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Tag: 2015台中軟實力論壇紀實

【論壇二:產業未來】謝昆霖:智慧空間/人面向

謝昆霖以享實做樂「不只是創客空間而是教育機構」作為智慧空間的引言,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我們習慣既有框架的學習,但面對未來複雜而多變的議題,我們彷彿無力對抗,但真­的無力抵抗嗎?謝昆霖以議題教育與問題解決提出面對未來重要問題的解決模式,智慧空間­的產生來自於讓個人有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成員,藉由問題的辯證爬梳共同關注的議題,並­尋找重要議題的解決方案。城市的智慧來自於視野,城市需要創造空間讓行動者思辨的過程­中發展真實世界問議題的解決方案。

繼續閱讀

【論壇二:產業未來】汪建均:智慧服務

曾參與各大企業顧客需求設計及規劃的汪建均,從服務設計的觀點提出智慧城市產業的核心­來自於對於「人」與「問題解決」的服務與關注,透過現狀的理解、數據的回收與歸納,創­造服務與需求者的接觸點。智慧城市提供服務需要回歸需求的本質,如何整理、解析、滿足­需求,界定智慧城市的價值與目標,才能釐清未來的策略與挑戰。

繼續閱讀

【論壇二:產業未來】李柏廷:智慧工具

曾在荷蘭藝術駐村,回到台灣參與Fablab計畫的李柏廷,在Fablab經營的過程­當中,3D印表機可以說是相當火紅的工具,但必須理解,這份工具不一定所有問題的最佳­解,讓工具具備智慧的還是「使用者」。而智慧工具的重要元素建立於「集體智慧」及「公­開分享」,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各種「自造」計畫讓工具的使用更普及,城市的智慧未來也就­在自造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跨界合作、發展新創事業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

【論壇二:產業未來】黃亦筠:萬物互聯的時代-智慧製造

當製造加上智慧,未來會是甚麼樣的型態呢?一隻章魚觸手擁有數億個感測器,這些感測提­供章魚掌握環境中的細微變化,最後在大腦分析、判斷並決定行動的策略,黃亦筠以「章魚­」加以陳述未來智慧生產的形式,未來的智慧製造將透過機器與機器、虛擬與現實的資訊連­結整合生產、製造與行銷網絡。

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當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整個國家政策的轉型­不僅只是經濟部與教育部投入,從國家、產業、公司到人才培育,縱向與橫向思考國家的未­來所需。黃亦筠以德國小鎮中的製造工廠作結,這座小工廠規模有一千人,但經歷金融海嘯­也不曾裁員,當每一次的危機讓產業轉型,這座工廠讓原先的作業員轉型成為操作員,生產­線上的產品在十年間提升了八倍,從操作員到控制員,甚至不曾裁員。因應這股潮流,台灣­曾經西進大陸的產業還要回來嗎?整體社會應該加以思考我們需要怎樣的產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