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孕育──綠川與中興大學之間

文|陳盈妃(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四年級)

中興大學邁入90年(1919──2009),悠悠歲月裡有著豐富的故事。最初中興大學建校於臺北,經過24年後,選定於臺中(今校址)遷校,選址的考量與正門前流淌而過的綠川,有著極大的關係。

生命之河──綠川

綠川是一條沒有明確源頭的河流,綿延十多公里,流域大致源於北屯區三光里附近,向南流經北興里、錦州里、忠烈祠東側、臺灣體育學院體育館,進入棒球場後方,再沿精武路、雙十路南下,折向綠川東西街之間,穿越民權路和鐵路之後,沿鐵路西南流至南區區公所後轉向東南,經信義路、合作街一帶轉向西南,環流中興大學西北側,最後南流於縣市界注入旱溪。

河流哺育生命,最初的人類依河而居,因為河水可提供肥沃的土壤與灌溉的水源。臺中市盆地內擁有豐沛的水資源,大致而言,北有大甲溪,南有大肚溪,境內由東而西有大里溪、旱溪、綠川、柳川、梅川、土庫溪、麻園溪、筏仔溪等。許多早期的大型聚落皆可發現河流的蹤跡,綠川便是頂橋仔(今中興大學正門前社區)的生命之河。

頂橋仔,或稱橋仔頭,頂橋仔頭,範圍大致包含中興大學校地,以及校門對面北至復興路、東至臺中路、西至五權南路的大片土地。頂橋仔早期是臺中的大型聚落之一,也是大里、烏日、臺中核心地區的交通樞紐,同時亦成為附近聚落的商業中心,在清代甚至曾被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選為臺灣首府預定地。

頂橋仔可追溯的最早住民為貓霧拺平埔族人。清雍正元年(1723),時臺灣總兵藍廷珍以官方力量入墾,是此地大規模開墾之始。至乾隆末年渡臺開墾者日漸增多,陸續侵占平埔族人的大片土地。在嘉慶、道光年間,平埔族人幾次大規模遷徙,頂橋仔的居民便多數為漢人。嗣後漢人藍天秀、張嗣徽合資開墾大里、太平、烏日一部分,以及臺中市東南一帶,所墾之地以其為藍姓、張姓新興之地,故稱「藍張興莊」。光緒末年,頂橋仔在行政層級上由「貓霧拺堡」變更為「藍興堡」。

頂橋仔地名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為平埔族音譯說,另一則是地理景觀說。前者認為因漢人得知此地區平埔族稱之為「巧考圖」,便以閩南語發音轉換成「橋仔頭」。當時此區有兩大聚落,位於上游位置的便稱「頂橋仔」,下游位置的是「下橋仔」。後者則為主流說法,認為頂橋仔位於旱溪畔,是往大里、霧峰一帶的渡口,遂因其渡橋位置而得名。時旱溪下游有一聚落,以地理空間相較,靠近上游的稱為「頂橋仔」,下游的以「下橋仔」命名之。

最早進入頂橋仔開墾的族群,據信是福建汀州府永定縣的江氏家族。雍正四年(1726),江家開臺祖江永盛帶著五個兒子渡海由鹿港上岸,沿大肚溪來此開墾定居,後開墾事業拓展,範圍至北屯、彰化快官、南門橋、南屯地區,後因染鴉片惡習,變賣家產、荒廢事業,整體家業便走向衰敗。

林姓家族是頂橋仔居民的主體,先祖稍晚來到本地,並逐步形成宗族聚落規模。日治時期(1895-1945)因集資興建林姓大宗祠,霧峰林家、竹山敦本堂、社口林家、潭子摘星山莊林家、樹王林家等中部多處林家族裔因此接觸交往。

頂橋仔曾經重要的聯外道路是永和街,連結烏日、樹王、霧峰、大墩街的要道。日治時期道路拓寬,公車行駛其中。後因都市計畫,永和街被切割已不復見完整形貌。頂橋仔最熱鬧處為街仔尾,是清末至日治時期的聚落商業中心,有中藥店、剃頭店、米店、鴉片間等店舖,大致位於今日頂橋三巷和頂橋二巷中。「公地」位於中興大學正門與學府路交界處,是當時居民的休閒公共空間,大型聚會或祭祀皆於此舉辦。後來臺中市政府重新規劃建設,期望未來成為頂橋仔人的新公地。過去頂橋仔的北管戲相當興盛,隨著時代變遷如今無戲僅存樂。現在鄰近正門,偶爾可見福德祠有傳統戲曲的活動與演奏。

綠川本無定名,至日治時期日人於綠川上建造新盛橋,遂有新盛川之稱。明治三十三年(1900)依據臺中市區改正計畫,以及將綠川截彎取直,加以之後歷經築道、改道的過程,中區綠川成為整齊的河流,而下游頂橋仔一帶則為原始樣貌。大正元年((1912)臺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巡視此溪,因其景色綠映青翠而取名為綠川,沿用迄今。

國民政府時期的綠川,初期因大量移民湧入,不僅在河岸上蓋起許多違章建築而妨礙市容、阻礙市區正常發展外,綠川也由一條美麗的小河變成堆滿垃圾、臭氣薰天的臭水溝。隨著市區建設和市地重劃工作的推展,大部分農業區被變更為都市發展用地,亦改善混亂的移民情況。1970年代之後,南區綠川河道也完成整治改道工作,今日綠川風貌大致因此奠定。

位於中興大學後方的旱溪,長9.6公里,集水區面積67.8平方公里,流經臺中市東區、南區、大里、烏日等。早期旱溪功能屬於都市型的排水系統及水利會灌溉水源,負有防洪排水的任務,最後匯入大里溪。

農校的沃土──中興大學遷校之因

綠川不僅造就頂橋仔的發展、孕育許多生命,與中興大學遷校亦有緊密的關係。臺中盆地屬於大甲溪流域,地力肥沃,頂橋仔位於水系發達的綠川下游,中上游帶來豐富的腐植質,形成農業發展的優良環境。

昭和十八年(1943),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 (中興大學前身)由臺北遷至臺中頂橋仔,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臺中高等農林學校,日本政府即是看中這塊土地可以生產出質量皆優的稻米,以及環境條件適合農校發展,是選址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為臺中環境、氣候等方面皆與華南地區相似,其時日本政府大東亞共榮圈企圖強烈,為訓練入侵中國的農業技術人員,便將農校遷至於此。

遷校後經過長期的協調,徵收頂橋仔近兩百位居民的土地成為校地。隨著土地徵收和校園擴建過程,頂橋仔地區農地漸少,帶動道路開拓與周邊都市化,此區由農業區、工業區轉變為文教區。

河川哺育生命在頂橋仔得到印證,而間接促成教育事業則在中興大學發生。或許可以這麼說,綠川不僅餵養大片土地,甚至是中興校園和每位於其間成長的中興人。

參考資料:
余如季等,《綠川‧同心花園》(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