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湘玲(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粽香傳,暑日至
當電視廣告及便利商店開始推銷粽子時,我們不必翻農民曆就知端午節即將來了。若以二十四節氣推算,過了清明轉向「立夏」時,天氣也將慢慢轉變為炎熱。尤其到了端午節,與「夏至」相差不遠,也就宣告了夏天的到來。
但臺灣春夏交接之際不分明,常常爲「春天後母面」變化多端、陰晴不定的天氣所苦。因此老一輩的人認為,必須到了端午,才能安心把厚棉被收起,有俗語說:「未食五月粽,棉裘毋通放。」但是邁入酷暑,到底有哪些方式是可減低身體不適的良方呢?。
吃冰喝涼最舒適
夏天到了!走到街上,人手一杯飲料的景象並不稀奇。不過有哪些飲料在夏日廣受歡迎?紅茶、綠茶,還是冰沙?經營飲料店多年的李林雀女士表示,通常仍以茶類為主,一般勞動朋友則認為冬瓜茶或冰沙類飲品才能夠真正讓他們『清涼一夏』。不過如果客人們選擇冰沙類飲品,阿雀姨都會細心提醒客人不要喝太快,以免體內溫差突然過大而感到不適。
為了提供新鮮茶品給客人,阿雀姨可是窩在廚房的高溫悶燒中泡茶喔!阿雀姨談及泡茶的經驗,過去常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忘記適時補充水分,尤其是在夏天時,都會出現脫水或是中暑的狀態。阿雀姨說:「忙完才發現很乾渇,好像看到一堆星星,就差不多表示中暑了。」這時候她就先喝一點綠豆沙牛奶清涼一下,再喝點開水。」
阿雀姨認為,夏天及時補充水分相當重要,飲料確實能夠解渴,不過和補充白開水是不同層次的問題。她建議多喝茶,因為喝茶也能養生。例如:茶葉的咖啡鹼能夠加速血液循環、清除腎臟毒素、加速體內廢物排除,並且能避免泌尿系統之疾病;其他如單凝酸成分能夠生津止渴、增強微血管壁的韌性和抗壓能力、防止血液及肝臟中稀醇和中性脂肪累積。但是要喝得養生,不只要靠店家顧好茶葉品質、泡出好的茶葉,顧客也須懂得如何喝茶,什麼時候喝茶才能讓自己的身體獲得均衡。
夾腳拖走遍夏日記憶
曾幾何時,隨著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溫以超出科學家預測的幅度上升,使得每年夏天溫度都不斷突破新高,國外甚至發生熱浪侵襲而死亡的例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通常如何顧及錢包,又能達到消暑效果呢?
來自北部的林歆婕同學表示:在臺北其實很難感覺到熱,因為幾乎所有場所都有冷氣,但臺北的熱是一種悶熱,往往到了晚上還是會感覺熱,這是和臺中較不一樣的,「臺中到了晚上就可以感覺到稍稍的涼爽。」難以忍受溽暑的歆婕,自有一套消暑的方式,就是在穿著上下工夫。
首先,不穿牛仔褲為最高原則。歆婕說,其實牛仔褲是一整個包裹住身體的,既不通風,又對皮膚不好,所以夏天對女生最適合的穿著是短褲或裙子。歆婕也提起衣服的材質也需要挑選,像今年流行的長版T-Shirt大多屬於棉質,是既能跟上流行又舒適的選擇。「不過我想走雪紡紗路線。」歆婕說,今夏盛行的服飾皆偏向輕、薄的材質,就這方面看來,高溫氣候無時無刻都影響人的生活習慣。
「夾腳拖也是一定要的!」熱愛夾腳拖鞋的歆婕開朗地說,夏天就是應該要讓自己的腳解脫,不應該把自己的腳ㄚ子包在包鞋當中。歆婕強調,或許因為人們有這樣的需求,就連原本被視為只適合在海灘穿的人字夾腳拖鞋,也從毫不起眼的地位,加入了創意與設計,在不斷變革中,令夾腳拖鞋符合穿著需求,也能夠搭配各種場合的服裝,甚至與流行多年的波西米亞風或是民族風的穿著搭配,在夏季更成為既消暑又是時尚的必備單品。
消暑顧環保
不過,不管是靠冷飲或是穿著改善對酷暑的適應,其實大多數人會異口同聲的說,最好的消暑方式還是要依賴冷氣。歆婕對此也表示贊同,只是對於環保也相當注意的她堅持:「使用冷氣要把溫度調到27度左右,而且要搭配電風扇,還可以放一盆冰塊在房間,絕對消暑又退火。」歆婕解釋冰塊在溶化過程就是在吸收周圍的熱氣,因此若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就可以穩定室溫,進而達到節能的效果。歆婕詼諧地補了一句:「這樣會讓我對北極熊的罪惡感減少一點!」
由於目前冰山溶化的危機是屬於全球的環境議題,因此在消暑之餘,若能同時響應節能減碳的行動,更是一舉數得。例如飲料杯子能夠重複使用,或是利用服飾布料的特質來舒緩炎熱的氣候所帶來的不適,一些小小的生活習慣改變,都能帶來不可預測的環保效果。
[1] 參考網站http://food.icxo.com/htmlnews/2008/05/28/1277657.htm(進站日期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