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路漫漫其修遠兮──研究所之路

文|林佩蓉(中興大學歷史所一年級)

大學,作為專業知識的啟蒙,研究所無疑是學術創造的殿堂。每年年底的推甄與隔年3、4月的研究所入學考試,數以萬計的考生爭奪少少的名額,研究所似乎已成為現代大學生人生規畫的一部分。究竟研究所的本質為何?現代社會對學歷的看法有沒有影響了這種本質的改變?

考?不考?

隨著學歷的普遍提高,以及社會壓力的提升,考不考研究所,在近幾年來成為大學生活中一項生涯規畫的選擇題。

考或是不考,正反意見的討論相當多,不論是在一般家庭或是同儕之間,甚至是報章媒體與網路論壇,每逢考試季,都是熱門的話題。根據聯合報2008年1月28日記者張錦弘的統計(表一),大專學生人數十年來碩士生就增加了四倍,博士生也有三倍之多,顯示有越來越多人選擇繼續升學之路。

表一

10年來大專學生數消長
類別 87學年 96學年
專科 452346 133331
大學 409705 987552
碩士 43025 172438
博士 10845 31710
統計 915921 1325031

許多學生選擇考研究所的理由,除了擠身學術志業外,為了文憑、追求高學歷等因素者也不在少數。由於傳統觀念裡,高學歷常有較佳的就業機會,較佳的就業機會和社經地位往往有所相通,所以升學壓力除了來自社會競爭外,也來自家庭期待。這種和社經地位相連的結構,反映在應考人數上,每年報考熱門科系研究所的人數,動輒上千人,率取率之低,猶如二、三十年前的大學聯考。

但高學歷就保障了就業機會嗎?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報導顯示,企業徵才時,除了參考學歷之外,更重要的是看應試者的工作能力與人格特質,著重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學歷的影響較往昔來得小。隨著大學普及化、研究生人數增加,品質上良莠不齊,因而有人批評「研究所大學化」現象,立委更在院會上質疑教育部,是否在政策面上有所缺失。有人為了準備研究所,選擇延畢,看在專業人士眼裡,無疑是殺雞取卵的行為,這種投資青春的成本,似乎大得驚人。

再者,假定一位研究生畢業要三年,與同時期一畢業便進入職場的同學相較,對方已累積了三年的工作經驗和年資,而研究所三年的訓練是否能夠與這三年的工作經驗相抵,是考生決定考試前一項衡量的參考。

撇開研究所的附加價值而言,研究所的本質在於研究學術、創造學術,那麼研究所到底在做些什麼?以下論之。

研究生活解析

窄門難入,但進來之後,又是一番怎樣的風景呢?

碩士班畢業年限最高四年,中間可休學一年,以文學院的系所而言,研究生用前面兩年把課程修完,後面一年全力寫論文,前後加起來大約三年是平均的修業年限。其中,有人花兩年時間順利畢業,也有人熬滿四年。更甚者,有人花掉四年後辦理休學從此與學術絕緣。

進入研究所,首要目標就是如何有效學習並且畢業,因此規畫未來的進度和執行力是每位研究生不可或缺的能力。生智出版社出版的《誰叫你讀博碩士!》[1]裡,作者賴祥蔚分享自身經驗,建議研究生不妨以研究論題做出發點,選擇相關的修課和演講參與,一方面打好背景基礎,一方面從中獲得更多的相關資訊以觸類旁通,並可以試著寫相關題目的小論文,陸續建構自己論文的主幹支脈。

指導教授和是否能提交論文順利畢業息息相關。尋找指導教授,除了考慮研究方向和研究興趣是否契合外,教授的契合度和未來能提供多少學術資源,也是尋找適合指導教授的重要指標,這方面可以透過實際修課來了解彼此互動的情形,或是參考學長姐的經驗。文學院普遍在研一下學期確定指導教授,在此之前,研究生可以多與教授討論未來想發展的領域,一邊修正自己的研究計畫,一邊建立默契。

近年來網路上流行幾部研究生用幽默的筆法,呈現研究生在研究所裡掙扎求生的作品,像是《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2]裡的名言「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風趣的漫畫搭配文字解說,內容雖有些誇大,卻也道出部分研究生的處境,因而得到網路上眾多研究生的熱烈迴響。此部落格至今已有超過200萬人次瀏覽,更入圍2008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論文是研究所的最後一道關卡,通過了,就完成了研究所的求學過程,論文寫作的過程就像分娩,有的順利有的難產,完成了論文,還得考慮日後是否有可繼續發展的空間。若想繼續深造,論題最好能接續往上發展,既可以承接原先的立論基礎,不需另起爐灶開闢新課題,又可往更深更廣的領域做延展,增加論文學術價值。

論題除了與興趣結合外,能與產業或時事互動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由於高學歷並不一定能保障工作機會,因此在學生時期應多準備和社會接軌,為日後的生活鋪路,尤其是文學院的學生,在如此高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未雨綢繆的規畫不分大學或是研究所,有分析有計劃,畢業才不等於失業。

念研究所是人生路上一項重大的投資,當這二、三年的時間成本投入,收穫與否完全依靠個人努力,這裡並不是青春的防空洞,它只提供了一個相對和緩的地域,讓學生成長成大人,一旦離開,成敗自負。

應考準備

如果已有理想的研究所目標,且篤定研究所為人生規畫的考生,以下資訊或許有助於考生準備研究所考試。研究所入學考試有兩種,和大學入學考試一樣,分推甄和考試兩種管道。

推甄的名額少,適合在校成績傑出或是相關領域表現優異的考生,推甄學校大多要求書面資料,裡頭含在校成績、優秀表現證明、自傳及未來的學習計畫,部分學校還會要求附上教授推薦函。書面資料之外,還有筆試和口試兩關。

書面資料方面,歷年在校成績是決定考生是否符合推甄資格的重要關鍵,尤其是欲報考系所的相關科目成績,大學四年都應維持在班排前百分之十,這樣才有基本參加甄試的資格。自傳的重點在呈現考生的能力是否報考研究所所需要的特質,或是考生有其他獨特的背景也可提及。學習計畫顯示考生對未來的規畫及自我評估,這兩部分是教授認識考生個人特色的依據。自傳和學習計畫的寫作方式求精準踏實,必要時可使用表格書寫,儘量避免冗言堆砌成一本缺乏重點的資料,教授沒有太多時間去鑽研各別的考生。

推薦函和優秀表現證明則有額外加分作用,推薦函建議考生先擬好稿後再請教授修改,或是將自己的自傳學習計畫先提供給教授參考,使推薦函能更加切合推甄者的特質。由於每逢考試季節便會有許多學生請教授寫推薦函,早點主動和教授聯絡,能換得較多的時間與教授互動。優秀表現證明應選擇近幾年的表現證明,分門別類如參與活動、獎狀或檢定證明、相關的作品集等放置於審查資料中,以凸顯個人能力。

口試分二種,一是團體口試,一是個人口試。口試前,考生可自行模擬考試現場,揣摩可能的問題和如何回答,並讀熟自身所提供的書面資料,如自傳和讀書計畫,大部分的教授會依照考生提供的資料進行發問。口試當天,準時到場,衣著整齊,口試時注意禮貌和誠懇回答,態度上儘量做到落落大方,回答時忌諱不懂裝懂逞強作答,並且應練習掌握好發言時間。

考試是最多考生選擇的升學管道,競爭也相對激烈,每年大約三到四月間舉行,各學校日期不同,可能發生撞期,此時選擇應考學校是考生事先得仔細抉擇的問題。

研究所考試如同一場長期抗戰,在這場戰爭裡,做好時間管理和健康管理是獲勝的不二法門,除了把作息和心境調整到最佳狀態外,讀書上,一般的基本書目可搭配各校不同的出題方向研讀,歷年考古題和各校重點科目的隨堂筆記亦相當重要。

有些同學為了準備研究所考試,早在大二大三的時候便參加補習班加強自身能力,補習班在歷屆考題方向上的整理較個人來得全面而有系統,但只是為了考試而補習,期間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是否值得?是補「不足」還是補「安心」?值得三思。

在考試季節裡,也常看到許多考生全臺走透透,到各個縣市學校應考,以一校收費1,500元來算,光繳報名費就破萬的考生大有人在。機率上,似乎報的系所多,上的機會就越多,相對而言,其背後是否隱藏對自身能力的不信任與自卑,或是藉由亂槍打鳥的方式賭機會考上研究所,這種現象是不是也是造成研究生日益浮濫的原因之一,或許值得思考。實際面而言,過多報名而花費的金錢和時間,以及連日趕場所造成的體能消耗,都是考生在報名前應想清楚的問題。

 

[1]賴祥蔚《誰叫你讀博碩士!》,臺北:生智出版社,2004/10/10出版。
[2] http://www.wretch.cc/blog/gradlive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