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探訪中興的秘密花園──園藝產業展示園區

文|黃湘玲(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有別於中興校園樸實建築的風格,坐落於中興圖書館與中興湖旁,有座少為人知、外觀仿效歐洲庭園的秘密花園。平時總是鐵門深鎖,不經意經過此處的時候,給人一種難以親近的錯覺。這座秘密花園,其實是隸屬於園藝系的展示園區,平時不對外系開放,對外系學生具有神秘色彩,令人想一探究竟。另外,又因外觀與校園風格迥異,形成中興校景的一個特色。

秘密花園小歷史

初次進入展示園區,是在園藝系主任林瑞松教授的帶領之下。林主任在細心解釋整座園區的分布狀況之後,也介紹了園區的歷史演變過程。雖然林主任謙虛地說園區的歷史短到:「根本沒歷史可言!」但其實與整個中興大學,甚至臺灣社會型態的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展示園區原為栽種熱帶水果之地,但因臺灣農業逐漸趨向精緻化,在需要擴大果園並兼備技術的考量之下,農學院便決定將原地區改為園藝系的實習場地,再擇地規劃栽種農產品的土地。

園藝系的前身為農學科,屬於農學系裡的一環。在1949年之後,才分設農藝組與園藝組,直至1954年獨立成為園藝學系。園藝學的興起,意味著人們開始重視生活美學。但一開始僅是盲目地仿效歐美庭園設計,而忽略臺灣與歐美在氣候、風土上的差異,故有類似「玻璃屋」錯置於亞熱帶地區的事例發生。

目前展示園區設計則是趨向與臺灣的氣候、生態結合,亦多少受到現今生態意識的抬頭,在援用歐美設計時,也不忘將臺灣當地的條件考量進去,使庭園造景不只美觀功用,更能夠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

庭院深深‧深幾許?

在歐式雕花的鐵門後頭,三間相連的玻璃屋是展示園區的標的建築。在佔地563坪的展示園區中,玻璃屋為整座園區的設計中心。目前負責規劃園區的園藝系劉東啟教授表示,原本園區是以法國庭園的對稱式設計為設計概念,不過對稱式庭園相當著重植物的修剪工作,因此又被稱為「刺繡式」庭園。

「刺繡式」庭園意指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與人力去進行維護工作。故在劉老師接手管理之後,便將展示園區逐漸改為英國式的庭園風格。英國式的庭園風格不再講究園景的對稱,亦不須過多的人工雕琢,讓庭園植物自然發展,這也是目前較符合臺灣社會風土的庭園設計概念。

談及園區中心的玻璃屋,劉老師也表示玻璃屋建築並不適合亞熱帶地區國家。在夏季炙熱的亞熱帶國家裡,玻璃屋裡的溫度極容易超過六十度,劉老師笑稱:「一進去,植物的蛋白質都熟了。」所以現在也將玻璃屋裡的植物改植為多肉植物[1]。

佔地不小的展示園區可分為兩大區,前方為偏向人為修護的英式花園,後方是由園藝系王才義教授管理的自然生態森林園區。整座園區的植物約有上百種,劉老師表示,雖未詳細計數植物細目,大致上在玻璃屋後方的花壇以常年皆能開花的植物為主,包括朱槿、菊科植物等。

在英式花園與生態自然園區的交會處,設有一條小水溝,以此分界,此處主要是種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中以野薑花最引人注目,才剛走近水邊幾步,便可嗅出空氣中散發的清香。

秘密花園的秘密,中興野生動物的天堂

由王才義教授規劃的自然生態林區,其理念與生態池的概念類似,不以人工維護的方式處理,而是令其自然生長。由於不受人為破壞,自然生態林區容易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牠們在自然生態林區中,自成獨立的生態圈。自然生態林區因未以人工維護的方式照顧,外觀看似叢林,因而形成眾人口中的中興「原始森林區」。

劉老師表示,在這個鮮少有人進入的「森林」中,富涵許多極珍貴的臺灣原生植物,除了原生樹種之外,尚有蘭科植物與林下植物分布於此。由於它屬於這個秘密花園中的秘密地,爲保持它的自然狀態,除研究者之外,一般人無法進入一探究竟。

透過劉老師的口述得知,此「森林」的人為破壞力低,是中興大學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上至貓頭鷹、松鼠,下至蛇類,生態相當豐富多元。劉老師笑言:「牠們經常出來散步喔!」因此也常使實習中的學生受到驚嚇。

不過,使學生多一些機會親自接觸自然,熟悉自然生物,並參與庭院設計亦是展示園區重要的教學功用之一。

秘密花園外,屬於中興人的休憩站

在相似的理念設計之下,校園尚有一隅也是出自劉東啟教授的巧思,那是位於農學院國際會議廳外頭的小庭院。

劉老師的設計概念是:讓來到庭園的人們在彼端也能看見此端;植物種類未選擇栽種需耗費心力照顧的植物;庭中設有座椅,可供大家休憩、聊天、欣賞自然樹影;鄰近國際會議廳,若有活動舉行時,也能成為與會來賓活動筋骨的休息處。

雖然展示園區沒有對外開放,但校園裡仍提供許多空地讓中興人休息、轉換心情之處。在繁忙的課業之餘,不妨漫步至農學院附近,徜徉在樹林的懷抱中。

[1] 多肉植物:泛指仙人掌和其他的肉質植物(如景天科、龍舌蘭科等三十餘科),為適應乾燥而炎熱或寒冷的環境,演化出一些耐熱、耐寒且能貯水的構造和機制,如葉片退化、莖葉肉質等特徵。多肉植物的原生環境主要是沙漠及海岸地區,也可能出現在其他的生育地,因此外形為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而有所演變。參考自:臺北植物園數位導覽資訊http://tpbg.tfri.gov.tw/normal/guide-r.htm

 

參考資料:

※ 感謝本校園藝系系主任林瑞松教授及陳秉訓教授的協助。

1. 臺北植物園數位導覽資訊http://tpbg.tfri.gov.tw/normal/guide-r.htm(瀏覽日期:2008年10月15日)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6%8B%E8%8A%B1%E6%A4%8D%E7%89%A9(瀏覽日期:2008年10月15日)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