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如璧(中興大學進修部外文系一年級)
窗,讓居住在建築物裡的人不需出門,隨手就可取得一番風光明媚。在第一位發現透過窗可帶來美景的古人以後,建築除了屬於生存空間,生活空間的新屬性也因此變得日益濃厚。不論是何種空間,單純從空間位置來看,窗外的人觀賞戶戶窗景,窗裡的人除了欣賞窗外,還裝飾了由外側往內看窗景的多姿多采。
窗裡.窗外
中部地區的閩南語歌謠,蔣清傳講述的《十二更鼓》,其中的「月照窗」,使人直覺由窗內往外看來想像。要是顛覆直覺倒著想:「臥房門窗映照著月光,使得些微褪了色的、邊緣已多有皺摺與破損的『囍』字,仍顯得光彩耀目。」只看到映照有月光的門窗與「囍」字,或許更可令人增添無限想像。以下是摘錄:
三更更鼓月照門
牽君的手入繡床
二人相好有所向
較好小將泡冰糖
四更更鼓月照窗
清代李漁《閑情偶寄》的「開窗莫妙於借景」,明示著窗在建築物上的特殊用意。窗出現在建築物上的確切年代,無從考證,可以確定的是,它的功能由排煙轉而為納光、通風,乃至發展為擔負借景的重任。
窗的功能性
現代窗的功能性,常有被不恰當地過度使用的情形。比如說最常見的,辦公大樓窗面上,橫掛了一大面的出租廣告布條,那除了有失大樓外觀的整體性,試想在其中的上班族,因辦公而身心疲勞之餘,偶爾想眺望城市景觀,卻還要費盡力氣,尋找窗上是否還有布條沒貼到的空隙,才得以飽覽遠方美景。
窗的排風性,扮演著室內空間的重要角色。由史實來看,窗由囪演變而來,原本它的位置是在屋頂上,是排煙的天窗。原始住屋最迫切需要的是新鮮氧氣的流入,以解決室內用火產生煙熏的問題。
窗的功能,現代被濫用的還有一種「安全鐵窗」。其實在漢代,窗只有框,還沒有糊窗紙的使用,將窗戶堵塞是防禦風寒的辦法;西漢時發明了紙,但直至唐代才開始將之用於糊窗。時代造就建築環境的影響果真非凡,真想聽古人看了現代的鐵窗然後親口說:「這是要如何捲簾候風景?」
古人寓情於景的別出心裁處處,如今卻得刻意遍尋。各縣市有古蹟老厝或廟堂,各大圖書館、書店有老舊建築圖文書籍;有電視節目單元介紹,也有電視古裝劇陳設的逼真場景或真實場景。說起來雅緻的古老窗戶設計似乎常見,但踏出自家戶外放眼望去,寥寥可數。
文化之窗
本土的文化性從建築的外觀來呈現,似乎有待加強。李笠翁《閑情偶寄》的「眼界觀乎心境,人欲活潑其心,先宜活潑其眼」,早就等不及提醒未來的世人,景觀的重要性。
今與昔
縮短今昔對照的時間為近幾十年,木造的窗框與冰冷的鐵窗,同為單調的構成,但前者比之後者,蘊含更多溫暖感。強調了冰冷感的還有隔熱反光貼紙,大樓上家家戶戶的窗景就像鏡面一樣,由下往上看的角度,看不到它其實映照得出的有趣風景。
可愛的窗
《禮記.月令》:「古者復穴皆開其上取明」,窗納入了可愛美好的陽光。將窗原本囪的身分化為窗的身分的古人們,設計出或許小巧、或許別緻的窗,這樣的巧思和窗的各種模樣,都深深教人喜愛。
窗的戲劇性
窗的納光,造就了縫隙般灑洩而出的特殊光源。好比舞臺的聚光燈,打在人物或場景上,戲劇感頓增。例如人物臉上明部與暗部反差大,或說人物、景物輪廓因光源照射方向而變得更明顯、突出了。微弱的光源也另有其特殊效果。
窗的空間藝術表現
舉例來說,中式建築空間的藝術表現,其中一部分來自於以窗、門、廊等作為庭院與室內空間的聯繫橋梁,使得庭院內外的各個空間有它的相對獨立性,但仍保有其處在整體當中的不可或缺性。
相對性,指的是古人深曉事物對立的兩極之間的相對性,例如沒有絕對的大與小,也沒有絕對的美與醜或有與無等等。矛盾的兩極互相依存也互相補充。老子在談到有與無的關係時指出: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引用自《中西建築美學比較研究》頁89)
「有」的部分能發揮,即是因為有「無」的配合。
另外,時間的變化賦予了空間新變化。這樣的新節奏,即是窗、整體建築與時間一起合作,創造出的四度空間。
形式於內.中與西
雖說大眾所認知的傳統的、別出心裁所設計的窗景寥寥可數,但現代建築材料以傳統藝術設計形式所製作出的,事實上違背了藝術表現素材與形式相符的要求。比如說忽略材料與結構本身的特點,並且外加了一個關係性不大、非發自於特點的形式,怎麼會有與之相合的良率呢?
中、西歷史一再證明,美學概念必然隨著思想與外在環境不斷改變。科技時代,「把自然帶進建築」已儼然成為標語。
劉育東《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寫道:「我們站在樓頂、觀看許久,發現最感動自己的,就是那一條彎彎曲曲、綿延不斷的山稜線,好美。當下決定,這次設計的主要概念,就是要把那條「山的線條」帶進建築,不用抽象手法、不用哲學觀點,而只要精確的、100%不失真的把那條『自然線條』帶進『人造空間』。」
參考資料:
- 田健著,《中國建築》028.〈窗〉(北京:錦繡出版,2003.4) 頁3, 6-9, 16
- 廖丰一、陳錫冬采錄,《沙鹿鎮閩南語歌謠》(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3)
- 余東升著,《中西建築美學比較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12) 頁89, 93, 95, 298-300, 309.
- 汪國瑜著,《建築-人類生息的環境藝術》(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9)
- 劉育東著,《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1)頁191
- 樓慶西著,《中國建築形態與文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