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知性‧熱情‧活力──社團展現的生命力

文|陳盈妃(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社團是學生課後的重要活動之一,在社團裡可以放鬆身心,也可以實現夢想;可以得到快樂,也可以快樂分享。興大有上百個不同性質的社團,涵蓋了學術性及學藝性、服務性及聯誼性、體育性及康樂性、自治性及綜合性等各種類型,各自依循著自己的興趣、嗜好、理想而運作著,有些更是擁有悠久的歷史、完整的組織、精采的表現。讓我們一起尋訪這個看似不起眼,卻是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吧!

充實自我,服務社會──基層文化服務社

基層文化服務社(以下簡稱基服社)的成立其實是源自愛國心。

六○年代末期至七○年代,臺灣與國際關係正發生一連串的巨大變化,中美斷交、釣魚臺事件等使國家主權受到極大挑戰,在此時代氛圍下,激發大學生的熱切愛國心,有志、熱血的青年紛紛挺身而出,思考如何為國家盡力,基服社便是當年的見證之一。

最初,基服社最早的稱呼是「村里文化服務隊」(以下簡稱村里隊),由教育部委託救國團於大專院校裡成立,使其組織化,服務地點為養老院、監獄等,以聯歡晚會為服務形式,配合宣導政府政策,如拒吸二手菸等。為加強基層文化的服務,將愛散播於各階層和更偏遠的地區,約於1975年村里隊轉型為「基層文化服務隊」(以下簡稱基服隊),以國中、國小育樂營為主要服務工作,亦配合政令宣導。

興大基服社也在此時代脈絡下成形、發展,約至1987年,由中興大學校友羅佳田於學校裡成立社團,基層文化服務隊便轉變成基層文化服務社。基服隊變成社團形式後,依舊隸屬於救國團,遵循服務為宗旨。隨著時代演進,最初以晚會為主要的表演方式,變成「巡唱隊」而保留下來,為落實基層文化服務的理念,幫助不同階層的人,便加入更多不同的服務方式、教育課程,由此產生定點隊、獅子隊、青輔隊,出隊舉辦冬、夏令營、研習營等,服務對象漸趨多元、活動規模漸趨擴大,服務內容與形式不斷調整與改變。在基服社邁入第20年之際,救國團停止對基服社的補助,經過努力尋求後,終於獲得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的補助。

基服社規模呈現週期性變化,最少40多人,最多可達100多人,10多年前則為基服社最龐大的時期。參加基服社毋須具備特殊才能,只要有興趣和有志於服務的同學皆可加入基服社。基服社會在學年度初期舉辦甄訓活動,挑選並訓練適合的新社員,在上學期的出隊之後才能成為真正的社員。藉由上學期的出隊不僅可以讓社上評估新生是否具備基服社該有的特質,也讓新生衡量自己是否適合。在下學期的時候不希望因各自出隊而分散,致力於所有社員皆融合社團,與社團產生更親密的關係。中興大學行銷系兼任基服社第24屆社長李家豪表示,基服社是個非常自由意願的社團,也無法存有絲毫的勉強,隊長因而責任更加重大,所以遴選更為慎重,會多方考量其家庭、外務等因素。

招收新社員之後,會進行一系列的課程訓練,如美工、舞蹈、帶隊技巧、壓力調適、時間管理等,而正確態度和觀念的培養最為重要,以期培育更符合服務工作的特質。

一直以來,不管服務對象、內容與方式如何調整或改變,基服社的活動目標皆朝向充實自我、服務社會的宗旨前進。目前主要活動內容分成兩部分,校內方面有美工研習營、中區社團交流成果展。美工研習營以實惠的報名費讓有興趣的社員、學生參加,聘請美工領域的專業教師授課。中興大學物理系校友兼任第20屆基服社社長林詩帆表示,站在學生需要的立場、考慮學生的能力辦此活動,希望藉此回饋學校、學生。校外方面有兒童之家計畫、寒暑假營隊、巡唱隊、信義活動計畫、聯合服務隊,主要服務弱勢學童和老人家。信義計畫與聯合服務皆配合學校落實「服務學習」課程,訓練、輔導大一新生進行信義國小學生的課輔,以及菩提之家的活動。

談及基服社最大特色,林詩帆認為是熱情,他表示這應該也是一般人對於基服社的鮮明印象,基服社是服務性質社團,所以需要有極大的熱情,才能熱衷付出、義無反顧,所以這也是基服社自然散發而出的文化。李家豪認為,基服社最大特色除了熱情外,還包含負責,透過一系列的訓練,雖然制式化,卻經由這個過程培養社員嚴謹的處事態度。

李家豪表示,希望基服社帶給中興大學許多正面的力量,在校外服務之下,建立學校的良好形象,對內則希望透過許多活動的舉辦,提高學生的活力,活絡學校自由開放的風氣。對他自己而言,參與基服社亦兼任社長職務,收穫最大的便是自信心的提昇,以及處事態度和方法,因身為社長常常需要策劃和決策,需不斷思考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久而久之,做事更圓融和順手。

李家豪於2009年5月18日卸下社長職務,對於社團未來發展,他說傳統與創新應兼容並蓄,基服社傳統精神和文化需努力維持,但承辦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可以隨著時代的改變,期盼基服社的服務工作可以越好、越廣。

基服社社歌

C G   Am  Em

∥:33 43 3 33| 22 2 _.35|6‧6 6‧06|53 3 0 045|

心中懷抱一個 希望,關 懷 我們的 家鄉,讓

心中懷抱一個 夢想,關 懷 我們的 鄉民,給

F C Dm G Dm G C

|6- 6 54| 51100 |44 44 4 53|2-00:∥43 43021|1-0|

那偏僻的 地方,到處充滿 光 亮;

他一些 關懷 給他一些溫 暖﹔

Am Em F G Am Em

∥:66 666 53 . 0 |44 443 2 2 |66 666 53 . 0|

拿出我們 的熱情,獻出我們的愛心,讓我們 的歡笑,

F G F G C F

| 44 434 5 -:∥44 765 1 -|4 – 5 – | 1 – 0| Fine

溫暖他們的心,溫暖 他們 的心

自然環境的守護者──自然生態保育社

走上活動中心4樓,拐個彎,向前行進幾步,便可發現一陣熱烈的討論聲和談天聲,向前走近查看,原來這就是自然生態保育社(以下簡稱保育社)社窩所在。 保育社為學術性社團,或許與社員來自各個系所和喜愛親近自然的原因有關,所以並非一般所想像的靜態社團,社員們個個活潑,極具行動力。

保育社約創立於1984年,於此之前還有一段預備社團的時間,籌備社團成立工作。初期社員是由登山社分出,因需求不同而分開。登山社的目標是攻頂,保育社的目標是定點停留、觀察生態。此時的社員人數不及10人,為迷你型社團。社員大致具備對生態環境存有極大興趣,不害怕親近自然,關懷環境議題。

社團的主要活動可分為兩部分:靜態和動態。靜態部分為社課,傳授書面知識,由負責人挑選主題,生物知識、環境議題皆可,社員或教師皆可授課。

動態內容為週展、生態營、出遊。週展由執行長規劃主題、策展、安排工作,藉由呈現資料或模型式的展覽,宣傳理念,如去年的樂活、環保概念,或結合校園生態做導覽工作,以此讓全校師生、民眾認識生態環境議題,而後了解,進而實踐。

生態營則是至國小舉辦營隊,規劃一系列課程,帶領小朋友認識和接觸自然。

出遊是社上的主要活動,中興大學農藝系學士班兼任保育社第25屆社長游雅娸主張從大自然裡可以學到更多,書面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大自然給予的知識更直接和豐富。常去的地點如大雪山、大坑、高美溼地,也有臨時起意的地方,大部分是簡單、近程的活動,亦規劃少數遠程活動。有些時候,社員臨時提議到某地點觀察生態,大家常常說走就走,行動力十足。曾經為了到較遠的地方賞鳥,社員們半夜出發,凌晨到達,卻一點也沒疲態,更加興奮地投入賞鳥行列。看似「瘋狂」的行徑,背後是一顆熱愛生態、高度關懷自然的心。

關於保育社的特色,中興大學應數系學士班兼任保育社副社長宋政蒲表示,應該是擁有極大的好奇心,尤其對於自然生態的部分,另外出遊的性質也較不同,獲取知識和遊玩並進。

興大校園生態豐富,在學校需要之際,保育社社員會擔任校園生態導覽員角色,提供解說。後來更協助學校的「服務學習」課程,培訓大一新生為校園導覽員,為全校師生和民眾等服務。透過週展宣揚生態議題正確觀念,讓大家獲取相關知識,為生態盡一份小小心力。這些活動不僅讓興大師生、民眾受惠無窮,獲得生態知識,無形中亦在生態觀念上漸漸進步。

參與保育社亦身兼社長、副社長等重要職位,游雅娸與宋政蒲不約而同地表示獲益良多。游雅娸說,獲得最多的是生態知識和做事方法,因擔任社長一職,需和不同的人合作將活動完成,所以她學會與人協商、統整的能力,而這些將會是日後出社會工作時的重要技能。

宋政蒲則說,他學到處事和解決事情的方法、培養興趣、增加抗壓性、視野擴大、PowerPoint的編輯能力、領導能力、爭取應有的權益。對於有爭議的事件,他知道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只一種。在基本的領導能力之下,與別人合作,他更懂得體貼別人。在爭取應有權益的部分,因社窩將面臨被遷移至活動中心地下室,但因地下室環境糟糕,而學校緊急應變能力不夠,處理事情不積極,所以學生必須發聲表達意見。爭取權益的過程中,他看見積極的社團並不多,所以他更加確信該有的權益得靠自己爭取,否則只能默默接受安排。

對於未來的期許,宋政蒲表示,希望活動可以擴大舉辦,不僅承辦人數增多,參與人數更要增多,因保育社除了研討自然生態保育知識之外,還要推廣自然生態保護教育,進而提高社會大眾對自然生態保育之認識與支持,藉以維護人類自然美好生活環境,所以推廣生態保育觀念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希望透過多人參與,達到最好的推廣效果。

為師生溝通橋梁,為系所形象加分──外文系學會

系學會普遍給人的印象相去不遠,不過外文系學會除了一般系會做的例行事項之外,還有屬於外文系學會特有的經營理念。

外文系學會於1968年成立,主要宗旨是成為系所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一直以來都是外文系學會重要的努力方向。中興大學外文系學士班兼任九九級外文系學會總幹事林似宣表示,剛開始對於系所會產生刻板印象,亦自我設限,後來勇於嘗試,發現成效良好,與系所產生極佳的聯繫關係。在協商過程中,她認為溝通、展現努力和認真的態度、互相協助是極為關鍵的三大要點,在互助方面,對於系學會的運作也會有極大好處。

約於2007年始,外文系學會便擴大辦理重要活動,如戲劇公演即借惠蓀堂為表演場地、加強宣傳活動等。在此變化之下,隱含著商品包裝的概念─推銷外文系。林似宣極贊成此理念,於任內致力於此目標,她認為應將外文系塑造成一個學術和活動並重的系所,以此打造鮮明、良好的形象,甚至間接提昇文學院整體形象。這部分需要所辦、老師大力支持,爭取學校支援、協助溝通、幫忙解決問題、提供意見、協尋講師等,所幸系辦、老師皆全力支持,活動成效漸漸進步中。與所辦合作的過程中,不僅間接地與所辦產生良好關係,也和學校及廠商建立良好關係。

後來還加入公益理念,林似宣認為,所有活動應以利己利人為原則,而不是單方面的獲益,才是活動最大效益,如外文營即提供中低收入戶優先入選的方案。再者,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一邊建立資源也是重要工作,不僅與合作對象營造良好關係,還要成為日後可用資源,未來舉辦活動將不擔心。最後,經驗傳承也是系會重要宗旨,經驗傳承非一蹴可幾,所以系學會將一些活動給大二生主辦,可藉此將學長姊累積的智慧傳承下來,也可以為日後成為系學會幹部暖身,更可培養專長。對系學會而言,還可藉此挑選各種專長的人才。

外文系學會重要活動有:宿營、外文營、獨幕劇展、畢業公演、外文週。宿營為大二生承辦,為外文營暖身。外文營是社團重要活動,因需要全方位思考,也是最能傳承經驗的活動。獨幕劇展亦為大二生承辦,對內競賽,開放觀賞。畢業公演則為盛大演出,對外公開,極為正式。外文週包含多項活動,如書展,依活動大小分配給大二和大三生負責。

林似宣認為,外文系學會顯現的最大特色,應該是一個組織化、有條理的社團,因此舉辦活動不會只注重成果、檢視成功與否,重要的是看進步空間,還有承辦活動時需要多方位思考,這些將累積許多寶貴經驗,培養社員的態度和能力。

外文系學會對於民眾而言,公益活動的部分應有較大助益。而對外處事皆以代表中興大學的心態、提供廠商和資源給學校、與學校合辦活動,提昇活動效果等方面皆對學校產生正面幫助。對於外文系學生來說,提供許多課外經驗的學習機會、聯絡感情的管道、舉辦講座以提供所上較為缺乏的資源等,應對學生有較佳的幫助。

在個人獲益部分,林似宣表示,她最大的學習就是體會分工合作的優點。剛開始與人合作,因個性力求完美,認為只有自己才能將事情做到最好,所有事情都攬在身上。後來,她便發現不信任幹部才是最大損失,因為幹部學不到東西、自己與幹部的關係緊張、最終只是把自己累倒。所以她學習信任幹部,將工作放手,。結果讓她深信把事情分配下去,會得到最大效果。擁有一個很棒的團隊後,她只需在對的時間、地點,做出對的決策。最後她成為社團裡最輕鬆的人,也獲得最大支持。另外,培養領導者的能力,與幹部一起學習成長,也是很大的收穫。

對於目前正努力於行銷系所的目標,是林似宣最為期勉的方向,因剛起步,不可避免將遇上挫折和困難,希望學弟妹們不要放棄,將這部分好好經營下去,為外文系形象加分!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