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教不嚴,師之惰?──中興老師看「學生打工」

文|李景惠(中興大學中文系二年級)

監察院長王建煊談及學生打工是件不明智的選擇,引發學生討論,每天接觸學生的老師又有什麼看法?本篇記者訪問4位中興大學專職教授,分別是物理系林中一主任、教師發展研究所蔡文榮教授、電機系光電所江雨龍所長,以及通識中心林清源主任,希望藉由他們的說法,給予學生建議。

王監察院長斬釘截鐵地說學生打工「笨死了」,其背後原因……

江雨龍所長說,現在大學生打工絕大部分都是低階工作,但日後的正職卻可能達到高階,能否達成這樣的目標,端看學生在求學期間的努力,大學就是這樣充實自己的階段。

一般的學生打工通常在餐廳、加油站、飲料店等以勞力換取金錢,這種工作不僅薪水少(一小時約100元上下),且替換率高,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件事上,卻可能忽略學校課業,最後連念大學的初衷都忘記了,得不償失。反之若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念書上,在四年中積極充實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未來在正職工作上所賺的錢,將能遠遠超越大學四年打工所得,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學生將時間花在打工上是較不划算的選擇。

蔡文榮教授說,在大學讀書就好像在加油,油加滿了,之後才衝得快,若只著眼眼前一小時幾百元的小錢,很可能就浪費了這4年「加油」的機會。
林中一主任則勉勵大家,賺錢是往後3、40年的事,讀書卻很可能只有這幾年的時間,出了社會後,要像大學一樣「只需專心念書」恐怕非常困難,學生應好好把握這段光陰。

現今打工的學生大幅增加的原因

原因一:社會風氣所致。

林中一主任說,現今社會偏向「浮誇」的風氣,年輕人追求名牌、高價電子產品似乎已成為流行,在這樣氣氛下學生容易被感染,認為身邊的同學能用昂貴的物品、在高級餐廳消費,自己也可以,不惜用打工換取超越基本需求的奢侈品,忘記學生本分,沒發現已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沼。

原因二:「獨立」、「顛覆」意識高漲

林清源主任說,這世代的學生不願向家裡拿錢,追求獨立自主的生活,過去學生心裡想的都是如何滿足父母、師長,現在學生則常有「顛覆」的思想,希望靠自己開創一些不同於長輩期待的路,如同網路作家九把刀曾言:「因為有這些正經八百的大人,才會有這些有趣的小孩」,就是在說現在長輩越是有正經八百的要求,年輕人越是力求改變。

原因三:找不到唸書的意義

有些學生將過多時間花在打工,可能是在學校找不到讀書的意義,坐在教室上課既無趣又沒有薪水,但打工既可以賺錢又能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較之下比在學校有趣多了。江雨龍所長說,有些學生不在意上課的重要性,所以寧可前一天打工到很晚,隔天早上再到課堂上補眠,什麼知識都沒有吸收到,晚上又帶著白天補來的體力去打工,這樣的學生只會與「念大學的目的」漸行漸遠,在大學中能學到的很有限。

原因四:政府政策所致

現在臺灣普遍設立大學,大學增加了,教育資源沒有增加,補助在每個學校的錢相對減少,學校為了經營,只得將學費調高,這是現在念大學較昂貴的原因,確實造成某些家庭負擔上的困難。林清源主任提到,他讀研究所時,若成績到達一定標準可以領獎學金,每個月有5,000元,大約有一半的學生可以拿到,但現在沒有這樣的制度,雖政府名義上有給學校一筆獎助學金,實際上最後都成為工讀金,學生要到系所值班才能賺得。他說,如此看來,獎學金的數目下降,管道變少,使得學生必須藉打工維持生活,這是國家社會的責任。

原因五:過去時代與現在的不同

過去由於大學少,上大學很難得,因此學生會緊緊抓住在大學學習的時間。而現在大學大量增加,大學錄取率幾乎接近100%,念大學變得不再那麼稀奇,學生比較不會像過去一樣珍惜大學的讀書時光。蔡文榮教授說,他念書時班上幾乎人人都在爭取獎學金,沒事便往圖書館跑,為的是在大學有最好得學習成效,獎學金亦可減輕生活負擔。

打工的「出發點」-看清學生本分

既然選擇來念大學,「將書念好」應是學生的首要任務。江雨龍所長說,大學四年是一個「集中學習」的時期,這也是每學期學生都必須修六門以上不同課程的原因,且學問是沒有頂端的,學生應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全力精進,這是念大學的核心所在,因此若是不得已必須自己賺錢,應將打工時間「極小化」,先求助於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管道,或是將打工時間移到較長的假期中,盡量減少就學期間的打工時間。

當然,來到大學所學習的,不是只有死板板的教科書,除了擴充知識外,也可培養各方面能力。因此林清源主任說,打工本身無關好壞,若秉持學習的心態,或在心中有一須達成的目標,適度的打工也許不是壞事。例如他本身曾為了完成「壯遊臺灣」的夢想而去打工,在環島時也獲得寶貴的經驗與回憶。又如新聞曾報導兩位女學生打工賺錢,暑假時到澳洲北邊幾個因全球暖化而面臨淹沒的國家旅遊,拍下紀錄片,在臺灣廣為流傳,也讓臺灣人體認到全球暖化的嚴重性,她們的經歷是在學校內難以獲得的。

但是,打工不能過度影響學業及生活紀律(諸如放棄念書、作息不正常等),因此時間規劃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不忘進到大學的初衷及責任,是學生在做任何選擇時不得遺忘的鐵律。林中一主任提到,有些學生打工只是為了遊玩或買奢侈品,卻影響到自身學習,這樣的打工明顯沒有意義。蔡文榮教授也說,虛榮心要不得,若打工的目的只為了賺錢享樂,最後讀了四五年書卻甚麼也沒學到,是捨本逐末的行為,望學生不要誤入歧途。

打工對學生的負面影響

蔡文榮教授與林中一主任指出,打工最主要的是影響一個人的「心情」。或許打工完後,回家仍有讀書時間,但打工會消耗精神,忙了一個晚上,學生很難有心情拾起書本來讀,這就是為什麼打工對學生影響這麼大的主要原因。

心情沒有了,勞動久了讓體力也消失了,江雨龍所長說,學生容易變得晚睡晚起,生活作息一不正常,在課堂上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實際上,上課是讓讀書最有效率的方式,在課堂中聽講,遠遠好過自己在家裡苦讀,面對書上的文字,不懂也不知道該問誰,學習只會事倍功半。

林清源主任以自己的經驗,證實打工對學生影響頗大,說自己原在臺北念大學,為了生活而兼兩份打工,結果課業每況愈下,甚至差點面臨退學危機。後來轉學回臺中後,住在家裡,生活壓力減輕,原本打工的時間便空出來讀書,成績明顯有起色。在念博士時,指導老師要求學生辭去現有職務,後來真正辭去職務的只有他和另外一位博士生,卻也是這些同學中「唯二」成為綜合大學的老師。另外他也認識一位資質很好的學生,但也因為日以繼夜得打工,使得同一科目被當了三次。他呼籲,學生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但不能為自己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時間規劃」對大學生來說是一門極重要的學問,只有把時間規劃好,目標設立好,才不會白白浪費大學四年。

若學生有必須打工的理由,該怎麼做?

前已提及,若是學生有金錢上的困難,可優先申請助學貸款與獎助學金,尤其是助學貸款,是畢業找到工作後,再分期還清即可,不會造成學生太大的負擔。若仍是必須打工,蔡文榮教授、江雨龍所長與林清源主任都建議,盡量找與自己未來出路相關的工作,這樣在工作中仍是一種學習。林清源主任說,像是文學院的學生在鹿鳴電子報工作,不僅能增進文字表達能力,未來或許也往相關路線發展,像這樣的打工他舉雙手贊成。江雨龍所長也進一步提到,若打工是不得已的選擇,工作也與本身出路無關,則盡量不要壓縮到讀書時間,像是「家教」這樣的工作,時薪比其他工作高出許多,也許一個禮拜打工的時間就能相對降低;又或者能將工作移到假期,如此學生也不必因兼顧課業與工作而過於忙碌。

補充及勉勵的話

林中一主任:「珍惜能讀書的時間,畢竟想賺錢以後有的是時間,大學卻不能重來。」
蔡文榮教授:「重審打工的必要性與自己的身分,建立知識、提高能力、態度積極,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江雨龍所長:「好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有計劃地去實行,不要輕忽學習的機會,也不要忽略打工可能帶給自己的影響。」
林清源主任:「學生就算要打工,也不要純粹以賺錢為目的,若心存學習,打工也可以是件有意義的事。」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