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家慈(中興大學中文系二年級)、林怡弦(中興大學中文系三年級)
許多興大人不知道過去中興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旁有一間咖啡廳,而雲平樓地下室有過一間福利社,時逢興大90周年校慶,趁此機會找回這些逝去的記憶……
綠樁咖啡位於學生活動中心西南側,為員工生消費合作社委外經營的餐廳,民國90年5月1日開始經營至民國95年4月30日結束。
學生活動中心西南側原為一草皮區,員工生消費合作社構想在此地設置一休閒用庭園式餐廳,既可增加服務據點,亦可美化環境。經委外招標後確定為綠樁咖啡經營。綠樁咖啡外型為一木造房屋,是業者配合原景觀而設計,經過員工生消費合作社理監事會審查通過並獲得校方許可後,方才興建。
員工生消費合作社屬於學校內教職員工生所組成之法人團體,理、監事會由社員代表選舉產生,理事會及監事會負責營運方針,並聘任經理、文書等職員,主要經營員工生的福利事務,該社向學校承租場地辦理合作社販賣食品或生活物品等,將營運所得作為「公益金」,資助校內公共設備的維護與改善,並將盈餘規畫於福利計畫中使用。
中興大學員工生消費合作社由於將合作社營業部門委外經營方式,不符合原本設立員工生消費合作社的目的,因此於民國97年全部解約結束營業,相關經營業務由總務處經營管理組統籌辦理。
綠樁咖啡的興建費用由業者自行負擔,員工生消費合作社與綠樁咖啡簽約五年,業者除每月繳交權益金作為合作社管理費用及社員福利金,雙方並立約結束營業後場地設備權利屬於本校。
綠樁咖啡主體木屋是廚房及櫃臺所在,從木屋出發環繞草皮一圈鋪上木質地板,地板從草皮上架高,桌椅則擺放在地板上,大約有20個座位,中間草皮部分則鋪有四方形石板預計作為展覽用地,草皮周圍擺放幾張凳子作休息用途。由於位於室外,在雨天時,座位上方除了會撐起傘架外,也會捲開頂上的遮雨棚遮蔽。位於中央的石板原本是為展覽而設置,但由於開業後生意始終不是很好,因此直到結束營業都沒有機會使用。
綠樁咖啡販賣簡餐及飲料,較為知名的飲品是「惠蓀咖啡」,當時販賣的「惠蓀咖啡」與今日實習商店所販賣的不盡相同,當時「惠蓀咖啡」四字並未註冊,今日的「惠蓀咖啡」已註冊成為品牌。
設立綠樁咖啡最初的用意,據合作社李慶峰經理說是:「想提供師生或親友來中興大學拜訪時有一個悠閒談天、休息的地方」,但經營過程中面臨了當初規劃時沒有預料到的問題,即小黑蚊的出沒,雖然採用驅蟲油劑後略有改善,但仍成為影響客源的主因。除了蚊蟲問題外,位子在室外沒有冷氣也是綠樁咖啡會結束營業的一個原因,加上學生活動中心二樓後來開了葉子餐廳吸收客源,因此契約到期後就沒有再續約。
綠樁咖啡所在地被學校收回之後,校方規畫讓其他廠商進駐,民國96年8月14日由本校總務處經營管理組以露天咖啡速食吧場地經營方式辦理對外招標,由柏昕實業有限公司得標,將原綠樁咖啡建築拆除後再行施工,後因未依照校方規定設計施工,不符合本校需求,民國97年7月7日同意解約,不久後校方將施工所鋪上之水泥地板整修成草皮地,成為今日的樣貌。
消失的福利社──雲平樓地下室
民國68年雲平樓落成,當時雲平樓為文學院及進修部使用,加上學校大部分的通識課程也在雲平樓上課,所以雲平樓為當時使用率十分高的大樓。學生來來去去,在生活上有所需求,便反映、希望學校能設立福利社,提供學生日用品及填飽肚子的需求。因此,民國71年學校便在雲平樓地下室設立福利社,讓學生能夠便利的購買所需。
最初,雲平樓福利社是由「員工消費合作社」所經辦,這種組織就像小學中的福利社一樣,因為校地是由政府所給予,若是租給外來團體使用,就是營利行為,所以當時員工消費合作社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便自學校推派人員負責經營,由師生共同營業,實際上員工消費福利社即為學校及外面廠商的中介,負責處理經營問題。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消費福利社的政策漸漸被淘汰,員工消費福利社於民國97年由學校撤除,改由總務處負責相關事宜,故原校內關於福利社的一切編制,例如:進善亭、圓廳理髮鋪等皆關閉不再使用。
雲平樓地下室福利社由學校委託一對老夫婦負責經營,販賣自助餐等熱食,提供學生生活雜物的小販賣部及影印機,用木頭隔間但能夠互通,一旁有間小儲藏室,雖說空間並不是很大,但當時也可稱得上生意興隆。
後來,校園開始建設擴大,新大樓一棟棟建立,文學院搬遷、綜合大樓興建,學生人潮漸漸轉移,雲平樓的使用人口減少,經營慘澹,加上學校無人願意負責關於經營福利社的工作,後期便都委外經營。再以雲平樓興建初並無使用執照,後來申請時,雲平樓地下室的熱飲部則被聲明因安全因素不可開火,而雲平樓地下室的環境先天不足,作為販賣食物的場所似乎衛生條件不佳。種種原因之下,當時的理事會決定於民國93年3月10日宣布關閉,後來雖然也曾於雲平樓左側2樓設置7─ELEVEn,卻也因學校電費過高,入不敷出等因素倒閉。
現今,地下室的空間則被進修部收回,改建為教室使用,現存遺址於雲平樓地下B23教室,可容納150名學生,已不復見任何當時福利社的痕跡,過去的繁榮也只能自過去的敘述略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