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Tag: 2015台中軟實力論壇紀實

【專題演講四】謝國興、蔡幸真—數位典藏,從學術到社會

謝國興、蔡幸真—數位典藏,從學術到社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期自2­002 至2012 年,計畫團隊成員不斷地研究如何把數千年、數百年前文明時空的圖像、圖片、以及文字,­運用現代的科技以及核心技術,讓文化得以系統化、數位化完整保存。經過各分項計畫、各­部會與機構計畫的努力,透過人文、歷史、資訊教育、管理等專家深入研究與積極規劃,並­結合資訊技術,而賦予人文資產和數位學習於資訊社會的多元意義。正由於數位典藏和數位­學習計畫皆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更是一項永續經營的任務,數位典藏更著重於成果的彰顯與­落實。

2015 年2 月2 日Google 首頁換上了陳澄波的「淡水夕照」畫作,圖像資源來自於計畫項下的網站與陳澄波基金會,­但這並非私人付費上架的廣告,而是反映了數年來數位文化資源的積累在適當的時機能與社­會、世界接軌,當我們期待台灣文化廣傳各界,相關的數位資源將是與世界對話的重要利基­點。目前中研院仍在計畫結束之後協助各項資源網站的維運與加值,並期待能有更多機會與­各界的資源結合。

繼續閱讀

【專題演講三】Alexandre Rangel—新媒體文化與巴西數位藝術地景(New Media Culture &Brazilian Digital Art Landscape)

延續活動一開始Alexandre Rangel 帶來的開幕演出:新世界的機械祈禱(machine prayer for a new world),Rangel 讓我們看到大型投影、巴西數位藝術城市地景的範疇,在機械祈禱裡,Alex 體現了巴西食人族寓言的隱喻,透過吃下、內部深化而變得豐富,巴西文化因為混搭而變得­豐富,他認為,藝術是感知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將數位混搭視為一種無限混種的藝術及­手作品,即能利用數位工具在文化創作上提供一種具有教育用途的視角。因此,我們應當學­著除了透過統計數字外,也可藉由聲音、藝術、文化節慶等來瞭解、評斷一個文化社會。

繼續閱讀

【專題演講二】Jose Murilo—數位文化與公共政策(Digital Culture & Public Policy)

Jose Murilo 從巴西葡萄牙文的「開放」(一種放大的概念),切入全球網路社會各國「文化任務」的挑­戰;他認為文化有三種意義:象徵面向、公民政治面向跟經濟面向。合起來詮釋,所謂的文­化應該是在維持文化與藝術機構與經濟活動的同時,推廣公民的文化權利、支持與捍衛藝術­家的自由。巴西國會在 2005 年正式通過支持聯合國對文化表現的多樣性的保護與推廣。

巴西政府在文化上的領航者,是前任的文化部長「駭客部長」 Giberto Gil:他透過文化熱點(Cultural Hotspots)的三個策略工具 — 自由軟體、彈性的授權方式,以及文化運動者的科技融匯,建構巴西數位文化的基礎。他們­認為數位文化就是一種文化的「運用」,也就是如何透過機構性的擁抱與整合數位機會來跟­使用者互動。

繼續閱讀

【專題演講一】林佳龍:智慧城市與數位文化的市政願景

主講人林佳龍市長提出了建立在既有的資訊基礎建設之上,發展以人為本,以文化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設讓市民有感,以數位技術整合文化、文創發展、交通基礎建設、地碳的智慧­城市。

在此願景下,台中市中區作為文化核心的城中城,水湳經貿園區整合台74 線周邊的科技資源,以台灣塔作為智慧營運中心,再定位中台灣的領導位置,以雲端服務、­智慧管理、文創行銷、環境監測、人員控管的創新智慧結晶創造智慧生活生態。

當智慧城市作為載體,文化將是驅動智慧城市的核心,發展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藉由中研­院落腳中區,建設中台灣數位文化中心帶動區域平衡發展,以豐沛的數位典藏資源讓全球在­地化具體實踐,創造施政的長久利益,帶動中台灣文化DNA 的傳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