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這裡‧充滿希望──潘璿如在馬拉威的天空下

文|周盼儀(中興大學中文系三年級)

貧窮、饑荒、疾病是臺灣民眾對非洲的印象。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列強致力於海上探險熱潮,直到「新大陸」的發現與開發,導致黑奴的輸出與販賣,開啟了非洲歷史悲情的一頁。然而這個被西方世界稱為「黑暗大陸」的非洲,卻有顆「溫暖之心」在閃閃發光跳動著,要揭開非洲的神秘面紗,就從認識馬拉威開始。

啟程陌生的國度

「這個活動的發起人是陳品惠!」潘璿如回憶說道。和她同樣是中興外文系大三的陳品惠,在青輔會的網站上看到有關青年國際志工海外服務計畫活動,於是心血來潮向她詢問有沒有參與的意願。潘璿如知道之後,連想都沒想就立刻答應。

「好酷喔,去馬拉威耶!」除了潘璿如與陳品惠之外,同行的還有陳品惠的四位高中同學,一共六位來自臺灣的女大學生,正準備踏上前往馬拉威的旅途。

然而這趟馬拉威服務之旅並非水到渠成。潘璿如表示,六人對於事前的準備工作毫不馬虎而且不假手他人,從2007年寒假到2007年 7 月16日出發為止,整個活動的計畫時間長達半年以上。除了上網收集馬拉威的相關資料、安排文化交流活動、製作活動道具、訂機票之外,還要安撫父母與親友的擔心和疑慮。

潘璿如語帶幽默的說:「就在我要出國的前一天,我媽還是以為我是在開玩笑,叫我不要去了!」甚至還有熱心的同學不忘提醒她:「看見獅子記得要閃遠一點!」這些誇張的關心雖然聽來讓人不免會心一笑,卻再再顯示出國人心目中「黑暗大陸」的盛名遠播。

We Are From Taiwan!

歷經20幾個小時的漫長飛行,一個又一個不停轉換的時空地點,橫越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之後,一下飛機,呼吸第一口不同於臺灣的乾冷空氣,眼睛所見是設備簡單的機場、皮膚黑得發亮的外國人,耳朵所聽是完全不熟悉的當地語言,一股截然不同的異國風情包圍著6人。這裡──就是馬拉威。

初次見面,馬拉威

馬拉威全名是馬拉威共和國(Republic of Malawi),首都則是位於馬拉威中部的里朗威(Lilongwe),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於1964年獨立,官方聯絡和教育上採用英語,大部分的當地人民則使用齊切瓦語(Chicheŵa)。

馬拉威小檔案

國名(英文)
Republic of Malawi
國慶日
7月6日
加入聯合國
1964年12月1日
語言
英語、齊切瓦語
首都
里朗威(Lilongwe)
面積
118,480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位居非洲東南之內陸國家,西鄰尚比亞,東北鄰坦尚尼亞,東部及南部與莫三比克接壤。
人口
1,393萬人 (2008/06)
宗教
基督教(79.9%)、回教(12.8%)
幣制
夸加(Kwacha)
US$1=141.31 Malawi Kwachas (2007/07/31)
政治制度
總統制之民主共和國
時差
較臺灣慢6小時
   表格來源: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

潘璿如一行人到達馬拉威後,首先拜訪當時臺灣駐馬拉威大使館的官員們。由於臺灣每年都有大量的救援團體、醫療人員和國際義工在馬拉威進行人道救援的工作與服務,因此馬拉威人對臺灣有很好的印象,對待臺灣人就像看見老朋友一樣親切。很多馬拉威人知道潘璿如來自臺灣,都會用生澀的英文對她說「We are friends」,讓身處異鄉的潘璿如感覺好窩心。

高原寶石里朗威

首都里朗威也給了潘璿如莫大的驚喜,城市中熙來攘往的人群,將里朗威點綴得蓬勃而有朝氣。大街上車水馬龍的塞車情景仍然歷歷在目,許多當地白人所開設的大型超級市場和餐廳矗立兩旁,與想像中景像完全不一樣。走入當地的傳統市集,隨處可見一團一團堆得彷彿小山一樣高的商品。走近一看,赫然發現其中還藏著不少名牌的鞋子、衣服、皮包,每一樣平均售價都在臺幣十幾元左右。這些商品大都是外國救援機構所捐贈的物資,馬拉威的人民物盡其用拿來做點小生意,因此逛一趟傳統市集,常常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馬拉威的貧富差距極大,當地一般人根本逛不起超級市場,因此這些大型超市的客源主要來自外國觀光客、救援組織、醫療團體人員,以及駐當地大使館或辦事處的國外官員。馬來威人民平日都是在傳統市集採買民生必需品,所以在超市中常常會看見「穿西裝打領帶逛超市」的奇景,讓穿著T恤與休閒服來超市買東西的潘璿如等人顯得與周圍格格不入,自己也覺得尷尬。

馬拉威的美麗與哀愁

這一次馬拉威志工服務活動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文化的相互交流。在里朗威技術學院(Lilongwe Technical College),潘璿如一行人深切感受到了非洲「溫暖之心」的天真與單純。

馬拉威人平均生活水準低落,人民貧窮到連僅求的溫飽都成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更別談論教育機會。通常一個家庭之中,眾多的兄弟姐妹會輪流出去打工,以維持家庭的基本生存,因此馬拉威很多學齡兒童幾乎沒有接受過教育,全國人民識字率僅42%。馬拉威學生完成類似臺灣高中的學業之後,可進入里朗威技術學院就讀。但是歸因於馬拉威整體環境的落後,很多里朗威技術學院的學生年紀都超過20、30歲以上,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大」學生!

天生的歌舞精靈

語言和種族的不同雖然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隔閡,但音樂和歌舞卻擁有穿透人心的神奇力量,融化陌生的藩籬,讓人與人之間更加接近。來自臺灣的潘璿如,向馬拉威學生們介紹臺灣的流行音樂、傳統表演和文化習俗,同時也請馬拉威的學生們介紹屬於馬拉威當地的傳統音樂與歌舞。原本隊友們還擔心馬拉威的學生們會不會反應冷淡,覺得很無趣?沒想到正當同行隊員問班上有沒有自願表演的學生時,全班學生都熱烈舉手,熱情踴躍的參與表演。原本只有一位學生上臺表演,到最後全班學生都站了起來,又唱又跳,整個班級都陷入一片歡欣鼓舞的氣氛當中!

文化的交流當然少不了美食評鑑。馬拉威的學生們嘗到了臺灣幾樣小點心,而潘璿如同樣也嘗試了馬拉威道地的料理。馬拉威人的主食是齊切瓦語叫「NSIMA」的玉米粉團,潘璿如形容口感有點像臺灣的麻薯。而當地的點心叫「CASAVA」,是一種根莖類的樹薯,由於含有豐富的澱粉,馬拉威人喜歡將樹薯含在口中一嚼再嚼,嘗其回甘的甜味。不過潘璿如卻說:「樹薯很硬很難咬,可是馬拉威人很喜歡當零食啃。」

開一扇夢之窗

除了文化交流之外,潘璿如等人前往同樣位於中部的薩利馬(Salima),替當地的技術學院安裝由臺灣代表捐贈的愛心電腦。六個女生親自上場,只見每個人都身手俐落,三兩下就完成了電腦組裝,讓技術學院的學生們都用讚嘆和不可思議的崇拜眼神看著潘璿如等人。潘璿如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其實這也沒什麼,可是他們就一直覺得我們好厲害!」

在前往薩利馬的途中,潘璿如意外發現大街上有小販在賣連毛都沒有拔掉的整隻成串「烤老鼠」,據說也是馬拉威的當地小吃。不過潘璿如實在沒有勇氣嘗試:「因為看起來實在很恐怖!」

這一顆悄悄萌芽的科技傳播種子彌足珍貴,潘璿如她們親手種下,細心呵護,希望在未來的歲月裡能開花結果,使這一份小小的力量傳遍馬拉威的每個角落。讓貧窮落後的馬拉威學生們,透過這一扇多采多姿的世界之窗,創造千千萬萬個屬於馬拉威的夢想,孕育新一代馬拉威人。

黑暗中的伊甸園

馬拉威志工服務的最後一站,潘璿如來到位於南部布蘭岱爾(Blantyre)的ACC。ACC是Amitofo Care Centre的簡稱,中文名稱為臺灣佛光山阿彌陀佛孤兒關懷中心,由來自臺灣的慧禮法師所創建。1992年當慧禮法師抵達南非,踏上非洲的土地開始,便全心投入佛教在非洲的發展,甚至許下「埋骨非洲,五世轉世非洲人」的誓言。2004年馬拉威布蘭岱爾ACC正式成立,是慧禮法師和當地人民一磚一瓦親手所蓋。這片黑暗大陸上的伊甸園,成為許多馬拉威孤兒唯一的家,目前在非洲辛巴威、史瓦濟蘭、賴索托、喀麥隆等國皆有ACC分部。

馬拉威的政治較其他鄰國安定,但卻是全世界低度開發的國家之一。除了貧窮的問題之外,衛生環境惡劣與教育宣傳不足使瘧疾、霍亂、愛滋病等疾病猖獗蔓延,每年奪走馬拉威人數以萬計的生命,國民平均壽命僅37歲,同時也造就了數百萬的孤兒潮。貧窮、疾病、孤兒可說是造成馬拉威長期積弱不振的三大主要原因。

與天使相遇在人間

潘璿如在ACC的工作是負責教導低年級院童們簡單的中文,並和一大群孩子藉由遊戲、唱歌、跳舞、畫畫等活動學習培養基本的生活態度。潘璿如在黑板上寫下幾個簡單的中文字和注音符號,院童們也舉起手中的鉛筆,口中唸唸有詞,一筆一畫認真的學習中文。

每到課餘時間,ACC的院童最喜歡大夥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仔細聽!他們所唱的歌居然是臺灣耳熟能詳的民謠「天黑黑」、「高山青」,甚至是歌仔戲的名段「我身騎白馬……過三關……」。ACC裡高年級的孩子們基本上都會講一點點中文,也許他們並不是很了解歌詞的意思,但是卻能準確無誤的唱出中文和閩南語的發音。在異國土地上飄揚著臺灣的旋律,親切的感觸讓潘璿如感動到熱淚盈眶。

「你真的會被他們歡樂的氣氛感染。」在ACC這一群孤兒院童的臉上,看不見絕望的眼淚,找不出一絲悲傷的神色,即使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ACC的孩子們仍然保持著對生命的樂天與熱情。雖然與ACC的臺灣義工深談後發現,很多ACC院童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遭遇,讓潘璿如的心情頓時變為沉重。但是看到一雙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靨,都代表著一個個馬拉威未來的希望,讓潘璿如心情又開朗許多。

最簡單的滿足

生活在富裕臺灣的我們真的了解什麼叫「知足常樂」嗎?潘璿如有感而發的表示:「若不是親眼所見,感觸真的不會這麼深!」

陪伴潘璿如等人在里朗威行動的是一位馬拉威的當地司機David。有一次潘璿如一行人連同臺灣大使館的官員前往里朗威的餐廳吃飯,飯後卻留下了吃不完的菜。隨行官員說:「把剩下的菜包一包,讓David帶回家當晚餐吧!」六個女生聽完後立刻大叫:「不要這樣啦!我們再重新點一份給David。」

經過隨行官員的解釋潘璿如才了解,這樣的剩菜剩飯對馬拉威人來說是一頓媲美六星級的豪華大餐,馬拉威人平時根本吃不到這樣的菜色,而且司機在馬拉威其實是收入非常好的工作,由於常常與國外觀光客接觸,容易獲得額外的小費。潘璿如說David幫她們開了一個星期的車,收入所得可以買一大串魚當作加菜,讓David好開心。

在ACC的教室中,潘璿如正準備召集小朋友們來拿已經幫大家寫上名字的作業本。潘璿如一個個點名請小朋友們上前來拿作業本,沒想到院童們的舉動讓潘璿如嚇了一大跳!被叫到名字的小朋友居然雙膝跪地,用跪姿來領取這一本薄薄的作業本。潘璿如的心中百感交集:「只是一本臺幣五塊錢的作業本,在臺灣幾乎唾手可得,可是馬拉威的小朋友卻像得到一份珍貴大禮一樣,感激到雙膝跪地。」

教育資源的不足甚至匱乏,使得ACC的院童更加珍惜讀書與學習的機會,雖然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沒有相關的血緣背景,但院童們都能不分彼此,互相幫助一起成長。因為對於這些孩子們而言,ACC就是他們在馬拉威遮風避雨的天堂。

幸福‧近在咫尺

幸福到底在哪裡?對David來說,能吃到一頓晚餐就是幸福;對ACC的院童來說,能擁有一本全新的作業本就是幸福。而參與43天馬拉威志工服務的潘璿如的回答是:「幸福就是更加珍惜。」

在73天的旅程之中,潘璿如完全隔絕了平日「賴以為生」的手機、電腦、電視,將自己放逐在一個原始天然的時空之中,回到人類最古老的相處模式──近距離的接觸與溝通。人是群居性的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和天賦讓潘璿如在與馬拉威人民近距離相處後,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人、事、物,明白日常生活看似理所當然而平凡的一切,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幸福。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我們,居然從一群馬拉威的人民身上才發現,原來幸福離我們一點都不遠。

在21世紀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經驗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體會。如果幸運遇見不可多得的契機,應該勇敢嘗試,開闊自己的境界,拓展生命的高度與廣度,在人生有限的時間裡,留下一千零一次無限的曾經。

雖然馬拉威和臺灣已經於2008年1月14日正式斷交,但是愛與關懷的樂章並不會因為政治情勢的改變而劃下句點。也許潘璿如只是眾多臺灣志工中的一人,一位短暫停留馬拉威的過客。但是在馬拉威人民的記憶中,他們一定會永遠記得,在距離馬拉威千里之外有一個叫作臺灣的地方,有一群人,曾經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足跡,無怨無悔的付出,陪伴他們走過一段黑暗絕望的時光。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

青年志工行動網 http://gysd.nyc.gov.tw/serviceweb/?gid=3151&gck=932973773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