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美如(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一年級)
五彩繽紛的汽球緩緩升向天空,揭開了運動會序幕,操場上每個曾經駐足的青春歲月,被陽光按下的快門儲存進回憶中,每一年運動員們皆揮灑著不同的汗水,留下燦爛的笑靨。
行政大樓前擠滿了準備路跑的人潮,中興大學運動會序曲便是由校園健康路跑率先展開,此活動從民國80年左右開始實施,以往學生除了在系館、圖書館與宿舍之外,較少機會接觸校園其他地方,因此透過校園健康路跑繞校園的方式,學生得以熟悉校園環境,也把運動的種子散播在校園各個角落,為接下來為期兩天的運動會暖身。
早期校園路跑仿效奧林匹克運動會,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精神要義有聖火傳遞,並帶著聖火繞校園一周,但過程中火炬所產生的煙影響到後面跑者的呼吸,加上火炬溫度過高對持火炬的人來說較危險,因此便取消了持聖火跑校園的活動。如今火炬傳遞雖只在校運會當天進行短程點燃聖火的儀式,但也替校運會掀起一波高潮。
全校運動會
日治時代對臺教育除了引進西方的體育課程外,也常於每年10月、11月左右與地方相連結,舉辦街庄聯合運動會等活動,可說是現今校園運動會的前身。1980年代,國立中興大學運動會,學生皆穿著制式的運動服裝、踏著整齊的步伐入場。現今學生進場時則有30秒的進場秀,讓各系透過服裝、道具甚至短劇展現各系風格,相較於過去制式化的進場,活潑的進場秀讓學生樂在其中。
早期大一新生上體育課時須進行大會操及大會舞的訓練,等到運動會來臨前夕,學生一個月內約有3、4次要於6點鐘起床,到操場進行整隊、排練大會操、大會舞,後來因學生趨向自由的表演方式,便改成啦啦隊競賽沿襲至今。
運動會結束時,結算各項競賽成績需花10到15分鐘左右的時間,而此時則成為學生為自己青春歲月吶喊、奔跑的最佳時刻,各系同學都拿著系旗在操場上奔馳,邊跑邊喊著自己的系最棒。曾經,這個活動因為傳染病SARS而停辦1、2年,一度讓運動會尾聲冷清不少,但近年來學生的歡笑聲又重新在運動會結束時於操場上響起,每年這一幕幕汗水與嬉笑交織的畫面,都成為運動會最完美的句點。
大專盃籃球賽感動的一幕
中興大學男子籃球隊在大專籃球聯賽中為常勝軍,屢獲佳績,成績約落在甲組二級(不含體育科系)的前面,或甲組一級(含體育科系)的後面。中興大學體育室主任兼男子籃球代表隊教練(1995──迄今)何全進表示,對於籃球隊員的訓練從以往至今沒有太大改變,唯一不同的是過去學生的外務與外在的誘因(例如:電玩、夜唱、打工等等)較少,也較易專注於隊上的練習,而今學生則是外務較多,一些好的球員除非對籃球有強烈內在動機,很難投入辛苦又勞累的籃球訓練,所以能加入籃球隊的球員都能主動減少打工等外務的時間、去除外在誘因,投入籃球隊的訓練。
提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不是贏得最後冠軍之比賽,而是民國91年籃球聯賽中,興大籃球隊在預賽、複賽中皆全勝拿下冠軍,成為當年度最被看好榮獲年度總冠軍之球隊。然而事與願違,在不能輸之壓力下,決賽第一場比賽卻意外的以一分敗北,輸球的當下全隊都哭了。當時何全進安慰學生說:「比賽一定有輸有贏,要學習接受失敗,承認失敗比拿冠軍還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在失敗中記起教訓,獲得經驗才是最重要的,人生也是這樣的。」
人生就如同運動會與大專盃的賽事,在過程中努力付出、揮灑汗水,在挫折中學習、成長,迎接著每一次歡笑,也迎接著每一次淚水,如此才能在自己的青春歲月中,留下值得再三回味的足跡與友誼。
參考資料:
柿子文化──臺灣小學世紀風華【內文試閱】〈追趕跑跳碰──新鮮體育課〉。
網址:http://www.persimmonbooks.com.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4612&forum=87
線上搜尋日期:2009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