對政治活動管制極嚴。
幣制
緬幣(Kyat)
時差
較臺灣慢1小時30分
表格資料來源及日期:2008年9月16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76&ctnode=1131&mp=1

若你在午餐時間走進臺文所辦公室,聽到一群人中有個與眾不同的華語口音穿插在聊天過程中,仔細尋找聲音的主人,會發現是一位嬌小可愛的女孩,而她就是撒傑玉。

生長在緬甸TANQYAN的撒傑玉,自18歲即來到臺灣;一開始在臺北的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僑生先修部)念了兩年,之後考上中興大學財經法律系。談及撒傑玉如何對中文產生興趣,使她從財經法律系轉到中文系來,她說:「其實我一開始有興趣的就是法律,但是念那個對僑生比較沒有用。」

由於每個國家的法律並不相同,在臺灣所學的法律知識可能無法在緬甸使用,使得撒傑玉決定轉向語言的學習之路。不過,訪談之間才了解到,撒傑玉是緬甸的華僑後代,母語不是英文或緬甸話,而是雲南話,所以偶爾會在臺文所辦公室出現「撒老師雲南話教學時間」。

華僑的身分,加上緬甸鄰近中國雲南邊境,讓撒傑玉從小便生活在多重語言的使用環境之中。其實,她會的不只英文、緬甸話、華語及雲南話,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小時候她更曾學過阿拉伯文。「不過後來很少用就忘了!」撒傑玉笑著說道。

平時只和緬甸朋友以雲南話溝通的撒傑玉,回憶起因語言而發生的趣事,她哈哈大笑說:「一籮筐,數也數不完!」她說因為雲南話中的「擦」字同「開」之音,有一次她對著不了解雲南話的朋友說:「我要去開(擦)臉!」而讓朋友聽得一頭霧水,直問她到底想做什麼?尚未會意過來的撒傑玉只一逕地說:「我要開臉啦!我要開臉啦!」

想像/真實臺灣

來臺灣五年的撒傑玉,談到對臺灣的印象,她說:「與想像的不一樣!」

留學臺灣並非傑玉當時的唯一選擇,更多原因是父母親對她的期望。當初想像中的臺灣,「感覺就是很方便,一切都很先進的樣子。」只是來到這裡,撒傑玉所看到的臺灣,雖然先進、方便,但卻缺乏一種「心靈的力量」。

信仰回教的撒傑玉,自小便將回教所教導的戒律奉為圭臬,相信要多行善,也深信宗教能帶給她精神的能量。不過當她來到臺灣這文化混雜的國家之後,無法深切地感受到那樣的心靈能量時,她曾對自己在臺灣的生活感到疑惑。如何度過那樣徬徨無依的日子,她說參加了宗教性的社團之後,那樣的心靈力量又漸漸回來了。「至少比較沒那麼疑惑了!」撒傑玉笑道。

「但是來到這裡,我覺得我變堅強許多。」撒傑玉談到她隻身來臺的的求學經驗,認為最大的收穫就是讓她變得更加獨立。身為家中的么女,上有哥哥姊姊和父母保護的撒傑玉,很多事情是她在緬甸不曾面對的事。

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撒傑玉來臺灣沒多久就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在職場所面臨的是相當現實的一面。職場中免不了的人事糾紛,看在年紀輕輕的撒傑玉眼中,除了不解,還有更多是無法接受。曾在工作場合中受委屈的撒傑玉說:「我其實很不懂他們為什麼要這樣!」

對她而言,她眼中的臺灣不是只有先進、方便的現代化生活。她透過每一份工作所體驗到的,是現實生活之下的臺灣。「有時候回想過去,我都很驚訝自己怎麼熬過來的。但是,就是這樣過來了!」因此,或許這樣的留學經驗並不完美,但卻相當真實。

在此獲得成長的推力,讓撒傑玉能更有力量去追求她的目標,更有能量去回饋她所愛的家人。

離散心情,不完全的憂傷

長期半工半讀的生活,雖然讓撒傑玉提早體會了職場的爾虞我詐,提早進入成人的遊戲場域。不過,她仍是一個23歲的年輕女孩。獲知受訪時,她害羞地直說:「為什麼是我?」即便是在受訪當天,她依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妳真的採訪我嗎?」

她直率的性情讓她結交了許多好朋友,除了在臺北念書的朋友之外,中興的朋友也不在少數。「我們常常在一起煮東西、玩牌。」撒傑玉回想和朋友玩樂的記憶,臉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一群來自相同國度的朋友,是撒傑玉在臺灣最溫暖的陪伴。一起烹煮家鄉味,說著熟悉的雲南話,凝結了每個身在外地的離散心情。

受訪時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她和朋友也早有計畫,不讓彼此感到孤單,相聚聊天、吃東西是一定要的。

談及她是否會隨時關心緬甸的情況,撒傑玉表示網路無國界,只要利用網際網路,想了解緬甸的近況並沒有困難。幾個月前的緬甸風災,災情相當嚴重,撒傑玉也是透過網際網路去了解災情。

只是,臺灣的新聞報導不夠深入,緬甸因軍政府的統治,更使風災消息少之又少。撒傑玉無奈的說:「其實風災情況絕對比報導還嚴重。」那段時間,撒傑玉也積極參加社團舉辦的募款活動。雖然人不在緬甸,不過撒傑玉仍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關懷著故鄉。

至於如何和家人互傳關心,撒傑玉開心的說:「打電話啊!家裡有大陸電話,所以電話費不貴。」想家的思緒是必然的,但是對撒傑玉而言,她更需要因此而努力,不時也會將自己努力的成果,實質回饋給她在緬甸的家人。

一個直率的少女,卻有著同年齡的年輕人所沒有的堅韌,在一個和她想像中截然不同的異國,她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所展現的生活姿態,令人難以忘懷。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