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炎炎夏日,邂逅臺灣文學──2010「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大專生暑期研習營

文|楊勝博(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炎炎夏日.邂逅臺灣文學

本次「亞洲跨世界:2010『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大專生暑期研習營」由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主辦,國立臺灣美術館協辦,教育部「全球化下的臺灣文史藝術計畫」指導,於2010年7月12日至7月16日假國立中興大學萬年樓萬年廳舉行。

本研習營延續前兩屆理念,目標在於提昇大專生之臺灣文史藝術相關知識,並且提供跨國與跨領域之思考,擴展其文化視野。本次課程規劃以「亞洲」概念為核心,內容橫跨文學、歷史、藝術、視覺文化、傳播、政治、社會,結合最新與最重要的學術關懷議題,提供學員更深入及新穎的知識觀點。

研習營設有導師(mentor)制度,協助學員理解課程相關知識,並適時予以解惑,晚間亦安排小組討論時間,以整合每日課程重點議題,幫助學員進一步深思。希望藉此培養學員兼具在地性與國際性的臺灣文史藝術思考,進而吸引更多大專學生投入臺灣文學與文化藝術的研究領域,擴大臺灣文學領域的生力軍陣容,讓此一領域永遠保持豐沛的活力與創造力。

跨域視野.亞洲新視界

本次研習營為期5天,課程主要規劃為「論述亞洲」、「文化與跨國生產」、「圖像與影像的亞洲」、「視覺與藝術跨界」、「跨國流動」等五大主題。交大社文所蔣淑貞教授講授「臺灣的亞洲經驗與世界想像」,分析臺灣在「亞洲」地緣政治學中的位置,透過多條不同的思考路徑,找尋臺灣未來的新定位;本所朱惠足教授講授「日本帝國亞洲論述中的臺灣」,透過討論二戰時期日本的亞洲論述中臺灣所扮演的角色,試圖窺看現代亞洲想像的起源;本所李育霖教授講授「為什麼談亞洲?──從翻譯看亞洲」,從「翻譯」的視角談論「亞洲」,帶領學員重新思考「亞洲」的本質與意義。

本所陳國偉教授講授「複數與虛數:推理/犯罪文本中的科學想像與跨國異(譯)境」,深入分析推理/犯罪文本通過「翻譯」進入亞洲之後,所產生的文化翻譯與在地化現象;政大臺史所李衣雲教授講授「從日劇的品牌性到哈日現象」,從90年代以來日劇在臺灣大為流行的情況,詳細探討日本戲劇的生產與跨國傳播;挑戰者月刊總編輯林依俐女士講授「從小叮噹到哆啦A夢──日本漫畫在臺灣」,以「小叮噹」漫畫為例,談論日本漫畫當年在臺灣被禁,被迫地下化、去日本化的文化傳播過程;臺大社會系李明璁教授講授「聆聽的社會學想像:日常生活裡的聲音風景」,透過各種日常生活中的聲音或音樂,探討在聽覺文化與社會學研究之間的關係。

本校外文系劉鳳芯教授講授「臺灣繪本在亞洲」,藉由臺灣當代的繪本作品,深入談論在繪本中呈現的成人與兒童之間的權力關係;本校外文系林建光教授講授「從臺北到東京:白景瑞和侯孝賢的城市想像」,以「後人類」的視角觀看電影中的寫實主義,探討電影中所呈現的臺北城市想像;政大臺文所崔末順教授講授「亞洲新勢力:近十年的韓國電影」,由韓國知名導演和電影作品的介紹,探討韓國電影的發展,以及近年韓國的電影相關政策;金馬獎執行長聞天祥先生講授「被遺忘的影像:寶萊塢及其以西」,透過實際的電影實例,介紹印度寶萊塢電影的特色和發展,和伊朗的重要導演和作品,讓學員看見不一樣的影像風景。

國美館博士級助理研究員張正霖博士講授「爬梳與反思:臺灣當代藝術建制與策展中的亞洲概念」,透過實際的策展經驗與過程,剖析策展人如何理解並重構亞洲概念,以及臺灣藝術展覽所面對的複雜國際問題;臺藝大藝政所賴瑛瑛教授講授「當代藝術的光譜:從美學信仰到文化治理」,從介紹臺灣當代的傑出藝術家,討論當代藝術在亞洲藝術領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臺灣當前的藝術文化相關政策。

本所楊翠教授講授「入境與出界:女性跨國移動的兩種型態與文化想像」,以「出界」(女作家的「跨國旅行」)與「入境」(女性跨國移工的流動)作為論述主軸,探討女性跨國移動的相關議題;東華華文系吳明益教授講授「戰爭、歷史與少年移工:《綠的海平線》與《睡眠的航線》的對話」,主要透過紀錄片和小說兩種不同文本的對話,試圖再現與分析當年臺灣少年工前往日本製造軍機的苦痛歷史與意義;東海社會系趙彥寧教授講授「從中國來臺灣:流亡、婚姻與勞動」,透過證移民與老榮民等實際案例,以社會學的角度看待跨國流動現象中的親密關係、國境管理、社會福利等歷史與社會機制問題。

跨界交流.展望未來

本次研習營參與學員有著不同的學術背景,如臺文、中文、外文、歷史、法律、社會、政治、物理、數學到民族語言與生醫工程等等,他們卻同樣對於臺灣文化的發展深感興趣。本次研習營根據不同的學術背景進行分組,讓學員盡量能夠跨學科交流,並且透過以跨國視野設計的課程內容,以及分組導師與課後討論機制,引導學員能夠透過跨國、跨學科的觀點思考臺灣文史藝術的相關問題,藉由「亞洲」跨視界,讓「臺灣」能被世界看見。

透過本次研習營,學員們對臺灣文史藝術知識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方式,也許這正是本次研習營帶給學員們的最大收穫。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也會親身投入臺灣文化藝術的發展過程,或投身研究領域,或加入創作行列,或默默支持臺灣文化的發展,讓學員離開研習營之後,繼續為臺灣文化藝術的發展進一份心力。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