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湘玲(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佔地53公頃的中興大學校園裡,最讓人流連忘返的莫過於種類繁多的樹木花草所構成的森林樹道或是花/草園。鮮綠茂盛的樹林,伴隨四季不同而更變樣貌的花草,實屬臺中市區難得如此接近自然生態的地方。這裡不僅活化每一位同學們的身心,也是附近居民運動、休憩的最佳地點。
校園裡每棵默默陪伴大家成長的樹木,並非只是我們回憶青春歲月中的陪襯一景,長久駐守於此的樹木花草也有著它們的歷史。只是關於樹的故事,我們又知道多少?
曾經農村景象,現在樹林環繞
以農立校的中興大學,原初佔地僅有目前行政大樓右側方的校地,約是現今面積的一半。不過,在改制大學後的第四任校長羅雲平(任職期間:1972-1981年)任內,徵收了附近的民地,擴大了整個校園的格局,目前的校地即奠定於那次徵收。當時參與校區規劃的森林系教授歐辰雄表示,現今的行政大樓左側的土地,包括萬年樓、綜合大樓等,皆是當時徵收後才蓋的建築。
重新規劃校區時,羅校長希望當時以農為重的中興校園能夠以將「植物園」概念作為設計的藍圖,使校區園景能夠具有教學作用。原初一棟棟農舍佇立的景象,逐漸在變革中留在相紙或是中輿人的記憶深處。
回憶原本的校園景觀,歐辰雄以杜甫《春望》中的一句「城春草木深」來形容那時候尚未動工的中興校景。歐辰雄說,當時校園內遍佈芒草,只要稍一疏於管理,「那草長得都快比人高了!」這樣原本雜草叢生的的校園,於1973-1974年間便在由劉業經教授主導,歐辰雄、賀主伯等教授共同參與的努力下,將羅校長理想中的植物園校區一一成形。
現在從學校正門一進來,即映入眼簾的黑森林針葉林區,或是萬年樓旁的雨豆樹、綜合大樓四周的植物,這一棵棵不語的樹木就是在當時栽種的。還有許多的植栽、樹道,曾經在校園存在過,但經過歲月轉換而今已不復見。
以前的中興大學校區規劃與現今相當不同。最初的校門設在國光路上,沿著舊校門進來所見的是與目前校門如出一轍的椰林大道,是目前尚能窺見的舊校樹跡。
但是在當時,還有一條圍繞著園藝系館(園藝系館於1961年建成,2005年改為精密館)的樹道,是無人不知的「情人道」。「情人道」上栽種兩排白千層,白千層又名日本相思,每年十一月開出白花點點,添加了「情人道」上的冬雪之感。學子們喜歡結伴至此散步談心,「情人道」之名也就口耳相傳開來。只是這浪漫之道,隨著園藝館前的道路拓寬,目前已變為行道樹。歐辰雄提起這條道路,依舊記憶深刻:「當時為了保住這條『情人道』還差點鬧學運!」
只是校方考量將來必有大量車輛進入校園,依然拓寬了這條路。但拓寬時並沒有馬上移除這些白千層,一直等到白千層已不再符合道路需求後,校方才將之移除。當時固有其考量,但若設計道路時,亦將學生路權抑或是校園美感列為考量,或許傳說中的「情人道」就不會是一個美麗浪漫的過去式。
當時因校園的重新設計著重實用性質,因此也有菩提樹道逐漸被其他行道樹取代。根據歐辰雄所言,以前校園的行道樹是栽種以心形葉子聞名的菩提樹。菩提樹在夏季時葉色相當翠綠,又能遮蔭路人,樹景亦是一大特色。雖然菩提樹景甚美,不過由於菩提樹和榕樹同屬喬木,夏季皆會落下隱花果,造成師生的困擾之外,又在一次颱風過後幾乎超過半數的菩提樹傾倒,為顧及師生的安全,校方改植新的行道樹種,菩提樹也逐漸消失於中興校園內。
菩提樹為何會在一次颱風過後,便傾倒近半數以上?主要乃是因為菩提樹根系會快速伸展旺盛,不僅會毀壞路面的平坦,若是生長到排水溝內,在雨季來臨時,校園極有可能變成汪洋一片。因此,校方為防治水災發生,在靠近排水溝內側的菩提樹旁裝置阻絕根系生長到排水溝的設施,但也因此造成根系發展不全,才會在暴風雨狂掃之下傾倒。
又如目前的圖書館原屬於熱帶果園,後來果園遷出校區之後,其地為原圖書館之建地。當時的圖書館設計是舊型的馬蹄狀,歐辰雄說當時圖書館還被學生戲稱為「馬桶蓋」。為了美化圖書館,當時校方尋求歐辰雄的協助。校方原意要將圖書館旁栽種為孟宗竹林區,提升圖書館之文藝氣息,但為配合氣候因素,歐辰雄將品種改為桂竹。
桂竹雖較孟宗竹更適合平地栽種,只是不知為何,過了不久竹林區的桂竹一一枯死。歐辰雄當時覺得很奇怪,就一直試著改善,但最後還是沒辦法,後來就只好把竹林區改為現在的雜林區。結果在移除那些竹子時,才知道那土底摻了一堆洗石子的石頭,難怪會種不活!處理這問題後,才繼續重整雜林區。雜林區當中的樹種繁雜,歐辰雄解釋,因為將校內的一些樹種移栽過去,因此生命力旺盛,直至今日雜林區仍被留存於圖書館後方。
老樹影舊像
在那校景逐漸改變的階段裡,歐辰雄幾乎全程參與。目前許多地方都保留當時歐辰雄辛苦栽種的心血。其中最讓歐辰雄全力以赴的,即為校門旁那塊獨具特色的黑森林針葉林區,由開墾直至栽種樹木,皆為當時歐辰雄所參與的團隊所建造成。其中樹種繁多,大致以松、杉科為主,歐辰雄表示當時因與林管處的賀主柏合作,因此許多樹種皆捐贈於此。而今看到如此生意盎然的黑森林,讓歐辰雄非常欣慰。
另外,在萬年樓附近的樹木也都由歐辰雄親自栽種。當時他到野外採集各種特有種植物,經過斷根及專業照料後,才得以在不同的環境、土壤下移栽成功。這些野生特有種在此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在物競天擇下,取而代之的是目前我們所見的鳳凰木。
而為了配合文學院的人文氣息,歐辰雄特別在萬年樓四周種滿了櫻花樹。一開始以為這些樹種所剩無幾的歐辰雄,聽到今年櫻花盛開的消息,感到相當懷念。而當年為了那老雨豆樹而改變設計圖的萬年樓,也和老雨豆樹和平存在著。雖然現在已看不見歐辰雄口中的「情人道」、「菩提樹道」,或是在櫻花落英紛飛情景中的文學院,也無須傷感,那些消失的樹的故事,至今不也一直流傳在每位中興人之間。
參考資料:
感謝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歐辰雄老師協助訪問
1. 國立中興大學網頁:http://web.archive.org/web/20101127145203/http://nchu.edu.tw/New_nchu_3/02student/student_2.php?mid=93&cate_id=30(進站時間:2009.6.19)
2. 鰲鼓鳥世界:http://web.archive.org/web/20070628225743/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sjes92/b3_1_2.htm(進站時間:2009.6.19)
3. 菩提樹:http://www.phps.ylc.edu.tw/plant/plant08.htm(進站時間:2009.6.19)
4. 菩提樹: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041510729(進站時間:200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