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眼淚》

文|張家慈(中興大學中文系二年級)

《眼淚》這部臺語電影由鄭文堂所導演,是2009年臺北金馬影展開幕片,於今年3月12號上映,在上映之前巡演全臺,走過高雄、臺南、嘉義、臺中、苗栗、新竹等地,在臺中這一站,中興大學亦接洽了這部電影的巡演,3月4日在圖書館國際會議廳放映。

訊息—流淌的眼淚

《眼淚》這部電影以懺悔與寬恕為主線,內容處理社會上較不被提及的警察暴力及國家權力的主題,並且探討「正義」這個字眼。

劇情主要講述一位名叫老郭(蔡振南飾)的刑警,接手一件女大生吸毒過量致死的案子,上級及同僚想盡速結案的同時,他卻堅持追查真相。從這條線開始,拉出對檳榔西施小雯(鄭宜農飾)的異常關心及堅持追查女大學生賴純純(房思瑜飾)這兩條線。當這些片段的情節漸漸連結起來時,老郭曾犯的過錯與幾近一生的贖罪、小雯內心的痛苦、報復與原諒,以及賴純純闡釋了自己心中正義而下殺手的舉動,將電影背後所夾帶的濃厚議題交織到最高點。

中文系二年級李欣樺說,當她意識到主角是一位行事剛愎的中年男刑警時,心中不免暗暗揣度這樣的「他」與情感湧動的「淚」之間存在的牽絆究竟是如何堆疊的?她說:「想必這也是電影的高潮之一罷!」

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欣樺認為「眼淚」這條軸線貫穿整個故事,但它的形體時實時虛:刑警老郭曾自述自己做這行的,有眼淚都哭到沒眼淚了;故事最後,被防狼藥劑噴糊雙眼的老郭與小雯矛盾掙扎的內心都流著淚。小雯的報復很殘酷,但也讓老郭從那魍魎一生的疚責中假釋;逼死無辜者的枷鎖仍如影隨形,但至少讓家屬小雯宣洩了多年的怨怒。電影最後,刑警老郭與小雯的眼淚都代表得到「救贖」。

李欣樺認為這是一部呈現真實臺灣其他面貌的作品。它挑選的是一般電影不會加進的元素,如飆國罵、簡陋的總統套房、殘忍的逼供經過、主角設定為中年男子……等。只是觀看這部電影時,有時會覺得各橋段時間上的銜接似乎有些跳動,少了一點連成一氣、順承直下的清楚脈絡。她說:「常常會突然從這個場景嫁接到另一個場景,令我在觀看過程中有時會弄不清楚故事發展到哪裡了?」

回想電影橋段,有何印象深刻之處呢?欣樺覺得令她感受甚深的有兩個部分:

一是從描述刑警老郭每天褪下工作包袱的一舉一動,感受到一股與主角形象互相拉扯、對比的寫照。辦案冷酷的他,牽狗散步卻是疼愛老妻的口吻(即便他真正的妻已經和他形同陌路),彷彿愛犬是他世上僅存且唯一的至親,更加反襯出他的孤獨與不被了解;同事間對他冷淡且爭相走避,下班後卻能與其他房客一起放肆賭錢作樂,甚至可以忽略房東和房客針對他刑警身分的調侃與戲謔;刑求審問罪犯時毫不通融、冰冷不眨眼,對路邊檳榔攤的女郎卻愛護有加,不惜動用職權阻擋底下員警對檳榔姐妹的干涉,還出面對欺負她們的小混混還以顏色;以及老郭同情插滿針孔而死的年輕少女,查出其中另有隱情,但對同樣挾帶毒品的小混混卻施以硬拳。

中文系二年級的賴同學認為,影片中令她感到震撼的是老郭說的「我已經十幾年沒哭了」這句話。她說:「從這句話可以感受到男主角背負許多罪,而且幾乎一輩子活在贖罪中的那種痛苦,曾經有人說過『人最難過的是眼淚掉不出來的時候』,我想這句話很適合套用在老郭身上。」

訊息—從學生會開始

中興大學學生會會長林谷隆於今年年初,在一名校外朋友的推薦下,在臺中一家咖啡廳看完眼淚這部電影的試映。他在觀賞完之後,對於這部電影所討論的話題感到興趣,不僅因為他探討轉型正義,電影還包含了許多元素,像是青少年吸毒、貧富差距及家庭問題等。林谷隆說:「這裡面其實有很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深思及了解。我覺得中興大學學生的素質還不錯,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想要讓同學也可以一起欣賞,因此就跟臺中青年醉善協會接洽了這個活動。」

臺中青年醉善協會之前曾與行政院青輔會合作,經營管理臺中青年交流中心,積極從事培養青年及舉辦青年活動。這次《眼淚》的試映,臺中青年醉善協會將臺中的場次全包下來辦理,因此這個活動的舉辦,中興大學只需負責出場地及做校內宣傳的工作。在宣傳方面,除了海報張貼、課堂宣傳等,林谷隆由於是中興大學Facebook校友版版主,因此也在Facebook張貼文章來推這個活動,至於電影播放的工作費,以及請導演來座談的車馬費等,皆由臺中青年醉善協會負責。

林谷隆和學生會生活部部長跟臺中青年醉善協會承辦人員洽談好之後,就由生活部接手借場地及座談會安排等事宜,不過3月4日當天因為導演有事沒辦法前來,就由《眼淚》演員Doris代言。林谷隆說:「那天的情況讓我還滿感動的,因為現場位子才兩百五十個,可是卻湧進了快三百人,跟過去學生會所辦的活動比起來,這樣的反應可以說很不錯。」

就讀中文系二年級的林佩萱覺得學生會接洽的這個活動很好,一開始會知道這部電影就是因為學生會在課堂上宣傳,後來在網路上(YouTube)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她說:「預告片所提到的『硬派』這樣的字詞,其實是我很喜歡的題材和風格,當時很好奇這是個怎樣的電影?預告片可以說引發了我對這部電影的興趣。」

不過在活動當天,由於螢幕大小的限制,得要搶到較前面的位置才看得清楚,加上當天準備的DM不夠,這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另外,佩萱認為在座談會中,學生的問題太長了,一個問題裡面又包含了許多問題,會讓回答者抓不到頭緒,導致問與答兩方的話無法交集,最後演變為Doris在講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即使座談會有30分鐘,但還是會讓人感覺時間匆促。而且當天本應是導演要來,但卻變成代言人,代言人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電影,但總沒有導演來得深入。

對於座談會的內容有什麼想法呢?佩萱說:「在座談會中,Doris有提到這部電影在3月12日才上映,在上映之前會先在全臺各地先放映一遍,這其實是個還滿有趣的作法,也是推動國片一個不錯的方式。」

佩萱認為免費看電影是個誘因,看了好看當然會跟身邊的人說,這既能達到宣傳的效果,也造福到學生,因為放映電影的地方大部分就在學校附近,這會讓學生有種:「既然放學後沒什麼事,來看個免費電影也不錯」的想法。

外文系二年級的葉家華目前是鹿鳴電影工作坊的成員,欣賞完這部電影後,認為他所處理的題材能跟觀眾產生共鳴,而且是個有意義的主題,不僅揭發了社會上一些實質的問題,還能讓觀看者思考當今社會上存在的矛盾及甚少被提出的問題。雖然他不是很專攻創作,但也希望將來能夠拍出這類跟社會大眾有共鳴的電影。

對於學生會接洽了《眼淚》臺中巡演首映會及座談會的活動,葉家華覺得學校未來若能多舉辦這類活動他會踴躍參與,因為通常看一部電影,很少能夠跟導演面對面聽他說話或問問題,而他會想要了解電影背後的製作過程,以及導演拍片的想法及初衷,因此若能有機會知道這些資訊,他會非常高興,只是很可惜活動當天來的不是導演。

由於《眼淚》這部電影是鄭文堂導演「轉型正義三部曲」〔註一〕中的第一部,第二部是《無聲》,第三部則是《偷聽者》,這三部作品皆以社會底層人物為主角,且都與警察有關。葉家華期待接下來這兩部電影的上映,林佩萱則好奇接下來鄭文堂導演將會如何在這兩部電影中呈現他所要探討的主題。

未來學生會電影走向

林谷隆指出以往的惠蓀電影都是以賣得比較好的歐美片及國片為主,今年學生會開始反向思考,想要去接洽一些平常學生不會接觸到的電影。林谷隆說:「其實平常看的那些線片,像是《蘇西的世界》或是《隔離島》,你如果想看的話一定都是去電影院看,不用等到學生會放映,因為學生會放映的永遠都是二輪片,如果能夠放映放像《眼淚》這類原創、商業化程度較低的電影,我認為會比較有意義。」

將來惠蓀電影還是會維持原來的走向,畢竟還是有一批愛看賣座電影的人,只是電影跟以往相比,放映國片的機會會提高。而那些較原創性或不是商業片的這一類電影,會利用首映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圖書館七樓國際會議廳播放。目前學生會已經在跟國立交通大學接洽他們所拍的原創電影,預計在春假結束後放映。

林谷隆說:「將來所舉辦的像交大這類原創電影的放映,當然是很希望能夠把導演或劇組人員請來舉行座談會,就像這次《眼淚》的活動型式一樣。」其實臺灣的大學很多類似這樣的電影工作坊,像是長榮大學、實踐大學,就連中興本身也有一個鹿鳴電影工作坊,有這麼多電影的拍攝,林谷隆表示學生會會盡量去接洽,不會放過值得放映的影片。

至於就在校園裡頭,中興大學自產的原創電影為什麼不是繼《眼淚》後第二個被接洽的電影呢?林谷隆說:「這是由於最近鹿鳴電影工作坊還在籌備第二期學員訓練,應該是在七月左右才會開始進行拍攝,這期的學生會應該是接觸不到了。」

附註:
〔註一〕轉型正義三部曲:轉型正義是描述國家政權轉變的名詞,而臺灣曾歷經威權到民主的過程,所以也適用這個名詞。(文字取自《眼淚》官網,「臺灣電影網 : 全臺最大港的【眼淚】」此篇文章。)

參考網站:
【眼淚】官方部落格http://tears2009.pixnet.net/blog,2010年3月21日進站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