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從「加」與「減」看節慶的現在進行式──以中元普度為例

文|余佳芳(中興大學文學院助理)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不斷的「增加」something,常常動不動就去血拼一番,打從心底認為「加」便是有料、喜樂的源頭,卻忽略事實上簡潔扼要才是重點所在,因為生活週遭不複雜,心自然能定,心定頭腦跟著清晰,人也就顯得快活,或許「減」與「簡」比起「加」更容易帶來滿足與喜樂。能夠懂得「減」、「簡」是很重要,也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將自己擁有的與人分享,就是某種程度的「捨」與「施」,像全球「最快樂的窮國」──不丹國的價值體系所提倡的一種施予、分享、悲憫,因為當你施福給人,這些福也會回向你,因為「捨」、「施予」,所以快樂。
從一本書上看到有關「加」的流行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帶來機器大量複製,強調「加」的邏輯,但深層裡卻造就許多心理貧窮的富人,外在物質上擁有許多,心靈卻感到如此空虛,要的太多、加的太多卻忘記到底是想要什麼,最初的本意為何?一味的追求與添加,失去最原始的味道,最自然、最純真的感覺,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舉個我們生活中的小例子──「吃」,我們去吃火鍋時,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明明我們已經點了麻辣火鍋或是某某鍋,事實上味道滿重的,不過我們往往還會再沾一大堆醬汁,譬如沙茶醬、辣椒、醬油等等,有一次跟學妹一起吃火鍋,大夥加了一大堆醬,唯獨學妹一點醬都沒加,就有人問:「你怎麼什麼都沒加?」學妹回答說:「加了一大堆醬,反而吃不到最原來的味道」,這真是一個很有哲理的話,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卻蘊含了很深的哲理在裡面,讓我想到極簡主義的「Less is more.」如同不丹國裡頭的極簡生活,他們雖然物質生活過得簡單,心靈卻是最富有,99%的留學生學成後選擇回國,因為他們儘管在五花八門的世界仍記得最初的味道,不忘他們的根,their homeland,懂得施予、分享,就像不丹留學生策旺說的:「當你沒有東西可以分享給別人了,那才是窮[1]」。
現代的生活裡我們習慣重口味,無形中一直添加調味料,深怕無味,不斷地尋求新奇、絢麗、重口味的刺激,但在其中卻享受不到最原初、最真的感動。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各國公部門開始注意在地文化以及節慶相關活動,並積極地介入,臺灣也不例外,從2005年便有了福爾摩沙藝術節系列活動,讓臺灣每個月在21縣市皆有節慶活動,原意是希望透過當地的文化及節慶化的藝術表演活動讓在地文化發聲。但觀察實際節慶活動,大多都太過追求五光十色、絢麗的內容,各縣市相互較勁,不停加入光鮮亮麗的表演活動,卻忘記節慶最原初的意義與感動,很多時候只是主辦單位花大筆銀子,作一個很熱鬧、炒新聞的題材、製造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場面,如同一場煙火秀,釋放完後除了「金光閃閃」的震撼,煙霧裊裊中夾雜著一筆筆人民辛苦掙的血汗錢(稅錢)燒盡的餘味外,到底還留下什麼,現在的環境讓許多節慶活動包裹著太多的糖衣,但是當糖衣一件一件脫掉後,是不是真的能給民眾獲得或學習一些感動與內涵卻是個問號。
農曆7月所謂的慈悲月剛過,不知大家是否能了解這個節慶的由來、普渡的意義為何。一般而言,基隆中元祭是指農曆7月整個月份,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字姓宗親會所主持的歷經153年,不曾間斷的傳統祭典儀式。從農曆7月1日在安樂社區的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揭開基隆中元祭的序幕,開龕門[2]即是鬼門開的意思,在民間信仰中,必須在7月1日將平日緊閉的鬼門打開,好讓孤魂野鬼在這特別的月分自由活動一個月,並享受民間百姓為他們準備的普渡饗宴。農曆7月12日會豎燈篙[3],豎燈篙的目的就是要招降神祇鬼靈在普渡前前來享用。而基隆演變到今會在農曆12日前後,在中正公園的主普壇點燈放彩[4],此時中正公園的主普壇變成為全市最為耀眼的目標。同時位在忠二路的慶安宮也會將燈篙豎起及點燃,亦有為四方孤魂指引方向、照明來路之意。

斗燈的儀式非常隆重,除了遊行主普姓外,各字宗親會的斗燈也要來參加,因為在基隆斗燈屬於一姓所共有,或數姓所供奉,所以斗燈成了集體命運的象徵,意義十分重大。除此,歷年斗燈繞境[5]過程中,還會請有200年歷史的基隆兩大北管樂社:聚樂社、得意堂為之演奏壓陣,寓含特殊意義。水燈頭繞境,放水燈一向是基隆中元普渡的重要項目,不過在那之前,會先燈車遊行[6]。由於基隆中元祭採字姓輪值主普,所以主要是以每一字姓製作大型的、裝飾精美的水燈頭,分別代表各字姓善信。

基隆中元祭整個節慶的高潮是14日的燈車遊行持續到15日凌晨的放水燈。放水燈旨在為海上的孤魂野鬼照路,迎接到陸上享受中元普渡的供奉,水燈施放的地點在八斗子望海巷的公車總站旁[7]。而施放水燈[8]的特色在於以姓氏為中心,具有凝聚宗親及展示姓氏威望之效,紙厝外型的水燈代表宗氏祠堂,有招引同姓孤魂得歸其所之效;據民間信仰習俗中,相傳水燈在海上漂流的速度越快,飄得最遠的姓氏,表示來年有鴻運之兆,家族興旺。此外於7月15日這一天還有普渡孤魂,也就是此節慶的重頭戲-中元普度,自下午起在基隆中正公園主普壇前舉行廟普,自家亦會進行家普。最後在凌晨時分舉行跳鍾魁[9],也就是押孤,壓住孤魂的意思,主要是請前來受領施食的「好兄弟」在領受甘露法食,就因按照冥規回轉,跳鍾魁時普施場上的孤魂滯魄各歸其所。跳鍾魁儀式後,代表人與鬼之間的儀式告一段落,接著是人與人之間的儀式,即便把象徵性的手爐[10]交給下一屆輪值的代表,儀式簡單隆重,且薪火相傳的涵義盡蘊其中[11]。之後就等待至農曆8月1日老大公廟龕門關上,基隆中元祭的祭典活動至此全部結束,也為鬼月畫上了句點。現今公部門介入後,中元祭不再是單純以傳統民俗活動為主,加了許多現代的元素進入,展開藝文華會一系列表演及展陳活動[12],原是好意,讓民眾增加休閒娛樂,但在節慶中這些載歌勁舞表演卻讓節慶最初的精神與意義失焦,過多的活動及聲光秀,在民眾心中只留下節慶表面的形式,可能是吃喝玩樂的照片、活動過後滿街的垃圾[13],回想起來卻沒有任何深刻的體驗,只呈現一種空虛的狀態,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近幾年節慶活動不斷地被創造出來,各個節日慶典少不了煙火秀及表演活動,原有的特殊性及新鮮感,漸漸因普及化而消失,這樣的節慶彷彿只留下形式,像一條條數學公式,只要套一下便又成了另一個節慶,但大同小異,就像葡式蛋塔熱,失去其獨有的味道與特性,慢慢的讓人無味,消失在空氣中。各縣市舉辦的節慶活動到底是要追隨流行或是走出自己在地的獨有格調,便可以從簡單的數學公式「加」與「減」來作嘗試,當民眾習慣聲光絢麗的煙火秀消失在節慶活動中時,是不是能喚起民眾去思考、沉澱些什麼。生活中不一定要一直添加些什麼,有時候減少些什麼,是不是更能讓人瞭解存在的意涵及重要性,所以有時減比加更重要,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這應該才是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最終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林正峰,<快樂國不丹>,商業周刊第1000期,(臺北:城邦:2007)。
[2]見附錄圖一。
[3]見附錄圖二。
[4]見附錄圖三。
[5]見附錄圖四。
[6]見附錄圖五。
[7]這個海灣是目前基隆市唯一沒有商業、漁業或軍事用途的開放海灣,中元祭才得以在此放水燈。參閱李家賢,〈雞籠(基隆)中元祭調查報告〉,《文化臺灣》,卷一,1996,頁321。
[8]見附錄圖六。
[9]見附錄圖七。
[10]見附錄圖八。
[11]李家賢,〈雞籠(基隆)中元祭調查報告〉,《文化臺灣》,卷一,1996,頁322-323。
[12]見附錄圖九至圖十二。
[13]見附錄圖十三至圖十四。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