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藝術在生活之中──文學院的藝文空間

文|黃湘玲(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以往看過去只是蒼白一片的牆,多了幾幅從未出現在文學院走廊的攝影作品,我們無法不放慢自己的步伐,在走廊上佇足片刻,仔細欣賞藝術家藉由鏡頭傳達鳥類與老建築的美。

2008年的夏天,文學院辦公室前的那道走廊,有了不一樣的風貌。多幅來自「第2屆數位島嶼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懸掛於此,令原本只能放置滅火器及垃圾桶的綜合大樓走廊,突然多了一些人文氣息。

是什麼契機,讓文學院的每個人能夠享有如此難得的機會,近距離地接近藝術,感受藝術?藝術走廊展現的人文氣息,是否也是文學院逐步注重人文素養培育的第一步?

藝術有多遠?近在咫尺!

文學院藝術走廊得以誕生,來自喜愛藝術的文學院院長林富士教授的巧思。一個小小藝術走廊的設立,其實包含了院長對於培養文學院人文素質的重視。院長如此說道:「藝術不應該脫離生活,尤其在文學院裡。」

林富士院長以他在巴黎的經驗告訴我們:「你不太需要告訴巴黎市民什麼是美!因為你上了街頭,從真跡到複製,大量的藝術品就在你旁邊。所以你會發現,很少巴黎人穿得很醜,包括乞丐。對於色彩、造型的注重,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人文教育裡,藝術是最不可缺乏的。」院長亦如是說。但是,鑒於中興大學並無設立與藝術相關的系所,院長所採取的方式是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營造一個富有人文氣息的環境,使生活於文學院的每個人,能自然而然感受美的存在。

是一種對生活美感的渴求與想望,催生了文學院的藝術走廊,成為培養文學院藝文氛圍的第一塊藝文空間。

藝術是個共有、共享的島嶼

藝術不僅僅是一種美的結晶,更有一種人文哲學涵納於其中。此次與文學院合作的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其計畫宗旨不只是將藝術數位化,更希望透過「數位島嶼」[1]這個網路平臺,試圖打造一個藝術不分階級,參與的島民們皆能共創、共享藝術資源的虛擬島嶼。

透過網際網路的發達,收納了來自各地的藝術作品,並且不限藝術型態,歌謠、平面藝術、影像藝術等等,皆能在數位島嶼之中展現風華。除了商業用途之外,人人皆可在其島嶼中,分享美之事物,無國籍之分,亦無階級之別。

當然,將數位藝術實體化,推廣於資訊較不發達的地區,以及各大專院校,滲入每一個社會群體之中,也是數位島嶼計畫所努力的方向。如院長所言,此次在文學院藝術走廊的展覽只是個起步,未來將有不同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區逐一展示。

這次展於藝術走廊的攝影創作,是以建築百景及鳥類生態兩大主題為內容的得獎作品。鳥類生態主題是透過攝影鏡頭捕捉自然界生物的姿態,了解生態之美。建築百景主題則是透過建築物,訴說建築物的歷史,或是一段鮮為人知的記憶。因此,我們所感受的不再是單純的美感,所觸碰的可能是一個藝術家的生命。而藝術家之所以感覺到美,是來自對於生活點滴的細心觀察,亦透露出他對人生的思考視角。

無論藉由藝術走廊或是網際網路,或是其他途徑去欣賞藝術作品,皆能培養人文氣息,而人文氣息是什麼?其實即是來自我們對生活、對所處環境的關心。因此將藝術作品數位典藏化,並不僅止於提供另一種保存方式,更是讓這島嶼的人民在共同分享藝術之餘,體會無我的人生哲學。

未來文院藝術空間的走向

若說藝術走廊是文學院培養人文氣息的一塊土壤,並不為過。不過,除了設計綜合大樓9樓為藝術走廊,以便未來展示更多平面藝術之外,院長談起文學院未來的藝術空間規劃藍圖,更是提出了六大夢想。未來將由平面藝術拓展至數位電子看板、裝置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製作、庭園藝術。

除了目前已規劃的9樓藝術走廊之外,未來綜合大樓1樓的中庭,也將成為裝置藝術的空間。院長強調,雖然將尊重藝術家的創作,但並不希望裝置藝術剝奪學生的活動空間,而是能夠成為「提升我們生活的便利性、藝術性和生命深度」的藝術作品。

談到對裝置藝術的要求,院長希望在打造文學院的人文氛圍之下,使裝置藝術融於生活作息之中,學生可以觸碰、可以接近。除此之外,也將設置數位藝術看板,不定時傳播文學院活動、藝術活動、文藝創作等等,使學生能即時掌握相關的藝文資訊。

再者,位於綜合大樓13樓會議廳的舞臺重造工程也在進行中。完成之後,學生的表演活動,抑或是校外的藝文表演團隊,皆能在此運用更佳的設備完成高品質的藝術表演。無庸置疑的,學生欣賞表演的品質也會隨之提升。庭院藝術則是透過庭院造景,打造一個讓學生能處於具有生活美感的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當文學院規劃這些藝文空間和活動時,並未將學生視為被動的第三者。在影像藝術方面,文學院預計規劃一個完整的課程,從了解電影開始,到如何完成一部作品,完全讓參與的學生們自己動手。希望能夠借力於未來的駐校導演及駐校作家的參與,活絡整個文學院的人力,增加學生的實作經驗,啟發其創作潛能。並且經由影像創作,結合文學與傳播媒體,擴展藝術的疆界。

資源與藝術的天秤

由院長所提出的六大夢想中,不難理解文學院的藝文空間規劃是由外而內、由觀看至實行,乃至深入生活當中。即便這些藍圖看似完善,但在執行上卻亟需各方面的資源。影像創作需要學生的熱情參與,藝文活動需要創作者的協助,許多資源更是需要學校的支持。院長也坦承,因為資源有限,必須當學生與教師的教學環境獲得改善,才能進一步論及人文素養的培育,在藝文活動與正規教育之間取得均衡發展。

訪談當中,院長也道出在一個以短期「績效」為重的大環境中,要堅持人文素養的培育確實有其困難度。人文教育往往無法在一兩年內展現明顯的效益,以至於經常面臨資源爭取上的困難。但是,人文教育依舊有其重要性。當必須面對外在的詢問壓力時,院長以撒種譬喻人文教育的不可量化性:「你撒了一百顆種子,可能只有兩顆種子會冒芽、成長、結果。就像我們教學一樣,不可能一班50個學生都按照你所說的去做。但是你要因此氣餒放棄不做嗎!不可以!還是要做。」

人文教育不僅需要文學院院長的極力營造,更需要的是學生及文學院每個成員的心力投注。如院長所言,培育人文素養無法告訴你最後能獲得什麼,但是如果你不願意走進來了解藝術、人文,又怎麼知道你可能從中獲得什麼?當文學院已提供許多培育人文素養的豐沃土壤時,身為文學院的一份子怎能任其荒蕪?

因此,透過藝術走廊,或者未來即將逐步實現的六大藝文夢想,文學院冀望藉此使學生了解,感受美並不困難,藝術並非遙不可及,就在生活週遭。只要願意投入,文學院不吝惜給予創作藝術、了解藝文的空間。

[1]數位島嶼網址 http://cyberisland.ndap.org.tw/index.php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