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中興大學藝術中心主任陳欽忠提供)
文|黃家倫、黃開農、王鈺惠(作者皆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二年級學生)
多元藝術思維
柳炎辰是一位想法獨特的藝術家,他的興趣廣泛,除了篆刻、書法本業之外,對於其他藝術範疇,如攝影、繪畫,也具有濃厚的興趣。柳炎辰的多元思維不僅表現在藝術型式的多方呈現,更直接且強烈的反射在作品之中。欣賞柳炎辰的作品,無論是篆刻或書法,中國字在畫面中的處理表現,總是出其不意的令人為之驚艷;而源源不絕的靈感,正來自他獨到的思考模式與對生命的熱愛。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柳炎辰說,眼前所看、所聽,都需要思考;透過不斷的思考,會得到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新解,這種「胡思亂想」供給他更多新鮮的面觀,也提供了無盡的創作素材。
對於西方思想的兼容並蓄,也是柳炎辰的一大特色,西方繪畫的影響與理論的新解,為他的作品注入全新的養分。中西藝術的合併交融,更加深刻表現出屬於21世紀書藝的現代特色。
柳炎辰的不拘形式、變化無窮的創意,賦予了作品豐沛的生命力,在專業領域獨樹一格。
書法、篆刻之啟蒙與發展──技術最高點、藝術之呈現
柳炎辰接觸書法之始,竟是在經濟生活的壓力下激發而來。柳炎辰笑說,現在大學畢業生失業的滿街跑,而他當年當兵退伍後也面臨一樣的窘境;在苦無工作之下,他的同學也是他的啟蒙恩師葉煜之先生鼓勵他不如提筆寫字,於是柳炎辰便踏上了書法這條路。柳炎辰的字是隨著情緒起伏,生活感觸隨筆寫成的,不拘一格;他將寫字視為感情抒發的出口,當靈感湧發時,他即提筆寫來,不刻意造作,自成優雅自然的書風,而這種游藝揮灑的作品,更可見柳炎辰書法功力的深厚。柳炎辰歷代書印皆取,而自我解讀,其中尤以王羲之的層次最高,他學王體取法其精神,無論臨的是任何人的帖,他依然堅持用王羲之的筆法揣摩,王羲之的轉折一氣呵成、毫不生硬,這就是柳炎辰所強調的技術最高點,藝術的呈現即是用筆及心靈的融會貫通!在法羲之、宗秦漢之外,融入自我的風格與時代感,更使柳炎辰在現代書壇表現出獨特的風格。
第一眼看見柳炎辰的書法作品,感受到濃厚的現代感;那不是規規矩矩的字,而像是在欣賞一幅幅精彩的抽象畫。在從事創作之前,柳炎辰最先接觸的是西畫,由於對西畫具有高度的鑑賞能力,因此在開始著力於寫字之後,自然的就把抽象的西畫藝術與中國傳統美學做結合。柳炎辰說,將西方的空間概念與中國的線條之美融合,會衝擊出與傳統書藝全然不同的火花,因此,作品中將中國字融進色彩之中,呈現出調合之美,創意與美感兼具,這種屬於現代的美,正是柳炎辰獨具特色的表現。
柳炎辰認為,琴棋書畫印都是以線條組合而成,中國藝術強調的就是線條的美感,要寫好字,首先即要掌握並了解線條。在書法、篆刻之中必須「計白當黑」,而許多寫字(刻印)的人往往忽略了白色線條的美感,只著墨於黑(朱)色筆畫的呈現,這麼一來,對書法、篆刻的體會就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在漢印之中,朱色的線條更益珍貴。柳炎辰也說,書法是書寫用筆的方法,重點在筆不在字,字形結構的漂亮與否並不會影響字的好壞。美感是必須藉由襯托才能表現出來的。就如同文學,透過完美的事物襯托出缺陷的價值,就算是斷肢殘骸也有其淒涼之美;而字也一樣,用「巧」來烘托「拙」,即使筆斷卻意連,只要技術圓熟,用筆好,寫出來的就是好字。
因此技術是當一個藝術家首先必須加強的,要不斷的突破,當達到技術的最高峰,才能走入藝術的領域。在柳炎辰的書法作品中,不講究字體的惟美細緻,反而透露出一股厚實之趣,以及大而化之的鮮明個性;這種毫不斟酌修飾的筆觸與文思,自自然然的直書胸臆,是柳炎辰作品最精采之處。
透過光線記錄生活──攝影
在藝術領域中,柳炎辰唯一真正修過的只有攝影學分,因此在1998年開始,他拿起相機,開始透過鏡頭記錄生活。同於柳炎辰所說的,書法、篆刻是由線條構成,攝影亦是;光線的交錯,無論是順光、逆光,都交織出絢麗的生命色彩。藝術是相互結合的,當琴棋書畫印無法被完盡的解讀時,那麼藉著攝影,便能完整的傳達藝術隱含的訊息,這是藝術間相輔作用。
有別於攝影展講究的技巧呈現,柳炎辰從不刻意的為拍照而拍照,他著重的是生命體會,得到生活的每一份微細感動。他隨身帶著相機,無論走到哪,只要碰上他認為有趣新奇、值得記錄每個畫面,都被收入影像中。柳炎辰認為,美的事物必須用心感受,平面的拍出漂亮照片每個人都做得到,但透過感情的理念、動力,才能將照片拍出內涵來;大自然的每個線條、每道光影,生活中無數的晃然一暼,在柳炎辰的生命熱忱之下,展現出充分的生命力。
信手拈來,隨處成畫
柳炎辰在小時就有志於藝術,並有當畫家的理想,但在眾多藝術裡面,因為繪畫的成本較高,因此柳炎辰選擇了書法;而寫書法需要用印落款,所以開始雕鐫印章。然而柳炎辰並未放棄繪畫,他突破時間、空間與工具的限制,創作小品的繪畫。柳炎辰利用生活中瑣碎的時間,在名片大小的紙上畫畫,結合攝影的取鏡,將之所見畫於方寸大小之中;他認為,任何畫面都具有趣味,因此對於畫面的角度不需刻意的選擇,自有一番韻味。
藝術理想與實踐
對於藝術的生活應用,柳炎辰提到北京奧運的LOGO,即是由印章的概念而來;另外,平面藝術的印章與其他空間藝術的建築更可以作結合,他引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范智堯的學位論文〈問印求章─空間寫作試探〉一文,強調藝術之間的結合與相互運用,並非墨守於各自領域,而是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存在。
在藝術的教學與傳承方面,柳炎辰除了在臺中市文化中心教授篆刻班,並於特定假日教民眾絹印。絹印為網版印刷的一種,以版畫用的絹,將圖形以外部分以藥劑或膠填滿,再用油墨印刷,色彩即可透過末填的細孔印刷進去,可印在布類、皮件上,而柳炎辰目前正研究能將印章圖文印在各式材質上的方法,他以富有實驗的精神、與對藝術的熱忱,由自我出發而推廣藝術,帶著學生透過自己獨特的視野,將專業傳承下去。
除了藝術教學及生活應用的實踐,柳炎辰也自己設計網頁。不僅在網路上作個展,並在他的網站「臺灣‧印‧象」中,將他設計的全臺319個鄉鎮地名之刻印收入,表達了愛臺灣、愛土地的鄉土熱情,這即是他藝術實踐的最好例證;此外,柳炎辰更以電腦繪圖設計個人名片,生活之中處處可見其巧思,是將藝術融入生活的最佳典範。
藝術創造源於感受
柳炎辰在臺中市文化中心的篆刻班課堂上,總是熱情活潑,透過生活事物的舉證而行篆刻教學,專業又具趣味性;而正是這一份對藝術與生活的熱情,柳炎辰才擁有推動藝術的能力。
當一位藝術家,不僅執著於所熱愛的事物,更懂得欣賞生活;柳炎辰就是這麼一位在繁忙社會中仍悠然自得的藝術工作者。在柳炎辰的對話之間,總是突如其來的天外飛來一筆,異想天開令人拍案叫絕,這不只透露了柳炎辰精彩的想像空間,更為他的作品注入迷人色彩。在柳炎辰眼中的世界,處處都有驚奇,一切都是藝術,也正是這種不侷限於世俗規範的隨興思維,他才能馳騁想像、揮灑創作,在藝術生活中自得其樂,綻放出屬於自我的耀眼光芒。
藝術的創造主體性是來自於感受,唯有感受才能將藝術作品提昇境界,也才能夠入人於心,柳炎辰就是秉持生活藝術的觀點,將藝術帶入生活之中。審美的標準有其主、客觀性,主觀性雖然是強調個人的嗜好與高度,但卻必須建立在客觀的法度上,才足以有一定的水準。柳炎辰將所有的標準都簡約來自一心,其視野之寬廣與超越是相當值得學習與借鏡的。
獲獎:
柳老師曾獲得中山文藝創作獎等獎項,以及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資格。並經歷全國各大美展評審委員,現任省美展免審查作家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著有《柳炎辰篆刻集》《墨藝》、《百家姓印拓》、《集蔭養福》、《篆海彙編》等。
網址:
柳炎辰藝術天地網: http://www.5fu.idv.tw/liou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