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電影世界的彩虹路,魏德聖:「看著腳步,繼續前進。」

以一部《海角七號》振興低靡多年的國片市場,再以一部《賽德克.巴萊》刷新臺灣票房紀錄,締造兩種奇蹟的魏德聖導演配合中興大學主辦的「藝文.巴萊」活動,在10月15日於中興大學圖書館舉辦「電影世界的彩虹路」演講,演講採線上報名方式,在開放報名的當天即宣布人數已滿,足見大家期待這次演講的程度。

整場演講採座談式進行,演講一開始,主持人先以幾個簡單的問題帶觀眾進入狀況,在這些問題裡,魏導表現出自己最普通的一面。之後談到關於走入電影事業的過程,魏導表示一切都是巧合,「當時有個朋友很喜歡看電影,喜歡到常常拉著我陪他看電影,這是我對電影產生興趣的過程,一股認為『自己也能拍出來』的感覺。」魏導這麼說:「不過就算沒有這個朋友的介紹,我可能還是會投入這一行,只是時間的問題。」

魏導從短片開始拍,自1993年起參與多部電影和電視製作,但是電影這條路並不好走,尤其是在民國80幾年的時候,為了加入WTO,國片市場的配額降低,造成國片市場萎靡,製片量一路下滑,魏導仍然堅持自己的路:「以前我念五專的時候,同學們都會在暑假期間打工,當時南部工廠多,我的打工地點自然就是在工廠,每天負責鑽螺絲。」當時在工廠打工的經驗令魏導記憶猶新,這也是魏導執著夢想的理由:「如果我留在南部,我之後的生活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就是整天在工廠裡鑽螺絲,鑽一顆3秒鐘,每天就是在數還要再鑽幾顆才可以下班。」面對可以預知的未來,魏導選擇待在臺北,堅持自己想走的路。

談到自己的電影夢,魏導說:「重點在於你有多想得到。」他表示,如果真心想學一件事,只要努力半年就可以學會了,但如果無心,「那給你4年也學不會。」魏導這麼說。「電影」對他來說就是最想得到的那件事。雖然以《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兩部片成名,不僅刷新票房紀錄還得到多項大獎肯定,但是魏導說:「得獎並不是我努力的目的,雖然獲得肯定的確令人開心,但是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於自己。」魏導強調「無愧己心」的想法,不管是對演員的要求還是對自己的要求都是如此,就像他下一部電影的主題一樣,「不是一定要贏,但是絕對不能輸。」魏導再三強調,順便替新電影打廣告:「下一部電影是關於一隻臺灣的高中球隊首次打入日本甲子園的故事,雖然他們的結果輸了,但是他們卻沒有輸掉自己的堅持,全場都被他們感動。」

被問到拍攝電影的方法,身為教徒的魏導舉聖經故事當範例:「上帝造人時,是先用泥造出人的形象,然後向泥人吹一口氣,注入靈魂。」拍電影的方法也是如此,最重要的就是那個靈魂,沒了靈魂,這部電影就不會成功,「感受力」是身為導演的他最為看重的,感受力該如何培養?魏導認為:「多看書、多思考、多聊天,要面對面的聊,現在科技很方便,就是因為這樣讓人少了很多培養感受力的機會,朋友們見面都只會滑手機、用APP。」言及至此,許多人發出會心的一笑。「不是只有導演工作需要這種感受力,做任何事都需要。」魏導強調:「要有這份感受力才能夠感動自己,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

「我常常會反問自己:『我要的到底是甚麼?』。」談起自己製作電影時的種種艱辛,魏導不禁有感而發,未走紅之前,他的電影夢處處碰壁,「每次見面朋友都對我說:『為甚麼你的運氣這麼差?明明都已經這麼努力了。』」魏導輕鬆的說,但不難想像他當時的窘境,他自己說《海角七號》是最大的賭注,如果真的又失敗了,他就甚麼都沒有了,所幸《海角七號》的票房超乎預期的好,但是在拍攝《賽德克.巴萊》的時候,雖然有「海角七號」的光芒加持,經費仍然有限,「錢」又成了魏導最大的困擾,他很直接地說:「你問我拍電影最大的困難是哪裡?當然是錢啊!沒有錢甚麼都做不到,但是我認為自己要做的是沒有錯,為了我的電影去借錢更沒有錯。」就是這種執著讓《賽德克.巴萊》上下兩集的票房再度刷新魏導自己的紀錄,也成為臺灣第一部史詩級的巨作。

整場演講,魏導不斷的重複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從小到大他都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我偶爾會想,會不會小學同學翻開畢業紀念冊以後,會看著我的照片思索『這到底是誰?』。」他這麼說。關於自己的成功,魏導也很直白的說:「因為我今天成功了,所以對於我當時付出一切的事情,每個人都會說:『你真有勇氣。』但是如果我失敗了,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說:『這個傢伙根本是個瘋子。』」表明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會成功也會失敗、會被鼓勵也會被冷言冷語,但同時也都是有一樣的潛力,在演講的最後,魏導鼓勵到場的所有觀眾要腳踏實地:「看著腳步,繼續前進。」就像是走在道路上時,雖然往前看不見終點,但是只要想著自己同時也看不到起點了,就表示自己有向前進。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