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鹿鳴》第一期(20080401)



分享,世界就遼闊 ──《鹿鳴》發刊詞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鹿鳴》電子報稿酬支付實施辦法

特別企劃:夢想起飛,職場優遊──文學院學生求職面面觀記憶攝像:拓荒尖兵散播閱讀種籽──中文系周佳靜藝術迴廊:「萬殊一相-董敏、莊靈攝影藝術展」閱讀品酌:是我在寫旅途,還是旅途銘刻我──評《轉山—邊境流浪者》生活拾遺:餐桌上的訊息──從圓桌與方桌看中西飲食文化自然剪影:翻滾吧──黑天鵝寶寶焦點人物:拓荒尖兵散播閱讀種籽──中文系周佳靜文學凝視:簡介葉嘉瑩先生《照花前後鏡──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文化鉤沉:多媒體教學下的文化思考訊息匣子:「獎」聲響起──專訪「全國大專校院人文研究學術獎」得獎人林貞吟、周佳靜

夢想起飛,職場優遊──文學院學生求職面面觀

Photo Credit: Flazingo Photos @ Flickr (CC BY-SA 2.0)
Vol001_fingjob

文|何純惠(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班三年級)

還記得很久以前的廣告詞「就是那個光」嗎?不管你即將畢業還是正在享受大學生活,是否問過自己心中的那個光在哪?難道文學院即是失業的代名詞嗎?答案是否定的。求職能否順利,端視個人如何掌握自身的光芒,將那光芒帶往合適之處發光發熱,如此則「夢想起飛,職場優遊」不再是空談,文學院學生也能乘著夢想的羽翼,翱翔職場。 (繼續閱讀)

拓荒尖兵散播閱讀種籽──中文系周佳靜


Vol001_figure

 文|蘇美如(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三年級)

一群孩子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連重感冒發燒都想把故事聽完,是誰有這種神奇的魔力,讓圖書館變成一座說故事的城堡?(繼續閱讀)

我的中興印象


Vol001_memory

 文|戚恕平(中興大學中文系系友)

畢業一年多,從學生到社會新鮮人,雖然角色轉換,但在中興大學的種種彷如昨日,有苦有樂,有悲有喜,在這中台灣的陽光之都,留下許多難忘的中興印象。(繼續閱讀)

是我在寫旅途,還是旅途銘刻我──評《轉山—邊境流浪者》

轉山──邊境流浪者 文|羅秀美(中興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謝旺霖 / 文字、攝影《轉山­-邊境流浪者》(臺北:遠流文化公司,2008年1月)《轉山──邊境流浪者》,翻開書頁,目次之九〈與藏獒對峙〉,吸引了我的目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帶我回到二年前的初夏時光。(繼續閱讀)

餐桌上的訊息──從圓桌與方桌看中西飲食文化

Photo Credit: Lohb @ Flickr (CC BY-SA 2.0)
Vol001_chopsticks

文|黃懷萱 (中興大學中文系三年級)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是「懂得吃」,除了溫飽、更要求色香味俱全。但不同的文化,飲食習慣也隨之不同。本文將為您揭開中西飲食文化的神秘面紗,解讀之間的差異。(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