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如璧(中興大學進修部外文系一年級)
飄忽不定的雲,映襯了3月裡的天氣時時急驟轉變。白日裡的美景偶有烏雲來臨,短時間掩飾了它亮麗可愛的一面,同時間被隱藏了的,是隨著太陽的運行而變換的明處與暗處。驕陽緩緩闔上眼歇息、黃昏匆匆閃逝,夜晚的現身與街燈亮起,帶來了精心獨具的舞臺燈影。看那枝椏的曲線多麼惑人,樹的邊緣讓夜燈襯得多麼鮮明、立體,湖面上的倒影如此夢幻,清晰的具象與意象的抽象,哪樣最引人注目?是氛圍。當你走入中興大學,身旁無限的微黃綠意與樹動、風動,最教人心馳神往。
黑黑.黃黃
即將到來的夏夜涼涼,夜晚變得「兩光」、「三光」。什麼是兩光?是晚間的黑與燈火的顏色。「黑黑、黃黃」是兩光,「黑黑、黃黃加藍藍」是三光,「黑黑、黃黃加藍藍加…」。走在可愛的「黑黑、黃黃」之中,眼前的美景是熟悉異常,還是「似曾相識」?一幅幅中興夜晚的美麗,考驗身為中興人的你,眼力(視覺)與記憶力。
直線.曲線
誰說大自然裡沒有幾何與直線的存在?!中興湖裡有直線、正方形、三角形。人類很有趣,男與女都喜歡曲線。男人喜歡女人身體的曲線美,女人也喜歡自己及其他女人的曲線美。人類也喜歡直線,直線表達著明朗、直接、快速前進等等的意含,有別於曲線的彎延迂迴。曲線的浪漫也深擄人心,呈半拋物線狀的絲帶、迎風搖曳的旗幟,以及海面的洶湧波濤,在在饒富曲線之美。
曾聽聞過有人對辦公室裡的文件表格有瘋狂愛好的,甚至將表格裡方正的格式稱為辦公室裡的最美的,應該是對直線情有獨鍾的一種人吧!《腦內藝術館》一書中寫道,畫家蒙德里安認為:「直線『要比曲線的表達更深沉有力』,因為『所有曲線終究會化為直線,曲線根本沒有存在的空間』。」他也曾在書中寫道:「在各式各樣的形體中,直線是中性的,因為它並不像一般的自然形體或抽象形體,具有複雜性或特異性。」看到這裡,你喜歡直線,還是曲線呢?(註b)
淺談.影像
提到蒙德里安對於直線、曲線的想法,就不得不來場「視覺與藝術」的漫談茶會。你準備好茶或咖啡了嗎?
《腦內藝術館》作者塞莫.薩基在書中寫道:「線條確實是大多數繪畫的特色。就以烏切羅為例,他的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直線描繪出很多長矛。但任何一幅繪畫都有邊界,只要有邊界,就免不了有線條。」「當我們在欣賞以線條為主要元素的繪畫(如馬列維基的作品)時,這些線條便會刺激視覺皮質中的走向選擇性細胞。」(註a)
近日筆者參加了一場婚禮,宴席間趁空檔,打算前去接待、收禮桌翻看新人相本。到了接待、收禮桌時,恰巧已有三位女性賓客正翻看著。三位女性賓客時而討論著新人的表情、時而討論著背景的美麗,其中令筆者訝異的,是其中一位女性賓客指著一張照片說:「這張圖片構圖很有趣,但位於圖片下方的圍牆上的鏤空設計太過搶眼,搶掉了新娘的風頭,除非新娘的禮服改為紅色……。」這位女性賓客挑剔的圍牆鏤空處,正是「直線(柱)狀」。果然人腦有其直覺,不見得非得走入學院,才得其見解。
繪畫與攝影照片的關係密不可分,正是如此藉由中興的越夜越美麗,一一暢談其間之妙趣。《腦內藝術館》裡有一段佔了半個頁面以上的話很有趣,以下是節錄的部分:「里維艾爾:『立體派畫家的使命就是要幫繪畫找回它真正的目的,也就是重塑事物本來的面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忽略光線佈置,因為光線代表著某個時刻(如清晨、深夜)。如果一件雕塑要表現出事物的本質和恆常性,它就不能考慮光影的作用;光線可說是讓事物無法以原貌呈現的原因……』」(註c)
有時看來不直接相關的訊息之間,卻擁有比真正相關聯的訊息之間的拉力還要強大。當走入探討影像這一途,以科學的形容來說就是「交叉比對」,以通俗的形容來說就是「多看、多學」。記錄影像或者說創造影像,迴蕩在按下快門與繪畫之間,兩者的專業領域,全數的吸收固然最好,半數的吸收加上預留的「攪拌」空間,均勻或不均勻的將兩者的知識做物理或化學變化,激騰出一番別具個人色彩的經典影像。上述里維艾爾的這一段文,與中興校園裡的夜景、與繪畫之間的微妙關係,你看到了嗎?
絕色魅影.中興湖面面看
蜿蜒的小徑,樹影與光影繽紛搖曳,通往中興湖的甜蜜小階梯,寬廣優雅的中興湖與中興建築景色,暗藏意象的奇美湖面,以及形狀可愛的中興樹群,哪幅像畫?哪幅像夢中景象?哪幅最有真實感?既然適才提及了繪畫,「柏拉圖對繪畫的看法」更是要仔細閱讀一番:
當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張長椅時,長椅本身是不是會改變?或者它根本不會改變,只是外觀起了變化?
它的外觀改變了,但本身並沒有變化。
再想想這個問題。繪畫模仿的是什麼?是現實或是表象?它模仿的是幻象還是真理?
是幻象。
既然如此,模仿式藝術和真理就有很大的出入了。
對,它模仿的是表象,而不是現實和真理。(註d)
筆者自今年3月9日開始,一連數天在夜晚下課後前往拍攝校內夜景。拍攝五、六回下來,頓感美景若非每日且頻繁地在不同時刻、不同時間點以輕鬆平常的心情細細體察、體會,再怎麼努力挖掘校園美景,真正記錄下的,其實還不比身旁擦身而過、在中興校園內運動的附近居民幾年下來所發現到的美麗景象還要精湛。努力經營出的報導精要,遠遠比不上真正精要裡的精要呢!筆者五、六回合的搜尋美景拍攝,與常年在中興校園裡漫步的民眾相比,還真的是越比越渺小。
不同的年齡、心情、時間點、氣候、氛圍,就不容易看到一樣的事物、得不到完全一樣的看法。筆者此行拍攝也是如此,有時一回合的拍攝可以如預期般記錄下好幾幅美麗的景象,有時兩回合的拍攝卻比不上一回合拍攝的美景,甚至一回合拍下來連一張及格的照片也沒有。其實美景處處,看待人怎麼發掘它。題外話一樁,筆者此次最想拍攝的影像類型中,不外乎是「像極有勁道的書法般的樹枝剪影」啊!
似曾相識.記憶的秘密
蹓躂了一圈,是時候開啟最後一個話題了。
你一定記得曾經站在某個路口,眼前令你恍然回憶的景象──「這…眼前的這一幕我曾幾何時看過!」過去的經驗包含真實經驗與非真實經驗(幻想、夢境),經驗資料庫其實繁雜且多采,現在與未來之中,也因此容易遇上相類似的構圖(在此不談預知等超現實現象)。
「即使常人的記憶力也是非常燦爛且多彩多姿的。它有巨大的容量及軍隊般的力量:我們可以在霎時間變出艾菲爾鐵塔、富士山及綠野仙蹤中翡翠城的視像……祖母廚房壁紙的花紋,海的味道……這麼多完全不同的事物,我們都可以清楚地記得對它的印象及感覺……」摘錄自《記憶的秘密》(註e)。
「記憶不止把我們送上日常生活的軌道,也有更深沉的功能。我們把一生中的記憶沉積起來,固化變成我們存在的基石。透過記憶,我們塑造自身的人格……及寫我們心智的自傳,這個自傳是獨特且是無可取代的自我歷史……」摘錄自《記憶的秘密》。(註e)
有些人的記憶因歲月而日漸模糊了,漸漸變得不那麼具象,更偏為抽象,意象作品也可能隨之產生。藉由意象,創作者表達出過去經驗裡的感受,也藉由創作出的意象形體,呈現這份形體「實象」上能表達的,以及「意象」中的意念與氛圍。
相同的湖面,僅變換焦段、移動幾個腳步,中興湖湖面從夢境的幻感,轉而為金屬或塑料平滑面科技感十足的質感。畫面中的光源皆是路燈,更慢速的快門與低感光度,造就了這一幅奇異影像。
記憶是如此美好,也如此容易消逝。當你記下幾幅眼前的美景,歲月過後,還常駐在視覺腦中的美景,往往一再消失。唯有繼續探索中興校園夜裡的美景、繼續發現,忘記了一個,就再努力發現幾個新的補上。不只中興越夜越美麗,視覺記憶也因此越豐富越美麗。你的咖啡還要續杯嗎?
參考書目:
《腦內藝術館》作者塞莫.薩基/商周出版
《記憶的秘密》蘿普.著/貓頭鷹出版
引用文章頁數:
註a:《腦內藝術館》P.157
註b:《腦內藝術館》P.132;「走向選擇性細胞」一專有名詞解釋,請參見全書。
註c:《腦內藝術館》P.65
註d:《腦內藝術館》P.48,49
註e:《記憶的秘密》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