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思函(中興大學中文所二年級)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句曾經紅極一時,直到現在仍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廣告詞,點出了幾分道理。但觀察今日以外食為主的大學生們,可以發現,除了白開水,其他的飲品幾乎造就了大部分人「每日一杯」的現象。本文將試著探討此現象的形成原因,與飲品其中不常為人發現的生活藝術情趣。
従消遣成日常
在悶熱的天氣中,為消解胸口的那股窒悶感、口中的乾燥感,人們大多想到的方法,除了躲到冷氣房裡外,隨手買一杯冰涼的飲料也是一大選擇。淡淡香甜的紅茶、清新淡雅的綠茶,還有濃濃醇香的奶茶,以及加了粉圓、揚名國際的珍珠奶茶,都是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的選項。尤其是珍珠奶茶,如今已可說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國民飲料。
不論是在鄰近的中國大陸、日本,還是遙遠的美國,都可以見到珍珠奶茶的身影。雖然如此,仍有不少國外朋友一旦來到臺灣嚐過真正「道地」的珍珠奶茶後,便對臺灣的珍珠奶茶留下深刻印象。也正因這種足以跨越國際的聲勢,使得珍珠奶茶的始祖店究竟為誰,是1983年臺中市春水堂的劉漢介?還是1987年臺南市翰林茶館的涂宗和?一度掀起論戰。但不管如何,如今珍珠奶茶與紅茶、綠茶已變成極其普遍,幾乎可說是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早期的泡沫紅茶店,發展到如今隨處可見、每走不到幾步就有一家飲料店的現象,最大的原因,可說是在1990年代後期,封口機發明並大量引進的關係。封口機的發明,使得飲料不論在包裝上還是飲用上都變得方便快速,利於大量生產,也讓人即使行走在路上也不必擔心飲料灑出的問題。
於是,技術的一小步,改變了飲料得小心翼翼食用的習慣,間接利於飲料的推廣,最後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
每日一杯?
如果觀察中興大學學生,便會發現大多數人每二到三天就會買上一杯飲料,甚至有人是每天都會固定買一杯飲料,甚至一杯以上。
「飲料」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融入了以外食為主的學生生活中。即使自己不買飲料,但只要在便當店、麵店或各式餐廳裡用餐,大都會有免費的飲料可供享用。大多時候是紅茶、綠茶,有時也備有果汁、奶茶甚至咖啡等。而且還有不少地方是採自助式的,所以通常一餐飯配上一、二杯,甚至更多的飲料也不算稀奇。
中興大學附近飲料店密集,不論是校門口、男宿、女宿,還是在有名的二五夜市、忠孝夜市等地方,不僅店面型的便利飲料店每走兩三步即可見一家,就連流動型的果汁、飲料攤販也不在少數。以學校正門口學府路到建成路上加油站為止為例,在這一小段路上,只要走進任何一家餐店或是飲料店,每家都可以讓你取得飲料。
和著光與美飲下
飲料除了具有各式味道,冰涼解熱外,其實也有其美感在其中。光線一旦穿過,即使是平常的紅茶、綠茶也可透著幽幽色光,給人淡淡清涼。隨著飲料的普及,也開始有不少店家以創意造型與獨特味道來吸引顧客,異常鮮豔與多變的顏色搭配少有的味道,刺激著人們的味覺與視覺,顯得獨具風格,飲料的製作也變成是藝術的創造。
除了飲料本身可以是種美的存在,在享受飲品的過程中也可以變成一種生活情趣。人們如果覺得喝咖啡是一種生活上的享受,那麼喝飲料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現今便利型飲料店遍及各地,但仍有不少從早期泡沫紅茶店進化而來的專門飲料店。舒適優雅的店內裝潢,杯具的講究與店內氣氛的營造,都將飲用飲料變成是一種忙裡偷閒的享受。
而且即使不到飲料店,只要到餐廳用餐,通常餐點也都會搭配上各式飲品,任君挑選。一群好友在餐後絮絮聊起,通常放在手邊的,就是一杯飲料。
乾淨透明的白
雖然飲料已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最後還是要提醒飲料喝多了會傷身的事實。飲料和果汁不管是酸是甜,通常都會加入果糖或砂糖,兩者不僅熱量高,造成體重上升,不適合正在減重的人,在果糖之中通常還會加入化學添加物,如果食用過度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
如果是咖啡或是奶茶類的飲品,則還會加入奶精、奶油球,而奶精與奶油球是反式脂肪酸產品,對身體有不良影響,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
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需攝取的水分約2000 c.c.~2500c.c.左右,如果每天攝取足夠的水分,不僅可促進腸胃蠕動,也可減少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但所指的水分主要是以白開水為主。如果一天內喝了太多飲料,認為是補充水分的一種途徑,那麼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飲料雖然同樣是液體,但其中的糖分和添加物不僅造成體重上升,同時更造成腎臟的負擔,也隱藏著引發其他疾病的誘因。所以與其說「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倒不如說「最好多喝水,多喝水最好」,有益身體健康。
而且在物價上漲、毒奶粉風潮不斷的現今,如果能減少飲料的購買與飲用,也不失是個兼顧荷包和身體健康的方法。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珍珠奶茶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F%8D%E7%8F%A0%E5%A5%B6%E8%8C%B6&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