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雙語資訊平台ASK NCHU

文化保存‧由下往上的推──民間文化工作團隊

文|黃湘玲(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三年級)

邁入21世紀之後,直至2009年的今日,經濟不斷衰退,人民生活逐漸走下坡。臺灣原本炙手可熱的電子產業竟也成為了「夕陽產業」,不禁令人思考什麼樣的工作才會有遠景?

此時,以往被視為「夕陽產業」的手工藝術或是文化古蹟,都以舊瓶新醅的方式,重新成為人們眼中創新的文化產業,如:臺中市舊酒廠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方式更名為: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1]。

但是在這些重新復活的古蹟或老藝術的潮流中,不能遺忘一群比政府官員較早發現這些舊寶貝價值的人,就是民間文化工作者。

拆建之間的困難

所謂的民間文化工作者,是一群以自發性的方式聚集成為民間團體,他們通常會以自己生長的地方、社區為主要的活動區域,成為社區文化特色推動的主要成員。距離中興大學最近的頂橋仔社區便有『頂橋仔讀書會』[2],則以讀書會為名所招集到一群注重社區整體發展的文化工作者。

在頂橋仔社區附近,除了隨處可見的盆景造景之外,每戶人家的門牌都經過設計,或是以彈珠貼成門牌號碼,或是畫上生動活潑的插圖。再加上附近的小茶館與獨立書店,午後行走至頂橋仔的小巷間,皆能感受到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

不過,並非所有的社區工作者皆如此幸運,能夠利用原有的社區加以美感改造。以臺中市另一個社區文化工作團隊:賴厝廍文化協會為例,整體的社區營造,還得先從拆除做起。賴厝廍文化協會的發起地為賴家三合院,曾居住於此的協會發起人黃金鶯女士談起賴家三合院,曾說:「九十四年那年,因在三合院的日子每天過得吵吵鬧鬧,我想要讓兒子有好環境,便與先生討論搬離三合院,讓小孩有一個健康家庭,所以我們選擇搬離此地。」

在三合院已不適合人們的現代生活之下,我們是否還要以保留古建築的名義來保存它呢?而保存了古建築之後,又該怎麼讓它在現今社會中不流於只是標本的存在?是什麼樣的倫理驅力,促使民間工作者願意從解構中重構?空間不只記憶人類的一切,同時型塑著某一地區住民的生活樣態。當我們生活在指向未來的時間裡,歷史的記憶能增加存在的重量。

也就是在這樣的信念之下,三合院附近的老舊巷道一一拆除中,而賴家三合院則在整個社區大改造中被保留了下來,原本為賴厝廍文化協會理事長黃金鶯先生賴樹樑的祖傳房舍,則成為協會在經營社區文化教學的地方,也是志工夥伴聚會休閒討論的場所。

跑贏時間,才是高手

在拆建之中,我們可能遺失的不只是建築物,還有古蹟承載著的文化知識。但要保留古蹟不容易!我們必須要在保存舊有文化資產的前提下,使古建築融入現代生活,令古建築重生獲得新價值。因此,不只搶救古建築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如何讓古建築超越於現代時空,既能重現,更能維繫下去。

在這方面,唯有投注心力於文化教育面向,使年輕一代的人能夠與文化知識產生連結,這樣的總體建構才算完整。如上段所提的頂橋仔讀書會,不僅設有「頂橋仔文史館」,更透過一連串的社區活動,才能夠讓整個社區的每一份子都了解到當地的文化與歷史。

又如根據歷史記載:「賴厝廍係日據時代臺灣臺中州北屯郡賴厝廍的小村莊的人,以務農維生,民國37年僅有賴厝、賴村兩里。以前依種稻米、甘蔗、甘藷、雜糧等生產對象,交通工具以牛車、三輪車、手拖車為主。」[3]這樣的地方歷史更是我們保存古建築的價值核心。

然而,要實踐許多的社區活動,不只需要社區人或者是民間藝文工作者的努力,更多的資源依舊要仰賴社會的多方支援,。其中最大的助力仍然需來自政府的支持。因此文化保存工作雖由民間做起,若只是單一方面的努力,仍然無法達成。

[1] 參考網頁: 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
[2] 參考網頁: 臺中市藝文資料網-頂橋仔讀書會
[3] 參考網頁:臺灣社區通-賴厝廍文化協會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