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翱翔興大天空的飛行者

文|黃湘玲(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四年級)

友善的臺中後花園

中興大學的校園占地雖非相當廣大,但是生態的充沛,陸域棲息以黑森林針葉區為主,水域棲息則以中興湖為主,更因為植物栽種的物種多元,促成了中興校園內豐富的生態景觀。其主要原因來自於3年前,由前總務長陳世雄所推動「有機校園」不噴灑除草除蟲化學藥劑的概念下,讓中興校園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不只保持了生態上的平衡,也維護了物種上的多樣性,成為中興校園的最大特色。

生命科學系尤少彬教授表示,十幾年來中興校園景觀產生了極大的改變。他自1994年任教至今將近15年的期間,中興校園內從農地、實驗果林等,開發為現今校區內的主要大樓或新系館。例如:原為農藝系的實驗地目前已開發為資管系,或者目前正在進行的小禮堂前的興建工程。因此,中興校園內動物的遷徙,與校園景色的改變息息相關。當校園綠地逐漸縮小,許多的動物自然會遷出此地。例如:臺灣特有亞種鳥棕背伯勞也曾固定出現在中興大學內,但因為沒有較寬闊的綠地,也使棕背伯勞的蹤影消失不少。

但是,許多鳥類仍駐留於此。校園雖然興建了許多大樓,但因採取不砍伐樹木,保留了老榕樹及菩提樹,使得以樹果為主食的動物仍可覓食。尤其在實施不噴灑農藥之後,土壤中的養分增加,默默孕育了許多動物,也讓他們選擇居留於此。

中興夜行者:夜鷺

目前中興校園常見的禽類大多棲息於中興湖附近。許多禽類動物並不是原有的或是放生的,多數是自己飛來的,除了大家最為熟悉的黑天鵝之外,綠頭鴨、紅面番鴨也是以中興湖為棲息地的居住者。因此每年夏季或秋季,只要到中興湖旁走走逛逛,或許又會發現新房客來此。

中興湖上還住著一群夜鷺,牠們是中興湖心小島的主人。夜鷺學名為Nycticorax nycticorax,俗名為Black-crowned,臺灣通常稱為「暗光鳥」。夜鷺是晝伏夜出的夜行性水鳥,因此白日很難窺見牠們的蹤影,一般只有在傍晚時分才能聽到牠們發出嘈雜的「刮、刮、刮」叫聲。

長期觀察校園鳥類的生命科學系劉聖譽助教表示,近幾年因為學校會定期將中興湖的湖水打氣,維持其水中的含氧量,也會定期整治中興湖,因此讓中興湖的水質保持得相當良好,這也是夜鷺長期棲居於小島上,將小島做為牠們休憩與繁殖地的主要原因。劉聖譽說,夜鷺並不在中興湖覓食,牠們主要的覓食地是明德女中或是旱溪中的小魚,「並不是中興湖沒有魚,而是中興湖的魚太大了。」

依劉聖譽的觀察,棲息在小島上的夜鷺目前有上百隻,牠們在此棲居已達8年以上。劉聖譽表示,這是很特別的狀況,一般夜鷺棲居的地方通常環境會變不好,因他們習性是將排泄物直接排泄於樹下,久了之後植物和土壤就會被破壞,但中興湖的夜鷺目前並未發生此現象,其棲居環境仍算優良。

劉聖譽說:「這或許是牠們與這個環境相處非常融洽的結果吧!」

中興鳥木雕: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現在是中興校園內常見的鳥類,其特色是常常會一動也不動地佇立在路邊或草地上,有如木雕一般,那其實是牠的保護色。劉聖譽表示,一般人認為黑冠麻鷺並無保護色,但有次他在觀察時,發現黑冠麻鷺在遇到附近的野狗之後,就保持不動許久,玩耍中的野狗也沒發現到牠的存在,直到靠近約3公尺時,黑冠麻鷺才趕緊振翅而飛,此舉也嚇到野狗。因此,劉聖譽推測,黑冠麻鷺的保護色或許對人類沒有用,但對於防禦大自然的其他動物應該是有用的。

黑冠麻鷺的學名為Gorsachius melanolophus,俗名為Malay Bittern,以蚯蚓等爬蟲類或兩棲類為主要食物。近幾年雖然在中興校園內不斷有新工程在進行,但因為校地規劃沒有相當大的改變,因此對某些動物而言,中興的生態界可屬平穩狀態。加上校園中不使用農藥,土壤中的蚯蚓也就數量增多,這都成為黑冠麻鷺棲息於校園內的主要條件。

劉聖譽曾觀察黑冠麻鷺在中興繁殖最多的數量是七巢,依此數量增加的話,估計每年應該都會有黑冠麻鷺遷移出中興校園,改遷居於國光國小或是更遠的科博館。由於對於牠們而言,最大的生存壓力是綠地的減少,而中興的綠地有限,所以這是必然的自然改變過程。不過,目前物種豐富的中興校園依然是黑冠麻鷺的最大棲息地,黑冠麻鷺的聚集形成中興校園的一大特色。

中興獵捕高手:領角鴞、鳳頭蒼鷹

在食物鏈最上層的動物棲息於中興,說明了中興的生態足夠成為一個完整且和諧的生態圈。在劉聖譽的觀察中,確實有此種動物棲息於此,牠們是領角鴞與鳳頭蒼鷹等猛禽類動物。不過,劉聖譽解釋,領角鴞與鳳頭蒼鷹等猛禽類動物,或是其他鳥類,若非在繁殖期,並不太會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棲息,因此想看到牠們翱翔天空,也不是隨時能看到。

領角鴞學名為Otus bakkamoena,又名Collared Scops,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貓頭鷹。為何中興校園內會出現貓頭鷹呢?依尤少彬教授的解釋,這是因為不噴灑農藥之後,自然就促成中興校園內的動物變多了,不管是囓齒的鼠類或是麻雀都聚集於中興,這些都是領角鴞的食物來源。在劉聖譽的觀察中,便有一對領角鴞繁殖了3隻小幼鳥,而在他觀察的那一個月內,成鳥幾乎每天都會帶回老鼠來餵食幼鳥,足以證明中興校園附近是能給予牠們足夠的食物。另有一原因是,來去中興校園的人群所攜帶的,或所產生的食物,這些都是小動物的重要棲息原因。食物鏈一環扣著一環,領角鴞自然在無缺乏食物的狀況下,棲息於中興校園內。

鳳頭蒼鷹學名為Accipiter trivirgatus,又名Crested Goshawk。他們之所以棲息於中興的原因與領角鴞雷同。不過,劉聖譽解釋,由於鷲鷹科等猛禽動物的領域性很強,因此一個地方不可能有太多隻共同居住在一起,就目前所知,牠們曾築巢在食科館前的洋紫荊與校區外捐血車附近的黑板樹上。

這些鳥類只是這豐富生態系中的一隅,中興校園內蘊含著多少的生物,目前仍無確切的數字。但能夠知道的是,生活在此的我們也是這生態圈中的成員。劉聖譽在訪談間也透露,牠們之所以願意棲息在此,也是因為中興人對於這些動物都很友善,都不打擾牠們。

面對城市內逐漸縮小的綠地,令人感嘆還有中興這個臺中後花園的存在,使這些生物得以在都市之中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處。

參考資料:

1. 張萬福著,《臺灣的水鳥》,臺中市:東海大學環境科技研究中心,1983年08月。
2. 張萬福著,《臺灣的陸鳥》,禽影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01月。
3. 謝顗著,《臺灣常見的鳥類》,大將書局,1990年10月。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