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淺談《偶遇者》中的對立與跨越

文|李欣怡(中興大學外文系兼任教師)

南非作家同時也是199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娜汀‧葛蒂瑪(Nadine Gordimer),於2001年所發表的長篇小說《偶遇者》(The Pickup)出版時,不少讀者的首先著眼處,皆是在文中男女主角跨文化的戀愛冒險與浪漫婚姻的議題之上。然當我們細讀之後,卻不難發現這本書並不只是一本單純的愛情小說,男女主角除了表面上明顯的感情衝突與價值觀相異之外,真正讓他們關係陷入僵局的導火線,卻是兩人懸殊的社經背景。

其中一人是來自富裕中上階層的白人女性,另一則為在中下階層以假身份非法居留的移民者。葛蒂瑪延續了在過去作品中,所展示的對於南非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下族群現狀的關注,在《偶遇者》中更試圖表達在21世紀的今天,族群、膚色、或血統上的對立已不完全是分別人與人之間差異的主要因素,真正決定人際階層的條件,乃是在社會地位、與經濟條件的差別。

因此,在《偶遇者》中,葛蒂瑪刻意地隱藏男女主角真實的國籍與背景,我們只能從兩人之間的對話與生活方式推測兩人之間的差異性。不僅如此,葛蒂瑪更以景喻情,利用兩種相異甚遠的地景做為兩人社經地位的代表:女主角祖麗‧薩默(Julie Summers)來自一個繁忙的大都會,有充裕的社經實力可以揮霍;而男主角阿布杜(Abdu,在異國打工時所使用的假名,本名實為「易卜拉欣‧伊本‧穆薩」,Ibrahim ibn Musa)則來自一個篤信回教、遙遠的沙漠小鎮,努力地在「祖麗的」世界底層,追逐致富的夢想。葛蒂瑪這樣的設計,成功地將讀者的眼光吸引到我們現在所處之充滿對立的世界:都會與鄉野、都市化與荒漠、資本主義與宗教寄託、白種人與有色人種、中上階層與中下階層。這樣的區分,正是我們現今世界簡化的縮影。

在此書中,沙漠一轉成了與都會生活相對的象徵,它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自然地景,而是一個有生命的力量,足以成為一個與都市化運動對立的戰場。所有的讀者幾乎都可以在此書中看到自己對於現今世界的態度,有人想汲汲營營地進入富豪的行列,正如渴望進入資本主義世界的阿布杜,視沙漠為一切理想的否定,在沙漠中他看不到自己的未來與致富的可能,只有揚棄他舊有的身份(包括他的名字),變形蟲似地在他羨慕的社會中求生存。然而,也有另一群人厭倦虛偽喧囂的物質世界,一如一心渴望逃離都市叢林的祖麗,卻在沙漠中體會到洗盡鉛華後的灑脫與生命成長的可能性。她的財產是阿布杜家人眼中的天文數字,但她卻從未為此感到滿足與喜悅,直到嫁給了阿布杜,她才第一次擁有被家人包圍的溫暖和幸福感。

這種源自對異文化的羨慕、進而展開移民行動向他鄉靠攏的流動,儼然已成了現今世界移民的主因之一。較前一世紀少了許多戰爭、饑荒等天災人禍的強大誘因,移民的流動越來越多是由於主動地生活方式的改變或需求、及經濟因素主導的遷徙。在《偶遇者》,祖麗與阿布杜正是這樣的移民者。有趣的是,兩人在自己的本國文化中,早已刻意地將自己邊緣化,不讓自己隨俗成為「在地人」(the native),反而希望在他鄉異域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渴望成為對方世界的一份子。我們大可以認為這是對異文化的好奇與羨慕,引動兩人離開現狀的渴望,選擇往陌生的世界走去。然筆者卻認為,主動地選擇往陌生的異文化靠攏,實則是一種對自我原生形象的拒絕(one is NOT what he/she is)。對祖麗而言,她父親豪華的郊區別墅裡,政商名流雲集的奢華午宴,恰恰是虛偽做作的物欲世界。她厭倦,也想逃離,而當完全與她身份地位不相稱的阿布杜出現並與她相戀時,正好滿足了她悖離父母親價值觀的快感。而阿布杜也是拒絕了家人的安排與親事,辭謝長輩好心給予的工作機會,一心一意地在沙漠外的世界找出路,直到偶遇了祖麗,讓他一腳進入了冠蓋雲集的社交圈。祖麗與阿布杜,都是不願意自己成為自己原生文化價值觀中所希望他們成為的人,轉而投靠陌生的世界,渴望在陌生的世界中找到新的認同。

本書名之為《偶遇者》(The Pickup),英文原文中即有「撿拾」及「偶遇」的雙重意義。既是隨手撿起的偶遇者,祖麗與阿布杜的相遇便不是刻意營造地關係;既然是一段隨機發展的感情,便賦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與代表性。葛蒂瑪利用一段「不刻意」的愛情故事,「刻意地」暗示,當書中人物必須在沙漠與都會生活中做抉擇,意指現今世界其實只剩兩股勢力,一是都市化的區域,另一則是非都市化的荒漠,而其中切割的兩者的標準,就是社經條件的不同,因此嘗試跨文化的舉動,實為一個跨社經階層的流動。而對於書中主角而言,這樣一個跨社經階層的欲望,卻來自對原生文化的拒絕與逃離。兩人的自我形象,都是先建立在抗拒原生家庭的權威之上,將自己異化為原生文化中的他者,繼而在他人的文化環境中,找到自我。

現今的世界是一個交通便利,人與人之間交流可以快速移動的世代。筆者身邊很多友人,早已將移民活動—包括求學、工作、旅行,及商業活動—視之為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環,甚至將這一活動視為必然的生活經驗。透過《偶遇者》一書內容所帶來的呈現與反省,或許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視此一移民活動背後的動幾與我們所處世界的樣貌。(2008年4月26日寫於家中)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