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佩蓉(中興大學歷史所一年級)
你知道什麼是同人誌嗎?你了解何謂cosplay嗎?本次將帶各位直擊剛結束的GJ暢秋同人誌販售會現場,與一群熱情洋溢的文藝創作人分享他們的熱血青春。
「同人誌」與「Cosplay」
「同人」一詞來自於日文「同好」的意思,最早出現於日本的文藝界,同好指有著相同嗜好、相同類型之人,而「同人誌」則為同人所共同創作出來的文藝著作,不論是雜誌、書畫、報章皆可稱之。簡單的說,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將各自發表的著作集結成冊,在同好間流通者,均可稱為「同人誌」。現今「同人誌」一詞多用於意指漫畫或與漫畫相關的周邊創作方面,這類的刊物幾乎都是自掏腰包印製,因此相較商業漫畫而言,擁有較大的創作空間,題材也包羅萬象,甚至不限於漫畫,電玩、布袋戲、小說和電影等皆可入作。
漫畫同人誌的創作模式可分為「自創同人誌」與「改編同人誌」,「自創同人誌」的劇情、角色皆屬個人創作;「改編同人誌」則為二次創作的作品,將商業作品中的角色或是劇情改編,創作出異於原作的結果。絕大部分的同人誌作品可在同人誌販售會中購得,另外也有網路通路和一些漫畫專賣店能見其蹤影。
「Cosplay」,是Costume play的英文縮寫,中文譯「角色扮演」,其約源於70年代的日本同人誌販售會。參與 Cosplay 的人稱 Cosplayer,Cosplayer將自身裝扮成喜愛的角色,無論是造型、道具,以至於招牌動作與心態,都力求唯妙唯肖,若只是隨意穿上一些特別的服飾道具,而無特定揣摩某角色,這並不算是Cosplay。簡言之,「同人誌」和「Cosplay」之間並非等號,而多數的社會群眾常將之誤解,縱使是知名的媒體也曾使用錯誤。
1990年代,臺灣的同人誌販售會由早期的CW和SE兩個單位所協力創辦,發展至今已具相當規模,地點也從一開始的臺灣師大體育館和前國民黨黨部,換至場地設備更寬廣齊全的臺大新體,重要的主辦單位為CWT[i]和FF[ii]。販售會提供同人創作者一個發表作品的舞臺,而有興趣的同好透過買票進場的方式,尋找喜歡的同人作品或欣賞他人創作。隨著創作環境的改變和資訊流通的迅速,同人誌販售會中,除了可以看到紙本的商品之外,亦有布袋戲和SD娃娃的娃裝、Cosplay道具、手作創意品等各式創作作品。
中部地區的活動—GJ暢秋同人販售會[iii]
相較臺北,臺中的同人誌販售會場次不多,知名且具代表性的就屬自2000年起每年三、四月由臺中各所大專院校合辦的春宴同人誌販售會[iv]。春宴提供了中部地區喜愛動漫的同好和創作者一個自由發揮的舞臺,然以規模和細節而言,仍有進步空間,這些不足之處,促成了GJ暢秋同人誌販售會。
剛從中興大學農研所及嶺東科技大學畢業的鄭彩婷和林珮羽,兩人在春宴上有多次合作的默契,同時也因曾經擔任過活動的總負責人,對同人誌販售會有另一番理想和抱負。林珮羽表示,多年的春宴辦下來,她深信臺中有足夠的市場支撐同人誌販售會的籌辦,且臺中印刷廠的量居全臺之冠,適合少量印刷的同人誌刊物發行,而臺中位於南北交通樞紐,在這些有利條件下,全年只有一場春宴對中部地區而言是不夠的。正巧鄭彩婷去年剛策辦過海風同人誌販售會,林珮羽於是找上她,兩人從今年三月間開始籌備GJ暢秋同人誌販售會。
兩人自掏腰包,從場地規劃、尋找工作人員、活動流程安排、活動廣告等等大小事都親力參與。為了抓住臺中對同好們原有的印象,她們選擇了和春宴一樣的活動場地信義國小作為會場,並延續了春宴的核心理念──「服務社團」。由於主辦人本身已有相當豐富的統籌經驗,一連串的活動籌備並未遇上嚴重困難,首屆的GJ暢秋同人誌販售會如期於2008年9月27、28日舉行。
27日那天艷陽高照,參與活動的人員將場地擠得水洩不通,許多知名的同人作者亦來臺中共襄盛舉,以首屆的活動狀況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成績。會場同時提供歌曲點播服務、彩稿與黑白稿創作競賽和活動回函摸彩等各式各樣的節目,讓活動參與者能有豐富的收穫,第一天活動順利結束,大家帶著興奮的心情期待明天。
人算不如天算,人和與地利條件都配好的情況,惟有天時出了狀況,9月28日當天,難得一見的強颱薔密,侵襲臺灣。
「這真是我辦活動以來,遇到最重大的突發狀況,感覺就像被颱風狠狠打了一巴掌。」鄭彩婷感嘆,27日那天晚上,拖著才剛結束活動的疲憊身軀,GJ的工作人員仍守在電視機前,密切注意颱風的動態,晚上八時臺中市宣布次日停止上班上課,工作人員一一打電話給參與28日活動的155個攤位,細心的告知第二天將會提早結束活動和會予以退款的訊息,反應之快和體貼社團的考量,相當窩心。
青春的熱血與執著
問及兩人家人對她們投入這塊領域的看法,不約而同的,雙方家人都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像是鄭彩婷在國中第一次出同人誌時,便是母親借款給她;林珮羽則是由母親陪同訂製Cosplay的衣服,甚至贊助發行刊物的經費。
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花心思了解同人的內容,甚至往往形成許多誤解。鄭彩婷表示,最常被誤會的是以為「同人」等於同性戀,另外像「同人誌」等於「Cosplay」等的誤解,仍是層出不窮。林珮羽提到許多人對喜好漫畫、參與同人活動的人,會視其為偏激固執於此道之人,她覺得這是不明就裡的結論,許多熱愛動漫的人,對於生活中其他細節的處理仍是有條不紊,不因興趣而影響生活品質。
不能否認的,同人活動會遭致社會誤解,參與這塊領域的同好們也有一定的責任,許多不好的個人行為,其結果和評價是由活動整體承擔,加上網路資訊的流通快速,反面消息往往比正面消息傳得更快更廣。
對於有意進入同人領域的朋友,鄭彩婷與林珮羽建議「量力而為」,不論是創作者或是讀者,都應先衡量自身能力及興趣,做最有效的時間分配以換取最佳成就感,而不是盲目亂衝,既顧不好自身生活,又得不到成就感,不但抹煞了興趣,也可能造成不良的觀感。同人活動的核心乃分享與欣賞,能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同人文化最吸引人的地方。
第二屆的GJ同人誌販售會訂於12月27、28日舉行,對未來的發展走向,主辦單位希望能拓展一般入場的客群,帶領同人文化走出小圈子,跟社會大眾有更多的互動,並將GJ辦成常態販售會,而非僅是曇花一現。由於第一天和第二天活動人數的懸殊,主辦單位考慮以增加多元活動,如專門的演講或是其他節目,來刺激次日的入場人數。只是,在擴大客源的部分,如何與社團做出完美的平衡,以及如何再次定義「同人」,以區別與創意市集相疊的模糊地帶,仍有許多討論的空間。
[i] http://www.comicworld.com.tw/hp/index.html
[ii] http://www.f-2.com.tw/
[iii] http://gj.mooo.com/
[iv] http://spring.poorm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