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中旬,跟著歷史的足跡,我隨著中興大學歷史系的師長及同學們前往苗栗後龍的好望角。
以前知道南非有個好望角,卻不知在台灣這個小島上也有個好望角,位在白沙屯北端的小山丘上。站在觀景台上,可以眺望遙遠一方的海岸線,以及在起伏曲線綿延的山丘群上,矗立著一根根白色的大風車,抬起頭來望著離眼前最近的白色風車轉動著,彷彿積累的煩惱都在風車轉動下煙消雲散,這裡是台灣風力發電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綿延的古道中,乘載著歷史遺留下的痕跡
從觀景台旁俯瞰下去,便可瞧見山腳下的一條步道,我們在蘇全正老師的帶領下,一步步的沿著這條古道走了下去。
循著面海的古道,不時在路邊看到歷史的痕跡。因為潮間帶的岩礁岸環境,路邊散落著些許的生痕化石,除此之外,也在地上發現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扇貝。
在解釋各個石頭和扇貝所代表以前地形面貌的同時,蘇全正老師也趁機教大家簡單的考古常識,像是平時出來探索時,會拿原子筆出來放在化石旁邊,當作比例尺,而筆頭的方向便是北方,再用相機拍照下來作為依據。
在進入第一個隧道前,右側岔路有個小山丘步道,矗立著一塊不太起眼的石碑寫著「過港貝化石層」。蘇老師說,過港的貝化石層具有百萬年歷史,而早在日據時期的1930年時,台灣總督府便頒布「台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這是台灣最早關於自然景觀及文化古蹟的保存法令。
遊客景點光環下的另一種聲音
過了第一個隧道後,考量時間因素,大夥決定折返回到原點的舊砲塔碉堡和觀景台。而走回了碉堡,在等大家都回來之餘,我注意到牆上貼著兩張A4大小的公告,是當地向政府抗議德商「英華威」風力電廠嚴重影響當地生活的請願書。
讀完了請願書後,我獨自走到了其中一座白色大風車下,靜靜的聆聽居民所指的低頻噪音從何而來,當把平時都市裡的繁雜音量暫時關掉後,真的可以很清楚地聽到當風車轉動時,強勁的風迅速灌到白色扇葉的刺耳聲音,那是一種低沉且讓人感到不舒服的音質。
不免感到格外諷刺,在網路上,遊客們所推薦好望角的景點,始終脫離不了這裡一片白色風車群矗立在翠綠的山坡,而吸引觀光客前來的風車景點,卻是當地居民悲痛且深沉的抗議。
當內心多了這份衝突後,我便開始去思考台灣其他觀光景點是不是也有著相類似的矛盾天天在上演著?身為外來觀光客的我們,前來散心走馬看花的同時,是否曾站在當地居民的立場思考過,這些遊客喜愛的景點對他們來說又算是什麼?而在台灣這個小島上,我們究竟有多少快樂是構築在別人的痛苦當中的?
台灣早期建築的逐漸沒落
在離開了好望角後,老師帶著大家前往白沙屯拱天宮,這是台灣最早開始繞境的媽祖廟。
從馬路邊的「白沙屯拱天宮」大門牌中轉進巷子內,穿過鐵路,便進入一整排傳統建築的巷弄當中,漫步在巷子裡,蘇老師開始講起兩旁所看到的一磚一瓦。
蘇老師說,從傳統的屋脊中,便可看出屋主的八字和五行。傳統建築的牆面,會用磚砌成一條凸出磚牆的線條,叫做「鳥踏」,原是作為飛鳥的休憩站,但往後這個機能慢慢轉為裝飾的功能。而看在外行旅人的眼中,鳥踏為傳統屋瓦帶來一種設計的美感。
窄小的巷弄繼續往下走,左手邊經過一個看似荒廢的矮小房舍,若不是在蘇老師的介紹下,這不起眼的小角落,恐怕就被忽略走過。這種類似的建築稱作「土角厝」,是一種用土漿堆疊製成的建設,在一般傳統鄉下常見,不過很怕遇到大雨長期的沖刷,也因此土角厝這類建築在台灣已漸漸式微。
一整天滿滿的行程,在傳統建築的巷弄中,搭配蘇老師歷史講解和故事,彷彿乘坐著哆啦A夢的時光機。同一空間,卻乘載著不同時間的記憶背景;同個地點,卻擁有著不同面向和層次上的記憶,宛如自己手上拿著一塊塊的拼圖,透過一字一句拼湊出中台灣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