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星火燎原──文學院燎原專案成果發表會

文|林邠芬(中興大學中文所一年級)

2008年12月4日、5日,文學院平時忙著教學及研究的老師從研究室、教室走出來,與學生坐下來一起分享一年來的研究心得。一場杏壇盛會,在中興大學綜合教學大樓112視聽室如火如荼的展開……

人文研究的發聲

中興大學自民國95年擠身行政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行列。為了使文學院的老師重回、強化自身的學術研究或經典翻譯工作,激發原有的熱情,因此去年人文研究與發展中心從該項計畫的經費中撥款,加上校長拿出私房錢加碼,促成了今日「文學院96年燎原專案暨人文中心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這項活動藉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態勢,期許文學院教師重燃雄心壯志,累積研究成果,以便未來能爭取更多的輔助,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卓越的表現。文學院大家長林富士院長致詞時特別期許:「希望今天、明天是一個起步,明年會有更盛大的學術發表會。」
為期兩天的成果發表會,獲得三系兩所共有23位教師響應,並有24篇研究成果發表。由於主題不限,領域不拘,研究成果可謂包羅萬象,令人目不暇給。中文系教師共發表七篇論文,從古老的神話到現代的小說,從雅正的經學義理到民間歌謠俗曲。外文系的7篇論文中,有軟性的電影、文學題材,亦有英語教學研究。臺文所三篇論文分別探討臺灣古典詩、殖民地的書寫及臺灣現代小說。圖資所的四篇論文大致探討網路、圖書、教學等關係。歷史系的兩篇論文則分別討論日治時期臺灣電信和遠東郵遞合同的歷史。

跨界˙時空˙旅行

不難發現文學院的研究不再只執著於單一學科或是傳統的研究方法,而是跨越地域的界線,乃至將觸角深入西方的理論,其中更不乏跨領域的研究。這兩天的成果發表,彷彿一場時空旅行,從遠古到現代,從臺灣到法國。同時也是一場理論的旅行,許多老師引進西方或跨領域的理論,讓它們旅/居在不同學門的論文中。
擁有5,000多年遷移歷史的中華文化,不只能親身與當代臺灣本土詩人陳明克交遊,也能能挖掘古老的神話。中文系教授陳器文利用文獻學、圖像學等跨領域研究方法,做服佩與服食之辨及人鳥意象的轉化,帶我們進入神話的異想世界。古早因為對動物的崇拜,所以神仙是人頭獸身的形象。人為了成仙,竟然必須先長羽毛、翅膀,因此沉迷於成仙狂想的漢代,任何圖像都可以長上一對翅膀。我們歸尋「人神異形」到「人神合一」的轉化歷程,晚期人形南極仙翁的長頭,原來是經過鳥頭變形的長頭仙人的原型,並具有長壽的意象。飛翔的意象自此離象得神,流動線條下的衣袂飄舉,宣告著人鳥造型的脫離。
外文系副教授張亞麗帶我們直擊法國「旅行文學」的研究現況,將法國經驗予以分析,作為臺灣旅行文學研究之鏡,期能與世界學術研究接軌。劉建陵老師的〈西班牙人在臺灣〉為我們敘述西元1859年西班牙人為了傳教,郭德剛神父如何遠渡重洋來臺,如何建立道明會,如何在戰火中成為穩定人心的力量的故事。

臺文所助理教授朱惠足更有〈殖民地臺灣的旅/居書寫〉,旨在透過小說〈在旅地〉、〈烏秋〉、〈父親的要求〉、〈鄉愁〉的旅行書寫,探討臺灣在日本帝國的殖民統治下,「旅居臺灣的日本人」(帝國代理人)旅居臺灣這片殖民地,竟有種「異樣的親近感」。相反的,「旅居日本的臺灣人」(被殖民者)在留日的境遇下,竟將故鄉視為他鄉。朱惠足將這些因國家、種族、文化、語言等的跨越,產生衝突、矛盾與倒錯的現象娓娓道來。

跨界˙理論˙旅行

為了尋找更科學的研究方法,向西方理論取經蔚為潮流。我們從陳器文〈《山海經》服佩說論人鳥意象的轉化〉、中文系教授尤雅姿〈文學現象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羅秀美〈身體˙空間與認同—近現代知識女性秋瑾的跨界書寫〉、臺文所助理教授陳國偉〈借火攻火:黃春明小說中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位移〉等論文中不難發現這一現象。
陳國偉研究的對象本身─黃春明於後殖民時期身陷被現代化、西化的處境,因此陳國偉擬從黃春明的小說瞭解,他如何以現代主義的技法去回應遭受西方思潮入侵的鄉土,如何與民族主義對峙。羅秀美創新的從巾幗英雄秋瑾變裝的「身體」與「空間」切入,以文字為身體空間的延伸,觀看其生命及政治的認同。

尤雅姿預計要完成的《文學現象學》一書,開宗明義直指自己的研究方法兼容並蓄,既師法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的《文心雕龍》,同時運用西方文學理論,尤以文化符號學派和現象美學學派為主。尤雅姿的寫作布局尤其新穎有趣,她將文學活動視為一齣可搬演的戲劇,以書本為舞臺,文字為演員,佐以各種活潑、親近生活的文本和語言,如:流行歌曲〈愛在西元前〉,有別於以往正經八百的教科書形式,勢必能造福為文學理論苦惱的莘莘學子。

資訊與人文社會相濡
身兼圖書館館長與圖資所教授二職的詹麗萍,在〈資訊的社會議題─兼論圖書館的角色〉探討在受資訊科技衝擊的現代社會,人類追求資訊的過程,因兼顧情、理、法等價值,產生了新的行為模式;而身為知識集散地的圖書館,負有維護知識秩序的使命。詹麗萍認為圖書館對於社會有消除數位落差、尊重智慧財產權及遵守資訊倫理的責任,所以應當仁不讓主動扮演積極的角色。
圖資所副教授張慧銖在〈文學院教師研究力分析系統之建置〉的報告中提出人文學指標與科學領域本質迥異,今日過度強調量化評鑑,造成對人文學門地位不公平的對待,進而產生學術資源分配偏倚現象。張慧銖針對文學院70位教授調查,並聽取意見,她表示在今日重視評鑑的現代,大家不能只無奈的屈居於以科學領域為指標的評鑑方式,應該勇於發聲,讓大家知道人文領域與科學不同,並提出適用於人文學科的多元文化的指標。

燎原的星火

在第五場發表會時發生一件有趣的插曲。同場次的中文系退休教授徐照華是〈文學現象學〉發表人尤雅姿和評論人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徐志平當年的「文學概論」老師,彼此淵源深厚。更巧的是,經過〈文學現象學〉的發表,才發現師生三人不約而同動了編寫文學概論的念頭。徐志平和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黃錦珠合作編寫的「文學概論」將要竣工,而尤雅姿也已完成一半內容。
原來大家都與「文學概論」的課程有著不解的牽扯,同時因為苦尋不著適合上課的教材,於是很有默契醞釀了這股文學概論寫作熱潮。徐照華興奮地說:「不得了了,像燎原計畫一樣燒起了烽火。」對年輕學者的創造力和研究力表示讚許及敬佩,並打趣以後文學概論會是「老鳳與雛鳳齊名」。
雖然本次「燎原專案」只是開端,除了與會者來來去去,其中還有許多需要檢討改進之處。負責籌劃的文學院副院長廖振富建議:「明年我們辦在惠蓀農場,大家關在那兒,哪兒也走不了。既可以休閒,又可以知識交流。」
然而,不只與會的校外人士對本次專案表示羨慕,發表人也紛紛表達肯定。由於這次的計畫,使擱置已久的想法能夠付諸實行,希望這把燎原之火繼續延燒,以締造更豐碩的成果。可見學術研究的花火已然產生,只待相關人員繼續「搧風」,人文之烽火必將璀璨。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