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佩馨 (中興大學中文所二年級)
5年500億能不能打造出國際一流大學?有人說頂尖大學計畫是「把教育當成造橋鋪路」;有人說這是必要的投資。第二期計畫確定於明年實施,又再度引發爭議,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頂尖計畫的目標、政策是否真能讓大學「頂尖」起來?
何謂頂尖大學?
目前臺灣的大學數量過多,大學的素質也是良莠不齊,是個公認的教育問題,但如果說臺灣沒有「好大學」,相信會有不少人反對這種說法,然而5年500憶的計畫的核心目標是把「優異大學」發展成「頂尖大學」,何謂優異、頂尖就成為輿論所質疑的焦點。
教育部在2005年年底公布受補助學校名單時,宣布5年500億計畫的第一目標是「10年內產生一所排名世界百大的國際一流大學」,第二目標是「5年內發展出10個亞洲一流的頂尖研究中心」。然而,看似明確的目標其實有著極大的爭議性,比如說,不少人質疑世界排名只是種「數字遊戲」。
雖然從某種角度來看,臺灣若有大學能和哈佛、劍橋等世界級名校擠身百大之林,實在很難說不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也未可否認能進入世界百大的學校絕非泛泛之輩。然而眼尖的人不難發現,教育部並未說明世界百大是根據哪個單位所做的評比?
監察委員葛永光等人在今年3月就提出糾正案,指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目標定義「有欠明確」。事實上,正如該糾正案所言,世界大學排名並沒有唯一的標準,不只是進行評比的單位眾多,而且評比大學的標準也不盡相同。
以目前較受矚目的上海交通大學及英國泰晤士報的評比而言,前者的指標著重在校友得到諾貝爾獎及教師論文被科學等期刊引用的數量等,後者則強調學校聲望。除了這兩者之外,由西班牙網路計量研究中心所作的「世界大學網路排名」在近年來也日益受到重視。
知名學者李家同就曾經在訪問與文章中表示,臺灣把上海交大的評比作為標準之一,實在是「天大的笑話」,因為臺灣連大陸學歷都不承認,又憑甚麼信賴對岸所訂的標準?李家同指出,政府應該去探討排名到底是怎樣決定的?而不是輕率地接受排名標準。
引人非議的不只是教育部對於排名的定義不清,還有在此議題上搖擺不定的立場。2009年臺大進入「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行榜」的第95名,教育部遂向外界表示這足可證明頂尖大學計畫的成效。
然而同樣一份調查顯示,臺灣的大學排名比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落後,教育部高教司就批評該調查「印象分數占的比率太重,不太客觀」、「教育部只當作參考資料」。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更曾對媒體表示:「國內比較重視上海交大做的大學排名調查,因為沒有打印象分數的問題。」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 |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ARWU) | |
評比標準 | 學界互評分數 (40%)
企業僱主評分 (10%) 國際師資分數 (5%) 國際學生分數 (5%) 師生比分數 (20%) 單位師資論文引用率分數 (20%) |
諾貝爾獎得主和菲爾茲獎得主的畢業生/學生數(10%)
諾貝爾獎得主和菲爾茲獎得主的教師數(20%) 各學科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最高的學者人數(20%) 在《自然》(Nature)或《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的論文數量(20%) 被SCIE和SSCI收錄的論文數量(20%) 全職教師的人均學術表現(10%)。 |
附表一:泰晤士報與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評比標準比較
或許是外界對世界排名的反彈聲浪太大,教育部在今年4月向各大學說明第二期頂尖大學計畫時,拿掉了第一期計畫「追求百大」目標,改採「績效導向」,也就是說,獲補助大學需明確訂出如何落實績效指標的具體方案。
然而5年500億計畫對於「頂尖大學」定義的爭議還不僅於此,教育部當初是以研究質量、教學品質、學校規模審查各校,來決定是否給予經費,在2005年10月經費分配名單公布後,只有臺大與成大被教育部認定為「有機會成為國際一流大學」,所以分別獲得30億與17億,至於其他10個學校則被認為可以發展頂尖研究中心,各獲得不等金額的補助。
分別獲得10億與8億的清、交二校皆表示經費太少,並懷疑這是對兩校不願合併的懲罰。當時的審議委員會副召集人、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對此的解釋是,臺大和成大規模大、領域完整,所以獲得較多經費;清、交兩校則因規模不足,影響分配的經費。
但是平心而論,一所學校是否優異和規模大小似無必然的關係,正如李家同所批評的:「有些大學就只有規模大,但不卓越,可見卓越與否和規模毫無關係。麻省理工學院(註一)和加州理工學院都不是規模大的學校,但誰敢說他們不是一流大學呢?」
5年500億經費的補助額度從第二年起就要視學校執行情形調整,第三年起則要每年評估,若未達預期目標,就不再提供後續補助。教育部當初訂定的考核指標包括「招生」、「國際化」、「師資」、「研究成果」、「教學」、「產學合作」等項目。
至於明年開始施行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二期,如何決定經費的分配額度?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是看今年的審查結果而定,至於「規模」是否仍會是分配經費的標準之一,目前並未有相關人士對這點提出說明。
規模說之所以招人非議,除了是因為牽涉到經費分配的問題外,還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教育部要求受補助的學校要增加招生名額。臺、成、清、交4校被要求每年共擴增400人(每校每年擴增100人),其他八校合計也要擴增400人,且是5年連續擴增。
現在大學生的數量已然過多,教育部卻要求受補助的學校擴招,黃榮村曾在訪問時表示,這是為了「強化大學本科教學,讓更多學生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就讀」,然而這種說法恐怕不能讓輿論界心服,因為若要提升大學的水準,應該是把焦點放在提升學生的「素質」而非「數量」。此外,增加學生數量恐怕也會讓學校在運用經費時更為困難。
※註一:麻省理工學院(MIT)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在2009年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總平均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它共有建築、人社、工程等七個學院,然而大學部的招生名額僅1000人左右。
國際化的迷思
即使拿掉世界排名的問題,教育部對於頂尖大學的定義還是不脫「國際化」的思維模式。根據教育部今年所公布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書」,「加速頂尖大學國際化,擴展學生之世界觀」為計畫目標之一,而預期效果之一則是「民國104年之前至少10個優異領域或研究中心居世界一流」。
諷刺的是,即使進入世界百大不再是計畫「目標」,但這仍是教育部推動頂尖大學計畫所預期的「效果」之一,教育部預期該計畫不只能「增加我國大學教師於國際研究獎項獲獎人數」、「增加獲選知名研究院院士人士」,還能「提高我國大學在國際評比之排名」。這或許也很容易讓人質疑,第二期的頂尖大學計畫是否還是會如第一期般,把「具有成為國際一流大學的發展潛力」作為分配經費的依據。
雖然不可否認國際化是屬於大學競爭力的一環,問題在於頂尖大學計畫對於國際化的定義到底為何?還有該計畫是否真的有助於大學國際化?從教育部所公布的計畫書看來,國際化有三點:「吸引國外優異人才」、「提升國際學術界之影響力與能見度」、「跨國性學術機構的設立與交流合作」,立意雖然不可謂不好,然而這三點並不是光靠編列特別預算就可以做到的。
首先,臺灣的大學想要吸引國外優異人才,則必須要有國際級的薪資水準,然而國內大學教授的月薪非但稱不上有國際級的水準,甚至也遠低於鄰近的亞洲國家。
目前臺灣的大學教授年薪最高約為4.2萬美元,而香港、新加坡及美國大學教授年薪最高則分別約為20萬、22萬及25萬美元。也就是說,國內大學教授的薪水只有香港、新加坡的五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
由於薪資水準偏低,大學教授出走到其他國家任教早已成了令大學頭痛的問題。國民黨立委蔣乃辛曾砲轟:「國中小學校職員的最高薪8萬7千元,比助理教授最高薪8萬5千元還要高,我們薪資結構怎麼會變這樣?這樣子大學教授當然都要跑嘛!」
或許就如李家同所言:「教育部如果真的要將臺大變成世界一流的大學,必須使臺大有能力提高臺大好教授的薪水,也要使臺大能以高薪聘請世界一流的教授來任教。」如果教育部沒有協助學校建立高薪聘用的永久性機制,那是不可能讓我國任何一所大學成為國際一流大學。
其實不只是中國與新加坡一直在對臺灣優秀師資頻頻招手,香港的大學將在民國101年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預計將有1000名教師缺額,屆時必定會引起另一波的臺灣教授出走潮。有鑑於此,教育部與國科會從今年8月起開辦「彈薪方案」,將投入23億5千萬元去提高大學師資的薪水。預估國內5萬名專任大專教師中,約有1500名教師可獲加薪,最高年薪可能超過3百萬元,是目前的2至3倍。
第一期的頂尖大學計畫已經允許校方把資金運用在延攬國內外優秀師資上,教育部在第二期計畫中還規劃未來允許各校動用頂尖大學及教學卓越補助的一成,為教師加薪,並將另外加碼一億元,給未獲補助的大專院校申請。然而彈薪方案並非全面加薪,而是讓學校給「優異」師資加薪,到底怎樣的教師才叫優異?是否會淪為以研究成果衡量教師價值?在近來又引起一番討論。
如果說教授薪水是種國際化社會中的「數字問題」,那麼評鑑頂尖計畫執行成果的標準從某種角度看,和世界排名的問題一樣,很難不招致「數字遊戲」的批評。這很大的原因是出在教育部審查研究計畫或各種獎勵的標準時,幾乎都是以該作者(學校)的論文在SCI(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被引用的數量為準。第二期5年500億計畫中,還增加了「在該領域權威期刊或國際研討會發表的論文數到達世界前10名」的規範。
教育部把論文數量視為種「國際競爭力」,事實上,論文被收入SCI或SSCI並不是「品質保證」,以SSCI為例,雖然它表示必須符合準時出版、國際編輯委員、同儕審查等指標才能收入,但事實上它也收錄了一些非學術性的期刊。反過來說,也有許多重要的學術性期刊未被收入SSCI。此外不可忽略的是,同被收入SSCI的期刊之素質也有所落差。
還有一點常為人所忽略的是,表面上看來SSCI 、SCI一理工一人文十分公平,但事實上,對非英語系國家而言,科學類論文所要求的英文相對而言簡單,而將人文領域之論文翻譯成英文需要較高的英文水準。
另一方面,人文領域的研究議題常常與文化、地域特色相關,也就是說,即使精準翻譯成英文後也不易被他國人理解,所以人文類論文在國際間發表的空間本就比科學類論文為小。
不少人士批評,教育部將研究成果等同於SSCI 、SCI的做法,只是讓學校逼迫或誘惑(用獎金)教師發表論文,這使得學校「重研究,輕教學」,教師淪為論文生產機,進而降低了教學品質。
事實上,從去年的大學評鑑結果看來,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應驗了「重研究,輕教學」的批評,在6校30個班制「待觀察」的名單中,包括了獲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補助的成大、交大、中央及長庚4校部分系所。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對此的解釋是,拿到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3位老師就成立一所的情形很普遍,希望透過這次評鑑導正。而今年6月公布的大學評鑑結果,受評的9所大學包括獲得頂尖大學計畫補助的臺大法醫學研究所,沒有學校「all pass」。
林聰明又說,5年500億考核看的是「研究成果」,但系所評鑑結果也會給審核委員「參考」。事實上,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書,將系所評鑑列入申請資格中,一般大學的系所評鑑需超過受評系所的90%。
頂尖大學計畫第一期(95年至99年)即將期滿,其結果最大的諷刺之處或許可說是,教育部以國際化作為頂尖大學的標準與目標,可是在外界看來,國內大學的國際化程度卻不怎麼高明。
今年五月出刊的Cheers雜誌最新完成之「2010亞洲大學競爭力調查」,由兩岸四地華人地區(新加坡、香港、臺灣、大陸)校長填寫主觀看法,在「國際化」項目上臺灣僅獲得5.9分,只勝過大陸5.6分(滿分10分)。
當然,「亞洲大學競爭力調查」也不可作為檢視國內大學是否夠國際化的唯一標準,但該調查或許可以提醒臺灣政府,不應該把論文數量、國際排名視為國際化的首要衡量標準。五百憶或許可以增加很多發表在國際性期刊的論文數量,但是「吸引國外優異人才」、「跨國性學術機構的設立與交流合作」卻有賴於大專院校的整體水準提升。
五百億-必要經費?不必要的浪費?
我國學生所分配的高等教育經費僅佔GDP(每人國內生產毛額)的35%(此為2003年統計的結果),不但遠低於美國的64%,也較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為低,有鑑於此,五年五百億計畫是以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來彌補高等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
然而,臺灣的經濟陷入低潮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政府財政吃緊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去年所公布的9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總預算與特別預算加起來共需舉債466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大眾會有「五百億從哪裡來」的疑問可說是理所當然。
此外,外界也質疑即使五百億湊得出來,卻會形成「排擠效應」,也就是排擠其他學校的教育經費,甚至影響到其他層面的建設經費。對此疑慮,教育部在網站的「問與答」部分,解釋說五百億既然是「特別預算」,就是在原有的教育預算以外增加的經費,所以並不會形成排擠效應。
從事實看來,教育部的說辭可說是不攻自破,因為在今年六月時,各報章皆刊載了政府財政吃緊,明年的一百億經費將會被砍半的消息。然而事隔一月後峰迴路轉,馬英九總統在7月5日參加中研院院士會議時表示:「咬牙5年500億不能少。」
其實從五年五百憶計畫拍板以來,各界的質疑並未隨著實行的腳步而解除,反對的聲浪從未停止過,各界質疑的一大重點正在於,這500億是否只是讓好大學「錦上添花」,甚至是讓它們可充分揮霍大筆預算,而未被列入頂尖之林的大專院校就只能自力救濟。
事實上,這種質疑很難說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監察院調查第一期5年500億的計畫發現,臺大等校花了1億1,700萬元購買碳粉匣和墨水匣。然而臺大EMBA執行長曹承礎對此的解釋是「國內會計系統較死板,導致經費無法自由運用」,因此「有可能發生以其他名目報帳的情況」,才會導致「帳面上」這麼多錢都用來買碳粉墨水夾的情況。但這種說法恐怕難以讓外界信服。
臺大校長李嗣涔曾在2008年發表了一番「臺大不漲(學費),不公不義」的言論,他的立論基礎是臺大學生都是來自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反而負擔較低學費與享受最好待遇,不符公平正義。
雖然李嗣涔當時宣稱寧願政府少補助臺大經費,讓臺大漲學費,拉近和私立大學的學費差距,但事實上,臺大在漲學費之餘還是拿了最多的經費。而他的這番言論最為人所詬病的,恐怕是他忽略了輿論界想要解決的不公不義,重點不在於既定事實的「好學生來自好家庭」,而是如何能解決「弱勢生讀後段大學,還只得到極少教育資源」的情形。
也就是說,即使公立和私立大學的學費一樣貴,也只是增加了為高昂學費所苦的學生人數,並沒有辦法讓後段大學的弱勢生獲得較佳的待遇,也無法提升臺灣高等教育的平均水準。頂尖大學計畫是否會造成大學更加M型化,一直是許多學者所憂心的議題。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周平在今年7月5日中國時報論壇版撰文質疑,頂尖大學計畫使其餘大學「淪為大河中的亂石和汙泥」,也就是說,資源、人才、師資的集中化,讓原本就已佔盡優勢的大學和權貴子弟,更加錦上添花,並加重其他大學資源匱乏、人才流失的窘境。
其實,今年的頂尖大學經費政府還欠了25億尚未發放,足見目前財政的窘況。只是,馬總統都坦承五百億的經費讓政府「壓力很大」,但是堅持要給是怕「如果這個時候不用的話,到時候,你哭都哭不出來」,卻似乎忽略了弱勢生的壓力與哭聲。
2008年,教育部的「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擴大補助弱勢生,結果窮學生暴增,大專院校群起反彈,認為「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的各項款項,不該由學校承擔,否則會排擠到學校辦學品質等其他經費。
根據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當時的回應,弱勢學生的助學金教育部整體負擔11億。這很難讓人不質疑,這跟1年100億的頂尖大學經費可說是小巫見大巫,而何卓飛當時即表示要以提高「弱勢家庭」的門檻來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
同樣是經費不足,卻不見頂尖大學計畫用提高補助門檻與審核標準,來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而即使受補助的學校被查出濫用經費,卻也不見受到懲罰,這一切似乎都難以讓大眾信賴頂尖大學計畫。
在政府開出至於5年500億不打折的支票後,外界質疑原本短缺的經費從何而來,並懷疑這是行政院和教育部協調後,由取消「全面免費營養午餐」政策來補足經費缺口。不過,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否認這種質疑,僅表示是行政院由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的彈性找出來。
另一種角度-興大人眼中的頂尖大學計畫
打開報紙,其實並不難看見各方對頂尖大學計畫的不同意見。只是,除了大眾的種種質疑外,在學校的立場方面,閱聽人似乎很難聽到校長或發言人以外的聲音,更遑論是學生對此計畫的反應。
事實上,最清楚頂尖大學計畫的種種利弊的校方人士,恐怕不見得是校長或發言人,而是統籌執行該計畫的相關人士。興大研發處副研發長呂福興,他以自身的經驗與觀察,說出他眼中的頂尖計畫,以下為訪談紀要(記者部分簡稱記,受訪者部分簡稱呂)
記:外界質疑進入世界百大的目標是數字遊戲,您怎麼看?
呂:那可能要先看世界百大的定義為何?再談進入百大的重要性。像美國的大學並不太在乎世界排名,因為美國學生並不需出國留學,很多很好的大學就在美國,他們不需要這種東西來肯定自己。世界百大評比其實很難有個客觀的數據,像泰晤士報的評比,學界互評分數就占了40%,雇主評比佔10%,約有一半是打印象分數的感覺。
另外像上海交大的評比,校友與教職員得諾貝爾獎等重要獎章佔30%的分數,論文數量、發表在《SCIENCE》與《NATURE》,加上被引用研究人員總共佔了60%,就不是顧及各個領域面向,所以它也未必是種很周全的評比。
記:有人批評頂尖大學計畫重視研究中心與產學合作是重理輕文,此外,也有不少興大文學院的學生認為文學院的經費一定少於理工科系,事實上是如此嗎?
呂:我認為不盡然是如此。校長就很強調要發展學校的人文領域,所以成立了人社中心。其實,學校總共撥了頂尖計畫經費的10%,以98年而言就有4500萬來發展人文領域,以比例而言,在全國頂尖大學中算相當高的。這筆經費是由文學院、人社中心、通識中心、社管院執行,後來校長在開會檢討後,希望改為用教學、研究來統籌經費的分配。至於文學院拿到的經費算不算少?就我所知本校七個學院中,只有文學院與社管院有分配到經費,另外經費也不會直接下放到「系」。
至於產學合作並不限定理工農等領域,人文也可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讓文學院學生也有產學合作的機會,像趙光安院士在校務診斷時就曾經舉例說過,人文可以替惠蓀林場設計一個具代表性之動物意象,把人文和創意產業結合。
記:外界質疑砸錢是否就能辦出好大學,像李家同就批評這是把教育當成在造橋鋪路,此外也有人質疑如果錢花光了,難不成就要把之前的建設中止?這種種問題您怎麼看?
呂:我認為好大學的發展確實需要錢,特別是現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面臨嚴峻的競爭,但的確不是光用錢就能辦出好的大學,不然我們只要找最有錢的財團來蓋大學,不就好了?最重要的是邁向頂尖大學卓越機制的建立與落實。比如說,輔導學生朝自己的性向發展,這樣才能培育出好的人才,也才能吸引好學生來就讀,沒有好學生就沒有好大學。
另外有些學校會把頂尖的經費來聘用大師駐校,但是外界質疑「錢花光了,大師就要回國」也的確是個問題,所以教育部在第二期的5年500億計畫中,專任而非兼任的國際級師資才能列入計畫的績效指標。
記:外界批評頂尖計畫是過分擴大國際化的地位,您認為呢?
呂:其實頂尖計畫包括了「教學」、「研究」、「國際化」與「產學合作」四個面向,最終是要培育優質人才,並讓我們學校邁向國際頂尖。至於國際化不等同於英語化,外國人來臺灣讀書也可以先學中文,重點是我們應該要營造一個沒有語言障礙的學習空間。
我認為國際化最重要的意義也應該包括讓我們的學生有機會出國短期進修或研究等,像我們學校和UC Davis和Cornell University等美國頂尖學校有全面的合作,就可提供拓展學生與老師國際化視野的機會。另外本校的林萬年校友捐贈了一百萬美金,提供給本校學生至UCLA進行短期進修等,都是很好的機會。
還有一點是,臺灣的大學要如何與其他國家競爭,尤其是對岸。像中國也有推一個類似我們五年五百憶的計畫去扶植重點學校,叫「985」與「211」工程。中國名校的學生真的很拚,這點臺灣的學生有時候還真比不上,但是我們學生的「創意」勝過他們。
附表二:亞洲其他國家之高等教育計畫
韓國「Brain Korea」 | 日本「Global COE」 | 中國「九八五工程」、「二一一工程」 | |
內容
目標 |
1. 發展世界級的研究所及培養研發人力。
2. 支持未來研發人力,以厚植研究能力及競爭力。 3. 強化產學在課程和研究方面的合作。 4. 改革大學系統以培養有創意之人力資源。 |
1. 發展出世界最高水準的研究和教育據點
2. 加速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最高水準大學 3. 提升學生之高度自發性研究能力 4. 培育優秀研究助理及教學助理 5. 促進和世界一流大學之跨國研究。 |
1. 栽培重點學校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2. 在教育品質、科學研究和管理等方面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3. 重點學科的教學研究水準提高。 |
經費 | 第一期(民國88~94年)投入13.4億美元,第二期(民國96~101年)投入23億美元。 | 每年編列378億日幣。 | 每間大學約有10~12億人民幣的經費。 |
製表:王佩馨
記:頂尖大學計畫似乎是重研究輕教學,您的意見是甚麼?
呂:其實如前面所言,教學本來就是頂尖計畫中非常重要的區塊。如果教學做不好,沒有好的人才,研究也不太可能做好。何況大學不同於研究機構,教學與研究本該並重,如果校內師生覺得教學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那就是我們該加強的重要方向。
記:在推動頂尖大學計畫的過程,您覺得最大的困難是甚麼?
呂:我最希望能做到,就是藉由這個計畫來建立全校師生共識與認同感。但不少老師並不是很了解頂尖在做甚麼,很多同學也不了解這計畫在做甚麼,我們調查發現,有些人的意見就寫說希望學校「多宣導」。也有老師寫說「錢要花在刀口上」,如何在有限的經費下讓我們學校全面提昇,是很大的挑戰,但可以讓師生因為本校的全面提昇而與有榮焉,就更有意義了。
附表三:中興大學98年「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滿意度調查
滿意程度
題目 |
非常不滿意 | 不滿意 | 普通 | 滿意 | 非常滿意 |
1基礎建設強化 | 5.13% | 18.14% | 44.90% | 27.58% | 4.25% |
2教學改進 | 2.68% | 14.76% | 47.28% | 30.96% | 4.32% |
3組織運作機制調整與強化 | 5.44% | 14.63% | 49.09% | 27.21% | 3.63% |
4重點拔尖計畫、全面提升學術領域計畫 | 3.69% | 13.82% | 48.28% | 29.27% | 4.94% |
5圖書、電子期刊 | 4.44% | 11.63% | 29.27% | 43.21% | 11.45% |
6推動國際化 | 4.00% | 13.07% | 47.97% | 30.64% | 4.32% |
7人文社科與通識教育改革 | 9.65% | 16.32% | 45.09% | 24.90% | 4.13% |
8產學合作 | 4.63% | 12.82% | 50.97% | 26.64% | 4.94% |
9師生獎勵制度 | 5.62% | 12.95% | 49.97% | 26.14% | 5.32% |
※有效樣本數1599人(教師116人;學生1371人;職員112人)
製表:王佩馨
參考資料
- 張幼芳,〈李家同︰教育當造橋鋪路,胡鬧!〉
- 李家同,〈五年五百億,能打造一流大學?〉
- 林如昕等,〈彈薪,馬要替頂尖教授加薪兩倍〉
- 呂苡榕,〈大學自治僵化,教師噤聲〉
- 湯佳玲等,〈5年500億不縮水,第二期明年三月推動〉
- 李彥穎,〈五年五百億—學者:陷入為學術而學術〉
- 李彥穎,〈五年五百億像血鑽石?臺大喊冤〉
- 中央社,〈馬:強國還需靠創新〉
- 張錦弘,〈學費漲-李嗣涔:臺大不漲 不公不義〉
- 陳智華,〈大學評鑑:頂尖大學略遜教學卓越大學勝出〉
- 吳清、施念恕,〈臺灣地區大學教授薪資待遇之合理性初探〉
- 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中心計畫〉
- 陳智華,〈大學評鑑 9校27班制「待觀察」〉
- 曾韋禎、林曉雲,〈五年五百億,教部亂花被糾正〉
- 廖雲章,〈華文圈大學較勁,星港評價最高〉
- 周祝瑛,〈正視SSCI對大學的嚴重影響〉
- 林萬億,〈臺灣高等教育的深層危機〉
- udn新聞網(http://udn.com/)
- 教育部官網(http://www.edu.tw)
- 中興大學研發處(http://research.nchu.edu.tw/)
- 李佳徽,〈我們需要「這種頂尖大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