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2012龍年談龍的文化與臺中

文、攝影|黃豐隆(臺中市鄉土文化學會──臺中鄉圖主編)

民間習俗十二生肖排序中,「龍」介於兔子與蛇之間,其餘11種都是活生生的動物,唯獨龍是一種想像中的虛幻生物,然而卻在這人世間以各種真實方式呈現,並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們生活環境裡不難發現龍的身影。2012年歲次壬辰,生肖屬龍,談談龍以及與臺中文化有關的種種吧!

一、龍的造形

民間習俗裡的「龍(Dragon)龍全身結構包含著:頭、頸、胸、腹、腰、背、臀、尾、四肢、角、毛、麟與鬚,意態豐滿、多變。宋代畫家郭若虛指出,畫龍要掌握「三停九似」要領;九似指:角似鹿、頭似駝、眼似蝦、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由此可見,龍的外形是多麼複雜而難以描繪了。」、麒麟與鳳凰,以及西方的獨角馬與美人魚,對現代人而言均是想像中的奇幻生物。

如果以龍爪數目區分,有三爪、四爪與五爪。五爪龍只能備置於皇宮建築或帝王所穿的龍袍上,民間廟宇建築多見四爪的龍。
傳說中「龍生九子」,所生九個龍子的性情均不相同,連取名亦很特別。九子就是贔屭(ㄅㄧˋ ㄒㄧˋ)、螭吻(ㄔ)、蒲牢、狴犴(ㄅㄧˋ ㄢˋ)、饕餮(ㄊㄠ ㄊㄧㄝˋ)、蚣蝮、睚眥(ㄧㄚˊ ㄗˋ)、狻猊(ㄙㄨㄢ ㄋㄧˊ)與椒圖,我們常在廟宇建築或是畫作中看到。

二、古書畫、成語中的龍文化
我國古書中也有龍的記載,龍蹤的出現常視為吉祥瑞兆。《華陽國志》卷三之蜀志:「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東漢建安24年,黃龍出現在武陽之赤水,逗留九天後方才離去。《晉書.載記第九》裡則記載龍山出現黑龍與白龍,皇帝慕容皝知到這個消息,率眾臣前往龍山,站在近距離觀看,雙龍在天空中遊戲飛翔一陣子後飛去。皇帝觀賞後心情大快,返宮之後隨即頒令大赦其國內、建新龍宮,並在龍山上建了一間龍翔佛寺。

民間信仰對自然界十分崇敬,山川花木均有由神明主宰,大山有山神, 河川有河伯,大海則有海龍王,依其轄區由四位負責,稱為四海龍王。龍王有呼風喚雨、興風作浪的本事,令漁民人敬畏,沿海居民為保庇身家的安寧,多建廟奉祀海龍王。媽祖被視為海神,守護漁船出航、平安返港。

在《媽祖聖跡》畫冊中,70多幀原圖典藏於福建省湄州島媽袓廟裡,當年文化大革命時遭受破壞。其中有一幅畫作「龍王朝聖」圖,媽袓林默娘駕船來到神怪眾多的東海時,龍王率眾前來接駕。另有一幅「驅除二孛」,孛是一種長得像龍的怪獸,二隻怪獸破壞橋樑、危害地方,經媽袓平定後終化險為夷。

與龍有關的成語中,「葉(音:ㄕㄜˋ)公好龍」典故出自漢朝劉向˙新序˙《雜事》:古人葉子高喜歡龍,家裡全用龍來雕飾。天上的龍知道此事之後,特到葉公家的窗口窺視。葉公見了真龍,卻嚇得面無人色。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之〈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葉公好龍這句成語今比喻所好似是而非、表裡不一,虛有其表而無實也。

另一句與龍有關成語:「畫龍點睛」,出自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之卷七。畫家粱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壁上畫出四條沒有眼珠的白龍,後來兩條點了眼珠,馬上破壁飛去。以後,以比喻繪畫、作文時在最重要之處加上一筆,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明朝張鼐讀卓吾老子書述:「夫一古人之書耳,有根本者下筆鑑定,則為畫龍點睛;無根本者妄意標指,則為刻舟記劍。」亦比喻做事能把握住要點。還有一句成語「畫龍不成反為狗」,比喻好高騖遠、仿效失真,而終無所成、貽為笑柄。後漢書卷七十九儒林傳上,孔僖傳:因讀吳王夫差時事,僖廢書歎曰:「若是,所謂畫龍不成反為狗者。」

三、社區文化──撒米龍
64歲的陳明昌先生住在潭子區大豐社區,年輕時從事戲院廣告看板彩繪師,並在廟宇建築作彩繪工作,54歲時才成為撒米龍的師父。

依陳師父的研究,一般廟宇在興建、動土時,會破壞大地的環境與磁場,通常在峻工時舉行「安龍謝土」科儀,以召請八方土地龍神,表達人類敬重萬物與大自然的思想。安龍儀式先用白米或稻粟在地上堆砌成龍形,象徵五穀豐收,再以精緻的紀念幣安插於龍身當做「龍鱗」,象徵財富連連。

2011年12月3日,臺中社區文化展於臺中酒場舉行,現場展示長約8公尺的「撒米龍」作品,使用500臺斤的稻穀,陳明昌花數個鐘點徒手完成撒畫,神氣活現的龍形令人嘖嘖稱奇!

四、傳統建築與龍的關係

民間建築上,可謂把龍的意涵發揮得淋漓盡致。「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依中軸線由內往外看,左手邊與右手邊分別稱為龍邊與虎邊,廟宇步口相對照的牆堵上,常見以龍與虎的圖騰。在燕尾上,雙龍護塔、雙龍護珠是多見的裝飾。

螭吻則是常用在屋頂上的一種裝飾圖形,性喜好望又具有水性,常用在屋頂之上,借其神性與水性以保護建築。至於龍馬背負「河圖」與「洛書」的典故,最早現於《尚書,顧命》,再見於《論語.子罕》。尚書云:「河出龍圖,洛出龜書,赤文綠字,以授軒轅。」南屯萬和宮的三川殿燕尾之上,就有「龍馬背負河圖」剪黏飾物,龍頭馬身的龍馬身上背負一幅河圖,具趨吉避凶、教化信眾向善之意象。

另外,廟前的香爐腹部雙耳處為狻猊,底部則為贔屭,傳說狻猊性好煙火、贔屭喜愛背負重物之故。在樑柱間則輔以雀替作為修飾,又稱鰲魚,其喜嗜火舌,亦有壓制火神、減少火災之意,另有獨佔鰲頭之意、鯉魚躍龍門之意。至於,三川與正殿前石雕的龍柱,除了支撐屋頂之外,更能呈現出建築之宏偉與雕刻藝術。如果缺少龍的身影,傳統建築勢必黯然失色了

五、走訪地名與龍有關的聚落

目前臺中市有幾處與龍有關的地名,如:龍井、後龍仔、馬龍潭等。

(1)大肚區龍井里-龍目井

本市沿海鄉里中,大肚區龍泉里內有是一處十分特別的地名-龍井。
依據洪敏麟著《臺灣地名沿革》一書記載:「龍井區原稱茄投庄,臺中縣龍井鄉竹坑、龍東、龍西、田中等村,因龍泉村之古蹟龍目井,故於民國九年(大正9年,1920)改稱龍井。今泉村舊小字水里社係拍瀑拉平埔族Bodor社址」。

龍井地區在清雍正時期屬彰化縣府管轄,是大肚西堡水裡社所屬之荒埔地,光緒元年(1875)再劃分出為大肚上、中、下三堡,龍井屬大肚中堡。龍井早期是拍瀑拉平埔族群水裡社的活動場域,雍正年間,林、戴、石三姓墾戶向平埔族群購地拓墾、建立茄投庄(今笳投),至漢人移墾後逐漸形成海埔厝(今龍津里)、山仔腳(今山腳里)及龍目井(今龍泉里)等聚落。日治大正9年(1920)時地方制度改變,從原來「龍目井」取其頭尾二字,改稱為「龍井庄」。1950年底改為「臺中縣龍井鄉」,2010年12月25日再隨著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現在則是「臺中市龍井區」。龍目井位於龍井區龍泉里龍新路龍目井巷內,當地還有水裡社路與龍社路之路名,均見證龍井這一段開發的歷史。

依據《彰化縣誌》記載龍目井在邑治北十七里,其泉湧起數尺,如噴玉花,山下田數畝,皆資此泉灌溉。色青味甘,裡人多汲焉。旁有兩石,狀若龍目,故以此名。《彰化縣誌》卷首列出彰化八景,「龍井觀泉」是其中一景,可見昔日景致之幽。

相傳這口井的泉水湧自一棵老樟的樹根,漢人來此開拓時已發現了它,龍目井的傳說漸被淡忘。目前這口井上面被不銹鋼網罩著,井內已經乾涸無水,以往噴出甘美泉水的畫面只能想像了。龍目井、近在呎尺的龍泉岩廟與附近樸實鄉居聚落成為當地社區資源,是外地客探訪龍井的景點。

(2)馬龍潭-既無馬、無龍亦無水潭

馬龍潭位於市政路以南、環中路兩側、黎明社區以東,以及公益路以北這一帶,是清代臺中西屯地區12個主要村莊中最早發開發的聚落之一。

康熙56 年(1717),諸羅縣的知縣周鍾瑄曾捐穀兩百石,協助莊民興築「馬龍潭陂」,諸羅縣志中記載「陂即橫截流往低勢的溪水山泉,瀦使高漲,在分渠導引灌溉,陂流四注,大旱不涸,所灌溉之田甚廣」,擁有豐富的泉源,集聚內山的支流(即大甲溪),長近約二十餘里,陂往四注,遇旱不涸,所灌溉之田土甚廣。陂圳的興築使該地灌溉水源不虞匱乏,創造漢人種植水稻的有利條件,這個年代比起雍正年間張達京開築豐原葫蘆墩圳、引水灌溉臺中盆地的時間還更早。

傳說中,本地曾是平埔族人埋葬先人、祭袓之處,平埔族發音「馬磷」,後來卻轉化有罵人的意涵,指:帶來不吉利的厄運之意,過去在鄉下還曾聽到「馬磷」這種語彙。在今市政路、環中路口潮洋溪處,早年曾有既深又寬的水潭,稱為「馬磷潭」或「馬明潭」,再轉化為「馬龍潭,2011年起改為臺中市西屯區的龍潭里了。

「馬龍潭」地名十分特別,走在環中路旁的農厝與鄉間小路,不難發現古樸的傳統合院,然而,2011年的馬龍潭這裡,無馬、無龍亦無水潭也。本刊在2009年12月發行第十期,以馬龍潭地區為主題完成文史探源之專題報導。多少年來,這個位於筏子溪畔的農村一直維持早年的農業生活形貌、農田阡陌,彎曲的小路旁古厝散置其間,由於環中路以東至黎明社區這一區域,自2008年進行自辦重劃迄今,地貌早已改觀,昔日農村景觀完成消失,除了龍洋巷8號前陳家老外,棵仔老樹、古厝、水圳與都不見了,如今還是空蕩蕩的。地價上漲了,對不少人而言,反而多出了失落的感受。

(3)西區後龍里──后壠仔

依道光16年(1836)版之《彰化縣誌》記載,貓霧捒東下堡之庄名已經出現「后壠仔」地名,后字含有後面之意,壠字則指高起的土壠,可能早期當地有長形的土壠因而得名。臺灣總督府府中亦曾出現「臺中廳藍興堡【後壠仔庄】」,後改為「後龍仔庄」,後因閩南語發音之便轉化為「後龍」地名,臺灣戰後成為西區之後龍里,今已分出後龍里、民龍里、和龍里、吉龍里與安龍里等五里。

提起「後龍仔」,這個位於中港路中山醫大附設醫院旁的聚落,應還有不少臺中人記得,據說里內的茄苳樹公樹齡千年,信仰中心均安宮亦有百年歷史,內有日治時期所製太極鼓,十分珍貴,臺中市的梅川從後龍里經過。後龍仔附近日式料理店特別多,日本美食成為當地另一特色。尤其是,慈濟基金會臺中分會靜思堂設在後龍里,成為落實社會關懷與救濟的場所。

北屯區大雅路旁賴厝的元保宮主奉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亦稱為大道公,每年由附近六莊頭舉辦遶境祈福活動,農曆3月10日後壠仔莊、11日麻園頭莊、12日邱厝仔莊、13日三十張犁、14日二份埔莊,15日保生大帝聖誕當天回鑾在乾溝莊、賴厝莊,結束六天活動。早期民間就流傳一首『迎大道公』民謠;

後壠仔黑、麻園頭雨、邱厝爛糊糊、
三十張犁好走路、二分埔紅、賴厝廍曬死人

這首唸謠描述農曆3月春季,遶境神驕行走至庄頭時,常風雨交加,有時則烈日高照,廟會時雖鑼鼓喧天、熱鬧不已,天氣卻如「春天後母面」般,變化非常之大。

參考資料:
l 洪敏麟著,《臺灣地名沿革》,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民國68年出版。
l 周璽著,《彰化縣誌》,道光16年版。
l 張冠中發行,《媽祖聖跡》,三冠出版社,1990。
l 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